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3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0.5分)1.“五一”假期,小林同学到衢州孔氏南宗家庙游玩,收到了如图所示小册子,他在小册子中会看到的语句是( )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难易相成,长短相形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法与时移,禁与能变2.下列人物与包拯齐名,有“铁面御史”之称的是( )A.赵抃 B.赵鼎 C.苏轼 D.寇准3.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中描述某官职:“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该官职设置于( )A.宣政院 B.军机处 C.市舶司 D.锦衣卫4.如图文物出土于西安,根据服饰和面部轮廓等特征,可判定图中人物来自中亚。该文物( )①体现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②见证了唐与吐蕃的友好往来③反映了唐朝青瓷的高超工艺制作水平 ④为研究唐朝的音乐舞蹈提供宝贵资料唐 骑驼乐舞俑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朱德曾为纪念长征路上的某会议作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此会议( )A.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B.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C.确立了思想建党与政治建军的原则D.肯定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6.“同仁堂”是我国百年老字号,1954年该企业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接受了社会主义改造。此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A.中外合资 B.承包经营 C.外商独资 D.公私合营7.九(1)班同学运用如图思维导图进行历史大概念学习。据此推断学习的主题是( )A.古代亚非文明的进步 B.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C.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8.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但正是在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流与交融,继续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科学家A______他治学严谨,运用前朝刘徽的割圆术,精确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了世界近千年。书法作品《B______》王羲之刻苦学习,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创作出这幅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材料二正因时局的动荡,中原地区的民族,向南迁移。江南之地,汉时火耕水耨,而无积聚;东晋南朝时,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莫不有中原民族的足迹,有利于增进当地的文化。——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南北朝的始末》(1)写出材料一中科学家A的姓名和书法作品B的名称。(2)根据材料二,描述江南地区经济发生的变化。(3)综合材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族人民是如何继续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的。9.英国社会史学家阿萨·勃里格斯说:“在这里(英国),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人类的发展又是最野蛮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1 图2材料二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发展数据(部分)◇1848年棉纺织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1850年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9%◇1851年工业产品占全国出口总量的69%;工人数量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53.8%;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4%。英国纺纱厂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14—16个小时,且童工的工资只有成年工人的1/8。曼彻斯特及郊区的35万工人几乎全部居住在潮湿、污秽、简陋的屋舍内。——摘自【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的《世界大历史》(1)材料一所示成果属于哪一次工业革命?写出图2中新型交通工具的名称。(2)综合材料论证“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人类的发展又是最野蛮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3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0.5分)1.“五一”假期,小林同学到衢州孔氏南宗家庙游玩,收到了如图所示小册子,他在小册子中会看到的语句是( )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难易相成,长短相形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法与时移,禁与能变【答案】C【解析】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故选C项;“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属于兵家学派的思想观点排除A项;“难易相成,长短相形”属于道家思想,体现了辩证法观点,排除B项;“法与时移,禁与能变”属于法家思想观点,排除D项。2.下列人物与包拯齐名,有“铁面御史”之称的是( )A.赵抃 B.赵鼎 C.苏轼 D.寇准【答案】A【解析】赵抃是北宋名臣,与包拯齐名,有“铁面御史”之称。赵抃去世后,被朝廷追赠为太子少师,谥号“清献”,后世称为“赵清献公”“铁面御史”的事迹流传千古。故选A项;南宋赵鼎、北宋文学家苏轼和北宋政治家寇准,排除B项、C项、D项。3.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中描述某官职:“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该官职设置于( )A.宣政院 B.军机处 C.市舶司 D.锦衣卫【答案】B【解析】据“只供传述缮撰”“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可知,其和清朝雍正帝设置的军机处有关,故选B项;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排除A项;宋朝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排除C项;明太祖为监视官民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特务机构锦衣卫,排除D项。4.如图文物出土于西安,根据服饰和面部轮廓等特征,可判定图中人物来自中亚。该文物( )①体现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②见证了唐与吐蕃的友好往来③反映了唐朝青瓷的高超工艺制作水平 ④为研究唐朝的音乐舞蹈提供宝贵资料唐 骑驼乐舞俑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C【解析】据图片“骑驼乐舞俑”可知,骑驼乐舞俑是唐朝唐三彩中的精品;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其中陶器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图中的胡人俑来自中亚,体现了唐朝与中亚的交流,说明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故①正确;图中为胡人俑,反映的是唐朝与中亚地区的关系,没有见证了唐与吐蕃的友好往来,故②错误;题干文物属于唐三彩,不属于青瓷,故③错误;图中左侧前乐俑左手托琵琶,后乐俑双手作吹笛状,右侧前乐俑着圆领长衣,中间的胡人乐舞俑正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这为研究唐朝的音乐舞蹈提供宝贵资料,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5.朱德曾为纪念长征路上的某会议作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此会议( )A.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B.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C.确立了思想建党与政治建军的原则D.肯定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答案】B【解析】据“纪念长征”“左右偏差能纠正”可知,其和遵义会议的召开有关,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选B项;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排除A项;1929年,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排除C项;1927年,八七会议肯定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排除D项。6.“同仁堂”是我国百年老字号,1954年该企业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接受了社会主义改造。此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A.中外合资 B.承包经营 C.外商独资 D.公私合营【答案】D【解析】“同仁堂”属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在三大改造中实行的改造方式是公私合营,故选D项;中外合资、外商独资属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待改造的范畴,排除A项、C项;“承包经营”与我国对内改革中的国有企业改革有关,排除B项。7.九(1)班同学运用如图思维导图进行历史大概念学习。据此推断学习的主题是( )A.古代亚非文明的进步 B.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C.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答案】B【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体系,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到来。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是这一时期突出的民族解放运动,其影响深远,颇具特色,巩固了民族民主运动的成果,开辟了亚非拉民族独立解放的新时代,故选B项;墨西哥位于拉丁美洲,排除A项;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发生在一战后,与“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不符,排除C项;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属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不属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8.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但正是在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流与交融,继续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科学家A______他治学严谨,运用前朝刘徽的割圆术,精确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了世界近千年。书法作品《B______》王羲之刻苦学习,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创作出这幅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材料二正因时局的动荡,中原地区的民族,向南迁移。江南之地,汉时火耕水耨,而无积聚;东晋南朝时,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莫不有中原民族的足迹,有利于增进当地的文化。——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南北朝的始末》(1)写出材料一中科学家A的姓名和书法作品B的名称。(2)根据材料二,描述江南地区经济发生的变化。(3)综合材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族人民是如何继续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的。【答案】(1)祖冲之;兰亭集序。(2)汉朝时,生产方式落后,生活贫穷;东晋南朝时,农业、手工业得到发展,生活富足;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3)祖冲之等科学家在前人基础上,不断探索,促进科技持续发展;王羲之等文化大师吸收前人经验,不懈追求,推动文化持久发展;北民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的工具和生产技术,人们辛勤劳作,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各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促进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解析】(1)科学家:据材料一“精确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可知,其指的是南朝数学家祖冲之;名称:据材料一“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可知,其是东汉王羲之代表作《兰亭集序》。(2)变化:据材料二“火耕水耨,而无积聚”可知,汉朝时,生产方式落后,生活贫穷;据材料二“向南迁移”“鱼盐杞梓之利”“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知,东晋南朝时,农业、手工业得到发展,生活富足;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3)传承和发展:据材料一“运用前朝刘徽的割圆术”“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可知,祖冲之等科学家在前人基础上,不断探索,促进科技持续发展;王羲之等文化大师吸收前人经验,不懈追求,推动文化持久发展。据材料二“中原地区的民族,向南迁移”“鱼盐杞梓之利”“布帛之饶”可知,北民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的工具和生产技术,人们辛勤劳作,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据材料二“莫不有中原民族的足迹”“增进当地的文化”可知,各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促进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9.英国社会史学家阿萨·勃里格斯说:“在这里(英国),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人类的发展又是最野蛮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1 图2材料二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发展数据(部分)◇1848年棉纺织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1850年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9%◇1851年工业产品占全国出口总量的69%;工人数量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53.8%;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4%。英国纺纱厂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14—16个小时,且童工的工资只有成年工人的1/8。曼彻斯特及郊区的35万工人几乎全部居住在潮湿、污秽、简陋的屋舍内。——摘自【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的《世界大历史》(1)材料一所示成果属于哪一次工业革命?写出图2中新型交通工具的名称。(2)综合材料论证“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人类的发展又是最野蛮的。”【答案】(1)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车。(2)奇迹表现: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广泛应用于生产、交通等领域,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车的试验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为社会提供了更为便利的交通;英国工业在世界上遥遥领先,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促进英国城市化的发展。野蛮表现:燃煤蒸汽的使用,带来了环境污染,给自然界和人类造成危害;工人的工作时间长,工资低,居住条件差,对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解析】(1)据材料一“珍妮纺纱机”可知,其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新型交通工具是蒸汽机车。(2)奇迹表现:据材料二19世纪中期英国棉纺织品产量、工业产值、工业产品数量大幅度增长可知,英国工业在世界上遥遥领先,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据材料二“工人数量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53.8%”“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4%”可知,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促进英国城市化的发展;据材料二“工业产品占全国出口总量的69%”,结合材料一蒸汽机车的出现等可知,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广泛应用于生产、交通等领域,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车的试验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为社会提供了更为便利的交通。野蛮表现:据材料二“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14—16个小时”“童工的工资只有成年工人的1/8”“居住在潮湿、污秽、简陋的屋舍内”可知,工人的工作时间长,工资低,居住条件差,对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据材料二“曼彻斯特及郊区的35万工人”可知,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结合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可知,燃煤蒸汽的使用,带来了环境污染,给自然界和人类造成危害。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学生原卷版).docx 2023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历史试题(精品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