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8张PPT)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三课时)能利用质量守恒定律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教学目标利用质量守恒定律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定量地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例6:已知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化合物中含有 元素。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4.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例7:已知某化合物受热分解生成CO2和H2O,则该化合物中含有 元素。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H,可能有OC、H、O例8:现取2.3 g某可燃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 CO2和2.7 g H2O。①有多少克氧气参加了反应?②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各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③通过计算确定该物质的化学式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例9. 将一定量的乙醇(C2H6O)和氧气置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 乙醇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X反应前质量/g 4.6 8.0 0 0 0反应后质量/g 0 0 5.4 4.4 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a的值为2.6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可能含有氢元素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为9.6 g,则无X生成D例10:一定条件下,4.8 g CH4与16.0 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 g H2O、4.4 g CO2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 ;该反应方程式中O2与X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 。5.6 g5:2化学计量数之比=(物质的实际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比角码比=(元素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利用质量守恒定律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