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复习与检测(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复习与检测(有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复习与检测
基础复习
一、显微镜
1. 显微镜的结构
(1)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
(2)物镜:靠近物体的凸透镜
(3)反光镜:光线充足使成像更明亮。(需要光线较强时用凹面镜,需要光线较弱时用平面镜。)
2. 显微镜成像原理
第一次物镜: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
第二次目镜: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
显微镜:倒立、放大的虚像
第一次物镜: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m1倍)
第二次目镜: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m2倍)
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即m1m2倍)
二、望远镜 开普勒望远镜(折射式天文望远镜)
1. 望远镜的结构
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
物镜:靠近物体的凸透镜
f物>f目
2. 望远镜成像原理
第一次物镜: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
第二次目镜: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
望远镜:倒立、缩小的虚像
3.望远镜与清晰度
望远镜的物镜的直径很大,能够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
三、视角
从眼睛的光心向观察物体的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
1.视角与物体大小有关
距离相等时,大物体的视角大,小物体的视角小。
2.视角与物体远近有关
大小一定时,看远处的物体视角小,看近处的物体视角大。大小一定时,距离我们越近,视角越大,看物体越清晰。
3.视角与清晰度
望远镜虽然没有把物体放大,但成的像离眼睛很近,增大视角,所以感觉看到的物体放大了,看物体越清楚了。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异同
同步检测
一、单选题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望远镜已逐渐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必备品进入日常生活,如图所示,关于望远镜的知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望远镜靠近眼睛的镜片叫目镜,利用目镜可以把景物的像放大,相当于放大镜
B.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这类似于照相机
C. 第一个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天体的科学家是伽利略
D. 望远镜都是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构成的
2. 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 B. 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反光镜利用光的折射提高载玻片亮度
3. 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关于像的倒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B.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正立的
C.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D.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倒立的
4. 以下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示意图,下面是关于它们的二次成像的说法: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 如图所示的望远镜,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用它来观察很远的物体,看到的是( )
A. 正立的虚像
B. 正立的实像
C. 倒立的虚像
D. 倒立的实像
6. 凸透镜在生活、生产等各个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近视应配戴凸透镜,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B.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要增大放大的效果,应减小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
C. 显微镜的目镜可以将微小的生物放大,是利用了凸透镜能成放大虚像的原理
D. 用照相机给人拍照,要使像更大一些,应减小被拍照者到镜头的距离,并将镜头往回缩
7. 用普通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突然有一只小飞虫飞到物镜上,则( )
A. 视野中出现了一只大飞虫 B. 视野中出现了一只小飞虫
C. 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大黑点 D. 视野中不会出现飞虫或黑点
8. 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
A. 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
B. 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D. 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虚像
9. 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B.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 通过望远镜和显微镜看到的都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
10. 关于如图所示的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的目镜和物镜作用相同
B. 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 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 它的物镜的直径做得大些,能会聚更多的光,使所成的像更加明亮
11. 如图所示,小强同学用两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前一后放在眼前,观察远处的物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只放大镜对物体进行了两次放大
B.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台显微镜
C.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
D. 将两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一定是相同的
12. 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已使被观察物体处在视野的中央,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他应该( )
A. 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 B. 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
C. 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D. 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二、填空题
13. 如图是简易天文望远镜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________的实像,落在目镜________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来代替。
14. 如图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气孔经过物镜成放大的 选填“实”或“虚”像,此时被观察的叶片到物镜的距离与焦距的关系是 。最后,人眼通过目镜看到的是放大的 选填“实”或“虚”像。
15. 用开普勒天文望远镜观测夜晚的星空时,能看见许多没有见过的美丽天体,该望远镜物镜的成像原理与______相似;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清的微小物体,如动植物的细胞,显微镜目镜的成像原理与______相似前两空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成放大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16. 如图所示,在玻璃板上滴加水滴,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玻璃板下面放置一小物体,如果通过小水滴看不清,可以在水滴上方放一个放大镜,这样就组成了一个________填“显微镜”或“望远镜”,水滴就相当于此光学仪器的________填“物镜”或“目镜”.
三、作图题
17. 显微镜主要由物镜和目镜两组凸透镜组成,被观察的细微物体先在物镜中成一个像,这个像就相当于目镜中的物体,然后它在目镜中再次成像。为物镜的焦点,为目镜的焦点,图中已画出细小物体在物镜中所成像的光路图,以及射向目镜的两条光线,请你画出在目镜中所成的像及光路图。
18. 这是伽利略望远镜的原理,请尝试作出人所看到的物体的像如图中已知凸透镜的右焦点和凹透镜的右焦点重合,即两透镜间的距离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距差
四、简答题
19. 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放大镜看前面的物体,如图所示,调整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物体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把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前后对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为什么要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倒立、缩小;焦距内;虚 ;远视
14. 实;;虚
15. 照相机 放大镜 虚
16. 凸 显微镜 物镜
17. 解:由图可知,从点发出的两条光线,一条光线经过光心,则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另外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则经过凸透镜后会过焦点,这两个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焦点为的像;然后做出的像,如图所示:

18. 解: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的折射后过焦点和通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延长线过凹透镜虚焦点的光平行于主光轴、非特殊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发散、人的视觉原理完成光路,如图所示:

19. 物体变大了.把两个放大镜前后对调,物体就变小了.因此,只有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时我们才能看到远处物体变大了.若两放大镜焦距相等,则看到的物体大小几乎不变,起不到“望远”的作用.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