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届高考地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典例剖析读某日全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完成1~2题。1.这一天是(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2.这一天之后( )A.南极圈内极昼范围将扩大 B.赤道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增大C.赤道地区的白昼将变长 D.热带的范围将缩小【答案】1.D 2.B【解析】1.读图可知,这一天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即太阳直射23°26'S,所以这一天是12月22日前后。2.这一天是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南极圈内是极昼,之后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将缩小;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距离赤道越来越近,赤道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增大;赤道地区全年昼夜平分;热带的范围由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并不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改变。考点分析一、正午太阳高度及变化规律1.基本概念(1)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一天中,日出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正午时达最大值。之后,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其中正午的太阳角度称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半球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半球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与应用1.计算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可以按公式 H = 90°- |φ - δ| 计算,其中 H 为正午太阳高度, φ为当地纬度, δ为太阳直射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例如:北京(40°N)夏至日和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夏至日: H = 90°- | 40°- 23°26’| = 73°26’冬至日: H = 90°- | 40°- ( - 23°26’)| = 26°34’2.正午太阳的方向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内正午太阳有时在南方,有时在北方。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全年正午太阳都在南方。在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全年正午太阳都在北方。3.日出、日落方位的确定(1)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北升起,在西北落下(极昼、极夜区除外)。(2)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南升起,在西南落下(极昼、极夜区除外)。(3)太阳直射赤道,太阳从正东升起,在正西落下(极点除外:北极点正南日出,正南日落;南极点正北日出,正北日落)。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一天中太阳高度达最大时,地方时为12时;春、秋分时,太阳高度为0°的地方地方时为6时或18时;任何一天赤道上太阳高度为0°的地方地方时为6时或18时。(2)确定房屋的朝向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多朝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房屋多朝北。(3)推断正午日影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4)确定地理纬度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计算出当地地理纬度。(5)推算楼间距纬度较低的地区,楼间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间距较大。如下图所示,冬至日我国某地,最小楼间距L=h·cotH。(6)计算太阳能热水器安装角度①热水器的倾角: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α等于该地与太阳直射点所在地的纬度差。例如,北纬40°在夏至日时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倾角应该调整为40°-23°26′,在冬至日时倾角应该调整为40°+23°26′。②一年内调整的幅度:等于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考法训练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完成1-2题。1.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丙丁甲乙C.乙丙丁甲 D.丁甲乙丙2.四地自南向北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甲丙丁乙下图为海口某栋住宅楼(约20°N,110°E)二至日北京时间8时和16时的日影。据此完成第3~4题。3.图中①②③④最可能表示夏至日8时日影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4.该栋住宅楼日影变化最小的时间段出现在( )A.夏至日8:00—12:00 B.夏至日12:00—16:00 C.冬至日8:00—12:00 D.冬至日12:00—16:00我国某公司职员于2019年9月28日10:00赶到公司办公楼前,准备参加长约4个小时的生产工作会议。下图为此时公司露天停车场空余车位和太阳光照状况图。据此完成5-6题。5.该公司办公楼可能位于( )A.新疆喀什(39.5°N,76°E)B.山东青岛(36°N,120.5°E)C.四川成都(30.5°N,104°E)D.黑龙江鸡西(45°N,131°E)6.若此时只剩下4个停车位(如图所示),为尽量避免会议期间汽车被太阳照射,最理想的车位是( )A.①车位 B.②车位 C.③车位 D.④车位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在每年的某几天傍晚都会出现“金光穿洞”吸引了众多的摄影爱者和游客。下左图是颐和园公园简图,下右图是“金光穿洞”景观图。据此完成7-8题。7.推测颐和园十七孔桥出现“金光穿洞”美景的时间最可能是( )A.春分前后 B.夏至前后 C.秋分前后 D.冬至前后8.出现“金光穿洞”美景期间,北京( )A.日落西南 B.日出东北 C.白昼较长 D.昼夜等长读某地某时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完成9~11题。9. 图中N点日期可能为A.5月6日左右 B.8月7日左右 C.11月7日左右 D.2月6日左右10. 该地纬度最可能位于A.赤道 B.11.5°S C.11.5°N D.23.5°N11. 若测得某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5°,则该日可能为北半球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下图为我国某省会城市某日的日出日落(视运动轨迹图)时刻图(北京时间),读图,完成12~13题。12.该城市所在省区的简称是( )A.琼 B.新 C.川 D.黑13.当日,若在该城市一空旷操场上垂直于地面立一木杆,木杆顶端日影运动轨迹正确的是( )下图为北回归线上某学校室外篮球场,图甲为某同学日常练习投篮的球场及投篮点示意图,图乙为该球场篮板侧视图。据此完成14~15题。14.若仅从面光投篮会降低投篮命中率角度考虑,该同学在夏半年晴朗的早上6:00投篮命中率最低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15.篮板上沿正午投影为M位置时的节气最可能为(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为了冬季采光,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不同纬度带的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分析表1(表中H是住宅的建筑高度)。读表,回答16~18题。我国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16.表中的四个城市所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17.冬至日,四个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8.根据表中信息,在北京修建两栋20米高的住宅楼,其理论日照间距约为( )A.23米 B.28米 C.37米 D.40米某日,小李在某地(110°E,40°N)广场游玩时,发现广场平面图中的指向标模糊不清(图a)。他通过观测广场石柱影子的长度和方向(图b),确定了平面图的指向标。据此完成19-20题。19.该广场平面图的指向标应该是图c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20.一周后的相同时刻,小李再次测量发现该石柱的影长变长,则第二次观测日期可能在( )A.2月16日前后 B.5月8日前后 C.8月20日前后 D.11月10日前后21.下图太阳光照图中ED为晨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的节气为___, 判断依据是___。(2)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为向___移动;此后3个月内,北半球各地昼夜长短的特点及变化趋势是__。(3)此时北京时间为___,赤道上属于白昼的经度范围是___。(4)图中A.B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___日落较早的是____,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较大是___。(5)太阳能热水器是人们在生活中常用的设备,由于太阳直射点的运动,不同日期,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较大,为使地处40°N华北地区的太阳能热水器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光能,图示日期应将太阳能热水器的真空管平面与楼顶地面间的夹角a度数调整为___。1.C2.B3.B 4.B5.C6.A7.A 8.D9. B 10. C 11.D12.B 13.C14.D 15.B16.D 17.B 18.C19.B 20.C21.(1)冬至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2)北 昼短夜长,随着太阳直射点的不断北移,昼长逐渐变长,夜长逐渐变短 (3)15时20分 自20°W经线向东至160°E经线(或20°W—0°—160°E) (4)A B B (5)63°2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