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作业设计(2课时)--【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地理上册大单元备课资源包(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作业设计(2课时)--【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地理上册大单元备课资源包(湘教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地理上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湘教版)
单元分析:
教材分析
本章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和准备,引导学生认识地理,亲近地理,进而热爱地理。涉及2022年版地理新课标的第五大点,加强学段衔接。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教材安排了“我们身边的地理”和“我们怎样学地理”两节内容,它们分别介绍了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意义,以及地理学习的方法与途径。
内容分析
“我们身边的地理”这一节中,教材从地理能够帮助我们揭开隐藏在地理环境中的谜团,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许多地理知识,向学生介绍了基本的地理内容,让学生对地理有一个粗略的认识,并通过一些鲜活的案例,让学生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世界,以及我们身边美好的环境,以引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我们怎样学地理”这一节内容,从“学会使用地图”、“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和“开展地理考察”四个方面,向学生渗透了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以引导学生规范地、科学地学习地理。
学情分析
通过小学《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接触到了一些地理知识,通过电视等媒体也了解到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但并不了解地理课程到底会学习哪些内容。地理课程对学生而言,还是一个“谜”。
(四)单元结构知识设计
单元目标
1.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奥秘,能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逐步养成学习地理、探索地理的兴趣。
2.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都离不开地理知识,初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从而认识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重要意义。
3.能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量算实地距离,了解图例与注记的含义;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4.了解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5.能认识到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从地图中可以获得很多地理知识,初步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最重要工具”的观念,逐步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6.通过实例了解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学会观察和思考地理问题,并逐渐养成在户外观察自然现象的良好习惯。
三、单元结构活动设计
四、单元重点
1.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都离不开地理知识,初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从而认识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重要意义。
2.能认识到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从地图中可以获得很多地理知识,初步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最重要工具”的观念,逐步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五、单元难点
1.能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逐步养成学习地理、探索地理的兴趣。
2.了解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通过实例了解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学会观察和思考地理问题,并逐渐养成在户外观察自然现象的良好习惯。
六、单元教学评价
单元目标 单元评价内容
综合思维能力:1、地理与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 2、正确选择地图 举例说明地理与吃、穿、住、行。 举例说明地理与工业、商业的选择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举例说明地理与当地的风土人情之间的关系 学会地图三要素的运用,学会根据需要选择正确的地图
人地协调观:1.地理与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 2.如何学好地理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与生产、生活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 开展地理考察时,举例说明如何注意人地之间的环境关系
地理实践力:1、运用地理三要素。2、利用地理三要素绘制简单平面图 3.收集地理信息和地理野外考察 1.正确选择地图 2.遥感技术、电子地图的运用 3.绘制学校平面图
单元达成评价量表(单元评价内容) 等级 一般 良 优
分值(满分100) 60——79 80——89 90以上
七、大单元主题活动——绘制校园平面图
主题目标:学会运用地图三要素,培养地理实践力
(二)主题要求:准备好测量工具——卷尺和绘图工具,完成下列任务:
(1)测量教学楼、宿舍楼、操场、饭堂等建筑物所占地面积大小(实际距离)。
(2)准备好几张A4纸。
(3)根据图幅大小和实际距离算好适当大小的比例尺。
(4)注意绘制平面图上的指向标和图例
(三)课题准备:全班分成测量组和绘制组、卷尺、指南针、记录工具等。
1.测量组(教学楼、操场、足球场、篮球场、宿舍、饭堂、校门处、实验室、艺体中心等)不同的建筑用地和球场等地分工,每一处安排两个小组,每个小组4人。拉尺子2人、读数1人、记录1人。(两个小组工作内容相同)
2.分两个小组测校园的方位。
3.测量组记录好的数组给绘制组,绘制组4人一组,分四组。每组完成一幅平面图。
(四)活动时间:中午或者下午放学后进行。(强调注意安全)
(五)呈现结果方式:报告建筑物等的测量数据+校园平面图展示汇报
(六)课题收获: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主题活动过程性评价细目设计
组别 评价内容 分值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自评 互评 师评
测量组 (数据测量) 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测量方法 30 简单汇报测量数据,与准确数据相差不大 简单汇报测量数据,与准确数据相差很接近 汇报测量数据,与准确数据相差很接近,并说出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
测量组(方向定位) 校园大门的方位,确定其他建筑物的方位 30 测出校门的方位 测出校门的方位,能说出一到两处建筑物的方位 测出校门的方位,能说出所有建筑物的方位
绘制组 绘制的美观性和地图三要素 30 大体绘制正确,比例尺适当,线条欠连续 绘制正确,地图三要素正确,画面绘制美观度一般 绘制正确,地图三要素正确,画面绘制美观
备注: 最后得分=师评50%+自评20%+互评30%(26分以上为优;22—25分良;18—21分为一般)
八、单元课时规划和活动实施表
单元教学主题 让我们走进地理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单元 第一单元 授课人 ×××
单元实施
课型 安排 课时 设置 课时 目标 关键 任务 驱动性 问题 及时性 评价
新授课 1 1.能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逐步养成学习地理、探索地理的兴趣。 2.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都离不开地理知识,初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认识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重要意义。 1.说出自己在生活中的地理之“谜”。 2.举例说出吃穿住行与地理的关系 3.举例说出农业和工业选址跟地理的关系 4.举例自己老家的风俗民情与地理之间的关系 1.2023年8月我国北方为什么遭遇大洪水? 2.近五年来(2018年8月13日至2023年8月13日),我国共发生四级以上地震860次,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呢? 3.说出吃穿住行为什么与当地地理环境有关系? 4为什么商业和工业选择要考虑地理因素? 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分为优、良、一般
新授课 1 1.能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量算实地距离,了解图例与注记的含义;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 2.能举例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初步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最重要工具”的观念。 4.通过实例了解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学会观察和思考地理问题,并逐渐养成在户外观察自然现象的良好习惯。 1.学会使用地图 2.认识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 3.懂得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地图三要素:方向如何辨认,比例尺如何计算,为什么要标图例和注记? 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你在什么时候会看地图? 学好地理有哪些方法?
分课时设计
主题一 我们身边的地理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教学内容分析 “我们身边的地理”这一节中,教材从地理能够帮助我们揭开隐藏在地理环境中的谜团,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许多地理知识,向学生介绍了基本的地理内容,让学生对地理有一个粗略的认识,并通过一些鲜活的案例,让学生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世界,以及我们身边美好的环境,以引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学习者分析 在小学,学生已经接触到了一些地理知识,通过手机、电视等媒体也了解到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但并不了解地理课程到底会学习哪些内容。地理课程对学生而言,还是一个“谜”。
学习目标确定 1.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奥秘,能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逐步养成学习地理、探索地理的兴趣。 2.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都离不开地理知识,初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从而认识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重要意义。
学习评价设计 按照关键任务完成情况分为优、良、一般三个等级
学习活动设计
任务一:解开地理之“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让学生说出自己在生活中的地理之“谜”。 2.与学生一起判断和解决问题。 3.2023年8月我国北方为什么遭遇特大洪水?(直接原因:台风) 4.近五年来(2018年8月13日至2023年8月13日),我国共发生四级以上地震860次,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呢?(地壳运动) 学生自由举手说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先判断提出的问题是否属于地理问题,再师生一起解决问题 3.学生合作探讨老师提出的问题 让学生认识到说中那么多问题与地理有关,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给提出问题或者回答问题的学生鼓掌表扬。
任务二:举例说明地理与日常生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2.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与地理的关系 1.举例说出地方饮食(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举例说出地方民居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出日常交通与地理直接按的关系? 4.举例说出穿衣与地理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对能举例或能说出理由的学生给予鼓掌表扬
任务三:举例说明地理与生产建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1.在学校附近适合开一个什么小店呢?(文具店、小吃部等) 2.我们日常喝的牛奶,牛奶制造厂适合在什么地方呢?(在城郊) 合作讨论 提醒学生考虑服务对象、喜好进行选择。(选址就是地理问题) 提醒学生牛奶离不开奶源——牧场,消费人群,消费能力等。 培养综合思维。 对于回答较好的同学给与鼓掌,表扬、鼓励。
任务四:举例说明地理与风土人情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黄土高原可以住窑洞,南方地区为什么一般情况不可以?(黄土高原降水少,黄土垂直节理性好;南方降水多,土质疏松) 同学们的老家有些地方的语言,听起来它的语音跟普通话相差深远,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老师展示某地民族乐器、舞蹈等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黄土高原可以住窑洞,南方地区为什么一般情况不可以? 如果有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同学,说说自己老家曾经的老屋是怎样的? 有老家是大山区的同学说说自己老家曾经的老屋是怎样的? 老家有方言的请说出来听一听?并翻译意思。 逐渐培养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发言的同学都给予鼓掌表扬和鼓励
板书设计
拓展学习设计 :黑洞是怎么回事呢? 1.学生查阅资料并记录 2.向全班同学汇报查阅情况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吸引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认真查阅并记录的同学给与鼓掌变样和鼓励
课时作业 附表后:5道小题 检测对本主题的认知情况。作业评价量表附作业后
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主题采取任务驱动式引导学生自主和合作探究。整节课以学生为主导,学生多说,老师适时给与点播和解答。提升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吸引学生学学习地理的兴趣。认识到学习地理对生活的重要性。
分课时设计
主题二 我们怎样学地理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教学内容分析 “我们怎样学地理”这一节内容,从“学会使用地图”、“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和“开展地理考察”四个方面,向学生渗透了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以引导学生规范地、科学地学习地理。
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我们身边的地理离不开地图,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用到,对于地图三要素的学习学生在小学也已经接触了比例尺和方向的认识,所以接收难度不会太大,但是地图的正确选择有一定的难度。
学习目标确定 1.能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量算实地距离,了解图例与注记的含义;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2.了解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初步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最重要工具”的观念。 4.通过实例了解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学会观察和思考地理问题,并逐渐养成在户外观察自然现象的良好习惯。
学习评价设计 按照关键任务完成情况分为优、良、一般三个等级
学习活动设计
任务一:如何看懂和选择地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布置学生画学校平面图 展示一个学校平面图(引导三要素的掌握) 判断教学楼在升旗台的方位? 图上的意思你是怎么看懂的? 地图有哪些种类? 暑假坐高铁去旅游,想知道乘坐的列车经过哪些省区,选择什么地图? 有时发生森林大火,想知道被烧了多宽,选择什么地图? 平时出门用手机导航,这种地图叫什么地图,有什么优势? 除了会看地图,还有哪些学好地理的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 在学校平面图上,思考为什么画的事物与实际事物大小不一样?能一样吗?——比例尺 比例尺如何比较大小? 实际距离一般用什么单位表示?(近距离用——米。远距离一般用——千米) 辨别比例尺的三种表达方式,举例说明 完成下表 比例尺范围内容大小详细小大简略
地图上没有指向标如何辨认方向?有指向标采取平移法又如何判断?(老师出题,学生判断) 说出在生活中知道哪些判断方向的方法? 地图上的符号代表什么内容,叫做什么?(提醒注意:图例和注记是一项) 熟记常见图例(课堂抽查) 小结:地图三要素是哪三要素? 说一说,你见过哪些名称的地图? 我想知道法国在哪里该选择什么地图呢?(世界政区图)我想去新疆旅游,该选择什么地图好呢?(新疆旅游地图) 13.暑假坐高铁去旅游,想知道乘坐的列车经过哪些省区,选择什么地图?(中国交通铁路地图) 14.有时发生森林大火,想知道被烧了多宽,选择什么地图?(遥感地图)这种地图有什么优势?(覆盖面大、信息丰富、空间位置准确,快捷、直观)这种地图通常在哪些方面使用?(城乡规划、农林水利、地质测绘、环境检测、国防建设等) 15.平时出门用手机导航,这种地图叫什么地图?(电子地图)有什么优势?(携带方便、更新信息快) 16.除了会看地图,还有哪些学好地理的方法? (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和开展地理考察) 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力培养 对于任务的完成抽查学生,给与评价并鼓励
任务二:收集地理信息有哪些渠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1,你知道哪些属于地理信息?有哪些渠道? 自主+合作讨论 举例说明有哪些知道的地理信息 你的地理信息是从哪里得到的?(收集、电视、看书。参观等) 说出自己懂得东西获得成就感,培养学习的激情。每一个发言的学生给予表扬。
任务三:如何思考地理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你知道你所熟悉的地理现象是怎么发生的吗? 你所知道的地理现象在哪里? 大面积种植某一种水果对当地有什么影响吗?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第3题回答要看到有利与不利的两面情况。(对比) 总结:学习地理多问、多思。5个W(what、where、when、why、how) 引导学习地理的方法 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与鼓掌表扬和鼓励
任务四:如何开展地理考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学好地理离不开课外的考察,如何进行课外的考察呢? 野外考察有那些途径? 野外考察需要注意什么? 准备好地图、笔记本、指南针、望远镜、照相机等工具 露营、滑雪、探险、登山、漂流等 注意安全,不随意下河有游泳,爬山注意摔跤,遇上雨天注意地质灾害等 综合思维训练 给回答学生鼓掌表扬河鼓励
板书设计
拓展学习设计:网上搜查一幅古代地图 搜查一幅古代地图 弄清楚是一幅什么内容的地图,图上信息是如何表示的? 了解古代地图的历史 拓展知识和培养学习的兴趣
课时作业 附表后:两组选择和一道综合 检测对本主题知识掌握情况和知识迁移能力。作业评价量表附作业后
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地图三要素的灵活使用,在问题驱导下循序渐进的进行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拓展学习设计培养地理学习的兴趣!
附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22年冬季奥运会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北京分赛场承办冰上项目,张家口分赛场承办雪上项目。张家口承办雪上项目的主要原因是( )
A.面积大、场地大 B.人口多、经济发达
C.多山地、气温低 D.多平原、风速小
【答案】C
【详解】与北京相比,张家口承办雪上项目的主要原因是张家口纬度比北京高,降雪量大,积雪期长,加之张家口山区面积大,地势起伏大,多坡度适宜的地方,更适合开展雪上项目,C正确,D错误;与面积大、场地大无关,排除A;北京的经济更发达,排除B。故选C。
2.2022年5月12日是第十四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为“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当下列自然灾害发生时,以下行为正确的是( )
A.地震来临时,迅速跳楼逃生 B.滑坡发生时,近观震撼场景
C.台风来临时,广告牌下避风 D.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答案】D
【详解】地震来临时,迅速跳楼逃生,会造成身体损伤,更加危险,A错误;滑坡发生时,应迅速远离滑坡区域,B错误;台风来临时,风力极大,广告牌不能挡风,站在广告牌下受台风影响大,C错误;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能更有效地脱离危险,D正确。故选D。
【点睛】遇到泥石流应当往河道的两边山坡或是高地逃跑。逃跑的方向应当与泥石流的主流向呈垂直,这样生还的几率才会提高,切勿在逃离的时候向着滑坡的方向逃跑。
二、填空题
3.服饰(衣)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不同,其服饰的式样也各不相同。请把环境描述与下图的服饰配对。
①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穿白色、宽松的长袍;②在高寒的青藏高原,人们为了适应昼夜温差大的气候,喜欢穿藏袍;③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为了适应酷寒的极地气候,穿厚厚的皮衣。

【答案】 阿拉伯人服饰 藏袍 因纽特人的服饰
【详解】服饰的样式与地域特征有关。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其服饰的式样也各不相同。例如,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穿白色而宽松的长袍,图①是阿拉伯人服饰;在气温日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藏族牧民往往穿一条胳膊可以露在外面的②“藏袍”。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为了适应酷寒的极地气候,穿厚厚的皮衣,图③是因纽特人的服饰。
4.其他问题也离不开地理
在解决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防灾减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地理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土地: 、 、 、 ;森林: 、 、 、 。
【答案】 种植业 畜牧业 建筑 交通 造纸 防风固沙 保持水土 净化空气
【详解】地球上海洋面积广阔,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化学资源和海洋能等十分丰富,其开发和利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可以利用海洋发展海洋运输、晒盐、捕鱼、石油开采等产业。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活、生产的空间,依据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差异,土地资源可分为不同的利用类型,可以在土地上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建造建筑和交通设施等。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陆地上最庞大、最复杂、多物种、多功能与多效益的生态系统,森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等作用。
5.读图,完成下列填空。

(1)左图中的风车主要在 (填国家)、它的主要作用是 。该国还有哪些特色旅游资源吸引着世界游客? 。
(2)右图中的风车主要作用是 。
【答案】(1) 荷兰 抽水和排水 荷兰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如花卉郁金香、风车等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2)发电
【分析】本大题以荷兰的风车为材料,涉及风车的作用、荷兰的旅游资源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1)
左图中的风车主要在欧洲西部的国家--荷兰,由于地势低洼,容易积水,所以当时它的主要作用是抽水和排水。荷兰旅游资源丰富,是著名的郁金香王国,吸引了很多游客。
(2)
右图中的风车主要作用是风力发电。
附:作业评价量表
等级 一般 良好 优秀
要求 答对全部的70% 答对全部的80% 答对全部的95%以上
第二课时作业
选择题
地图具有以多种方式表达现实世界的独特功能,它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生产。完成下面小题。
1.礼泉的晓晓一家国庆假期自驾到南方旅游,利用车载导航地图,一路都非常顺利。车载导航地图属于( )
A.旅游地图 B.电子地图 C.政区图 D.遥感地图
2.晓晓一家来到上海旅游,选择景点时,应选择的导游图是( )
A.中国行政区划图 B.中国交通图
C.上海市小比例尺地图 D.上海市大比例尺地图
【答案】1.B 2.D
【解析】1.车载导航地图属于电子交通图,生活中被广泛应用,B正确;旅游地图是关于景点分布状况的地图,政区图是关于行政区位置的地图,遥感地图是一种以遥感影像和一定的地图符号来表现制图对象地理空间分布和环境状况的地图,ACD错误。故选B。
2.不同种类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旅游时需要寻找景点,应该从上海景点导游图上找答案,AB错误。上海市小比例尺地图,内容简略;上海市大比例尺地图,内容详细,有利于查找景点,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每年冬至前后,落日余晖照射在颐和园十七孔桥的侧壁上,形成“金光穿洞”的景象,宛如十七盏明灯升起在湖面上。如图为“金光穿洞”照片和手绘颐和园游览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设计从学校到颐和园的路线,需参考( )
A.颐和园导游图 B.北京市交通图 C.北京行政区划图 D.北京市地形图
4.新建宫门至知春亭的实地距离约800米,据此可以推算出比例尺约为( )
A.1:1000 B.
C.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100米 D.1:100000
5.同学们使用手机地图查找信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缩小地图,可以查到北宫门附近的地铁站口
B.缩小地图,可以查看长廊附近更小范围的景点
C.放大地图,可以看见颐和园所有景点的分布
D.放大地图,可以看见十七孔桥周边的详细信息
【答案】3.B 4.D 5.D
【解析】3.设计从学校到颐和园的路线,涉及市内交通,应该选择北京市交通图,故B正确。颐和园导游图适合游览颐和园内的各景点,A错误;北京行政区划图可以查找北京市内各地名的位置,C错误;北京市地形图与地形类型分布有关,D错误。故选B。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由材料可知,新建宫门至知春亭的图上距离不到一厘米,实际距离约800米,故可推算出比例尺最有可能是1:100000,即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1000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同学们使用手机地图查找信息,缩小地图,表示的范围变大,内容越简略,不能查到北宫门附近的地铁站口和长廊附近更小范围的景点,AB错误;放大地图,表示的范围变小,可观察的景点变少,内容越详细,不一定看见颐和园所有景点的分布,C错误,但可以看见十七孔桥周边的详细信息,D正确。故选D。
【点睛】不同种类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例如,去公园游览,需要寻找景点,应该从导游图上找答案。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该参考交通图。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该查阅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
二、解答题
6.市南区某初中地理研学社的成员们计划从学校步行去附近的新华书店为班级购买地球仪。为方便出行,他们决定查找地图、设计行程线路。请读下图,帮助他们完成计划。

(1)出行准备:地理研学社现有的下列地图资料对设计行程线路最有参考价值的是( )
A.世界政区图 B.中国政区图
C.山东省地形图 D.市南区交通旅游图
(2)查找地图:设计行程路线前,成员们首先详细了解了地图“三要素”——方向、 、图例和注记,图中图例 代表 ;
(3)确定路线:图中新华书店位于学校的 方向,按步行距离最短原则,同学们行至路口M时,考虑实际路况应在该路口向 (填方向)行走;
(4)测算距离:若根据上一步确定的路线,测得在图上行进的图上距离总长度为4厘米,则成员们需要步行的实地距离为 千米。
【答案】(1)D
比例尺 铁路
西南 西
(4)2
【分析】本大题以市南区交通旅游图为材料,共设置四道小题,设计地图的阅读、选择合适的地图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南区某初中地理研学社的成员们计划从学校步行去附近的新华书店为班级购买地球仪,对设计此次行程线路最有参考价值的是市南区交通旅游图,D符合题意;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山东省地形图对设计此次行程线路作用不大,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图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图中图例 代表铁路。
(3)根据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新华书店位于学校的西南方向;按步行距离最短原则,同学们行至路口M时,考虑实际路况,道路封闭施工,应在该十字路口向西行走。
(4)读图可知,图中比例尺表明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测得在图上行进的图上距离总长度为4厘米,则成员们需要步行的实地距离为2000米,即2千米。
附:作业评价量表
等级 一般 良好 优秀
要求 答对全部的70% 答对全部的80% 答对全部的95%以上
九、单元作业设计
一.完成主题活动
汇报大单元主题活动:绘制校园平面图
二、单元作业
一、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2022年寒假,某户外定向小组在下图区域内开展户外定向活动。完成下面小题。

1.选手小明左边为环球中心,右边为锦城公园,则他可能处于( )
A.剑南大道上 B.天府大道上 C.益州大道上 D.锦城大道上
2.小明在⑦天府瞪羚谷打卡后欲前往终点打印成绩,此时他的前进方向为( )
A.向东 B.向西 C.向南 D.向北
【答案】1.C 2.C
【解析】1.在无指向标的地图上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由图可知,选手小明左边为环球中心,右边为锦城公园,则他可能处于益州大道上,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在无指向标的地图上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由图可知,小明在⑦天府瞪羚谷打卡后欲前往终点打印成绩,此时他的前进方向为向南,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地图上方向的判断: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确定出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四个方向。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与箭头相反的方向为南方,垂直于箭头方向左侧是西方,右侧是东方。
李庄古镇位于宜宾东郊长江沿岸,文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庙宇、宫观、殿堂组成“九宫十八庙”。宜宾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准备周末到李庄地理实践。左图为李庄古镇景观图、右图为宜宾李庄旅游景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研学小组准备重点考查李庄的几个著名景点,需要使用的地图是( )
A.李庄交通分布图 B.李庄土地利用规划图
C.李庄旅游景点导游图 D.李庄工业分布图
4.李庄古镇位于长江( )
A.北岸 B.南岸 C.东岸 D.西岸
5.李庄古镇最有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泥石流 B.滑坡 C.台风 D.洪涝
【答案】3.C 4.B 5.D
【解析】3.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研学小组准备重点考查李庄的几个著名景点,需要使用李庄旅游景点导游图。故选C。
4.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读图可知,李庄古镇位于长江的南岸。故选B。
5.李庄古镇位于长江沿岸,一旦长江水位暴涨,最有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是洪涝灾害;泥石流、滑坡多发生的山区;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左图为益阳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右图为测绘的校园局部平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气象站位于地理园的( )
A.东北方向 B.正东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7.右图中甲处为校园景观指示牌,该牌中①处对地理园方位指示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6.A 7.B
【解析】6.读图分析,图中无指向标,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图中气象站位于地理园的东北方向,A正确;故选A。
7.根据左图分析,老校门位于甲处的左方150米,气象站位于甲处的右方120米,校训碑位于甲处上方80米,可得出地理园位于甲处的上方300米处,B正确;故选B。
【点睛】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中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在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
读某村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
A.自东向西 B.自南向北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东北向西南
9.图中比例尺的表达形式属于( )
A.文字式 B.直线式 C.数字式 D.线段式
【答案】8.B 9.C
【解析】8.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应该根据指向标判读方向,根据图中指向标,结合图中河流的箭头指向可知,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南向北,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式:(1)数字式,例如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可写成:1∶50 0000 或写成:五十万分之一。 (2)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10千米。 读图可知,图中比例尺的表达形式属于数字式,C正确,AD错误。比例尺没有直线式的表达方式,B错误。故选C。
【点睛】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判定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要确定大会举行地点,最好查阅( )
A.中国地形图 B.中国政区图 C.北京市水系图 D.北京市城区图
11.参会人员利用手机高德地图查询乘车路线。高德地图与纸质地图相比,优点有( )
①信息容量小 ②便于携带 ③更新速度快 ④制图精度低 ⑤信息数字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答案】10.D 11.C
【解析】10.由材料“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因此要查阅北京市城区图可以查找到人民大会堂的位置,D正确;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北京水系图中没有人们人民大会堂的信息,ABC错误,故选D。
11.高德地图属于电子地图,电子地图信息容量更大,①错误;电子地图安装在手机上携带非常方便,随时可以进行更新,更新速度快,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②③⑤正确;电子地图的制图精度高,④错误。ABD错误,故选C。
【点睛】纸质地图的比例尺不能变化,纸张幅面大小有限制,图幅有一定的范围。电子地图不受比例尺和图幅的限制, 可以随意缩放、漫游和平移,地图范围可以任意扩展。在电子地图上输入地名即可搜索,检索非常方便迅速。
外卖小哥打电话给小明问他应该把快餐送到幸福中学的什么地方,小明查询手机软件后,了解到了外卖小哥的位置。读“幸福中学及周边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幸福中学的北门至南门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
A.7.5米 B.75米 C.750米 D.7500米
13.如果小明想把外卖小哥指引到幸福中学的南校门,小明可以对外卖小哥说( )
A.先向东走,在第一个路口向北走 B.先向北走,在第一个路口向西走
C.先向西走,在第二个路口向北走 D.先向南走,在第二个路口向东走
14.如果小明想在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图纸上绘制地图,比例尺最小的是( )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云南省地图 D.幸福中学地图
【答案】12.C 13.B 14.A
【解析】12.图中比例尺是线段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50米。若红星中学的北门至南门图上距离是5厘米,则实际距离是5×150 =750米,故选C。
13.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读图可知,红星中学的南校门位于长江路附近,外卖小哥沿自由路向北走,到文明路向西转,再走100多米到达学校南门,故B正确。故选B
14.比例尺是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相同图幅的情况下,实际范围越大的地图,比例尺会越小,表示的内容会越简略,以上四幅地图中,世界地图的范围最大,比例尺最小,故选A。
【点睛】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地图是我们学习地理和日常生活的重要工具。图为某学校平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 )
A.从学校侧门向北直行可达绿地 B.图书馆东邻行政楼西邻体育馆
C.教学楼位于校园的东南 D.学校大门距体育场入 500米
16.电子地图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运用电子地图可以( )
①了解学校文具店的商品价格②查询从家到学校的公交路线
③查找学校附近快餐店的位置④估算学校到书店的步行时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5.C 16.D
【解析】15.由图可知,按照图中指向标,可判断绿地在学校侧门的西方,故A错误;图书馆东邻行政楼西邻绿地,故B错误;教学楼位于校园的东南,故C正确;图中比例尺为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80米,但是图上距离不明确,不能算出实际距离,故D错误。故选C。
16.电子地图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运用电子地图可以查询从家到学校的公交路线,查找学校附近快餐店的位置,估算学校到书店的步行时间等与交通、位置相关的信息,故②③④正确,故D正确;电子地图不能用于了解学校文具店的商品价格,故①错误。故排除ABC,故选D。
【点睛】随着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地图信息的获取和呈现方式日益多样,极大地方便了我们选择和使用地图。例如,利用卫星或者飞机,可以大范围地快速获取地面信息,加工成可识别的图像,既可以打印在纸上,也可以直接在屏幕上显示。
二、解答题
17.昆明市某地理实践小组计划从学校步行去新华书店购买地球仪,为方便出行,他们决定用所学地图知识绘制简易地图。
(1)步骤一:收集资料。收集的下列地图资料对本次绘图最有参考价值的是( )(填字母)。
A.世界政区图 B.云南省地形图
C.中国政区图 D.昆明市交通图
(2)步骤二:给制地图。同学们根指地图的基本要素在地图上标注了方向、 、图例和注记。
(3)步骤三:阅读地图。居民区在学校的 方向,同学们出校门行至十字路口A时,考虑实际路况并根据步行距离最短原则,应在该十字路口向 方向行至新华书店。
(4)步骤四:测算距离。经测量A路口到新华书店的图上距离为3.6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 米。同学们步行速度约60米/分钟,则A路口到书店用时为 分钟。
【答案】(1)D
(2)比例尺
(3) 西南 西北
(4) 720 12
【分析】本大题以绘制简易图为材料,设置了4个问题,涉及地图的选择、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由材料可知,昆明市某地理实践小组计划从学校步行去新华书店的路线,绘制简图需要参考的是昆明市交通图,故D正确;世界政区图和中国政区图比例尺太小,不适宜市内交通,并且是政区图不适合出行路线的参考,故AC错误;云南省地形图不适合市内交通出行的参考,故B错误。故选D。
(2)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由图可知,同学们根指地图的基本要素在地图上标注了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标注完整。
(3)由图可知,图中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的方向,可判断居民区在学校的西南方向,同学们出校门行至十字路口A时,考虑实际路况并根据步行距离最短原则,应在该十字路口向西北方向行至新华书店。如果北行,然后再西行,路线距离会更长。
(4)由图可知,图中比例尺为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米。经测量A路口到新华书店的图上距离为3.6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720米。同学们步行速度约60米/分钟,则A路口到书店用时为720米÷6分钟=12分钟。
附:作业评价量表
等级 一般 良好 优秀
要求 答对全部的70% 答对全部的80% 答对全部的95%以上
试卷第1页,共2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