资源简介 分子热运动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2.科学思维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3.科学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教学难点:能识别扩散现象,理解分子间斥力与引力的关系。三、教学分析八年级学生对于分子级别的微观世界认识很少,本节课实验探究内容比较抽象,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学生难以自发的从微观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化,所以,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设置情镜,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构建微观世界物理模型四、教学过程(一)新课教学环节一:新课导入师: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那分子和原子是怎样排列的呢?是紧挨着还是有一定空隙,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它们之间有没有作用力呢?环节二:新课讲授探究一:分子间有空隙吗?数学上 100+100=200,那老师将 100ml 水和 100ml 酒精混合是否等于 200ml 混合溶液呢?请同学们猜想.....生:等于 不等于 小于 大于 等等师:请同学们说下自己猜想的理由生:.....师:老师提前做过这个实验了,得到的结论是小于 200ml,但是实验中碰到一个困难,虽然小于 200ml,但是只是小一点点,看起来不明显,怎么将这不明显的一点点示数变大呢?生:用放大镜师:用放大镜比较麻烦,有没有更好的方法?采用放大法。用试管连接一个细玻璃管。师:下面老师演示这个实验。演示实验中......生:认真观看老师做实验。探究二: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课件展示图片,二氧化氮和空气混合,三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师:抽取中间的玻璃板,会发生什么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生:会发生混合,说明分子是运动的师:三种排列方式,哪一种更好一些呢?多数学生认为水平放置的更好师:二氧化氮密度大于空气,如果二氧化氮在下方,他更难于“跑到”上方的空气中,如果发现它们混合,就更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课件展示实验视频,让学生通过现象总结结论。学生实验:液体扩散现象(墨水滴入温水中) 墨水四处分散,说明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探究三:分子间有没有作用力呢?学生实验:用针筒水压缩封闭的水、用针筒压缩封闭的空气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老师巡回指导。完成后让学生展示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结论。教师给予恰当的评价。生:水难于被压缩,空气容易被压缩,但都需要使出较大的劲,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演示实验:紧压在一起的铅块,不易被拉开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师: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知识点四:常见物质三种状态:固液气课件展示形象化的固液气三种状态图片,帮学生构建物理模型环节四:小结作业复习今天知识的基础上了解一下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这一部分,我们下节课讲解分子间的作用力。(二)板书设计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