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届高考地理知识讲解与同步训练:走向生态文明一、知识讲解1.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2.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二、同步训练“26度空调节能行动”是由北京地球村、世界自然基金会、自然之友等9家民间环保组织联合发起的,呼吁在6月26日至9月6日期间,办公楼、饭店、商场等公共场所空调调至26 ℃。此活动旨在呼吁市民珍惜资源,爱护环境。据此完成1~3题。1.环保组织倡导发起的“26度空调节能行动”的主要作用有( )①缓解夏季电力供应危机 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④保护臭氧层 ⑤减少酸雨危害A.①②③ B.③④⑤C.①③⑤ D.①②④2.“26度空调节能行动”的重要意义是( )A.增强公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B.建立节约型社会,提高经济效益C.履行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推行清洁生产D.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3.我国的民间环保组织在下列哪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①青少年普及教育 ②提供法律援助 ③表彰优秀人物 ④水资源研究与保护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资源环境是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大规模地快速推进工业化以及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使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源环境急剧恶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成为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瓶颈”。因此,采用科学标准的体系全面测量中国绿色GDP,能较好地全面考核中国的资源环境效率,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据此完成4-6题。4.当前,我国倡导“绿色GDP”,其内涵是( )A.保护环境,放弃经济增长 B.大力发展绿色食品C.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D.强调发展无污染的产业5.有关绿色GDP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②绿色GDP概念的提出,最关键的是促使决策部门和公众观念的变化③绿色GDP的含义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④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下列经济增长方式可以反映“绿色GDP”理念的是( )①大力发展传统工业,提高经济收入水平②砍伐出售林木,获得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得到大片耕地③发展“循环经济”,获得经济收益④实现清洁生产,获得经济收益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实施家庭绿色消费,参与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协助创建绿色社会,关注环境安全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行为原则。据此回答7~8题。7.下列行为中体现家庭实行绿色消费的是( )A.上班经常乘出租车B.在家经常使用一次性茶杯C.购买无氟冰箱和无磷洗衣粉D.购买露天烧烤食品8.绿色学校是指( )A.绿色达到一定标准的学校B.环境教育达到一定标准的学校C.日常卫生搞得很好的学校D.在学校管理、学校课程、学校环境、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方面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学校读“人类文明进程与人口、资源、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9~10题。9.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 )A.采猎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C.工业文明时代 D.生态文明时代10.在生态文明阶段,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 )A.人口数量的下降 B.科技的进步C.环境质量的改善 D.资源质量的提高下图为甜菜制糖废水的末端处理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该流程(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B.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C.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D.促进了技术的进步12.应用新流程后该厂附近最适合布局( )A.罐头厂 B.啤酒厂C.纺织厂 D.养猪场读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完成13~14题。13.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14.此种生产模式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城镇化水平 B.完善基础设施C.提高资源利用率 D.加速人口流动把农业引入城市,使农业生产与城市空间相融合,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有学者提出了将农业与城市中的社区相融合的“有农社区”的构想(系统)。据此完成15-16题。15.“有农社区”最主要的意义是( )A.提供便捷的食物供应 B.改变居民的生产方式C.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 D.美化社区的生活环境16.若推广“有农社区”,对城市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B.完善社区商业布局C.增加城市能源消耗 D.缓解城市内涝灾害下图是重庆某有机生态农场的循环经济示意图。读图完成17-19题。17.该生态农场远离主城区,主要考虑的条件是郊区( )A.人口稠密、地价便宜 B.交通便利、离市场近C.污染较少、环境优美 D.地形多样、气候宜人18.沼气池在该农场实现有机生态的目标中作用重大,具体体现在( )A.为农场各生产环节提供充足的能源B.提供有机肥料,减少了化肥的使用C.使用传统方法生产,减少科技使用D.收集废弃物,增加废弃物处理成本19.图中湿地景观的作用不包括( )A.直接处理产生的沼液,减轻污染B.提供灌溉水源,促进农场发展C.减轻农场雨涝,维护生物多样性D.美化农场环境,调节局部小气候二、综合题20.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火山之国”萨尔瓦多曾是世界第四大咖啡生产国,所产咖啡颗粒饱满,拥有甘甜、略酸、味道芳香纯正的风味特点。研究表明,热带植物咖啡除了酸味强弱取决于品种本身,其甜味来源蔗糖和香味来源脂肪的含量则与生长区自然条件有关。低光照利于蔗糖和脂肪的增加;低温能够刺激蔗糖生产;大量灌溉会减弱蔗糖和脂肪的积累,但干旱会加速咖啡的成熟从而降低品质。下图为萨尔瓦多简图。(1)指出萨尔瓦多咖啡为保障风味选种的地形条件,并分析原因。(2)萨尔瓦多农场主经常会在土壤里施加咖啡豆果残渣,说明这样做的作用。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必须相适应。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然抉择。材料二 据统计,散布在北京城郊的各种新旧垃圾填埋场已达4 000余座,形成了“垃圾包围城市”的阵势。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阿苏卫卫生填埋场是北京市第一座,也是最大的垃圾填埋场。材料三 经济与环境关系示意图。(1)读材料二,分析阿苏卫卫生填埋场的位置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2)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是否合理,若经济按此模式发展下去,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三方面将如何变化?(3)分析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1.C 2.A 3.A4.C 5.A 6.D7.C 8.D 9.A 10.B11.B 12.D13.B 14.C 15.C 16.D17.C 18.B 19.A20.(1)萨尔瓦多咖啡一般选种于火山半山腰地带(或高山山坡地带);沃的火山灰土利于营养成分积累;山坡地带云雾多,光照弱,利于蔗糖与脂肪的积;低纬地区山坡地带气候温凉,利于蔗糖积累(或使咖啡成熟缓慢,利于各种风味的形成);山坡地带降水充足排水良好,蒸发微弱,潮湿适度利于咖啡的生长。(2)火山灰土主要富含矿物养分,施加豆果残渣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利于土壤改良及咖啡生长;施用咖啡豆果残渣节约环保且能使咖啡风味更强。21.(1)不合理。该垃圾场位于北京冬季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位置。(2)合理。环境质量提高;社会经济产品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良性发展。(3)人口压力巨大;资源短缺;环境危机深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