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3.11 我是一张纸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年级下册3.11 我是一张纸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资源简介

第 11课《我是一张纸》第一课时
设计依据:
《我是一张纸》这一课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第8条“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中第6条“学习用观察、比较、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社会探究活动”以及第7条“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成果”进行设计。
二、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册教材聚焦四个主题:日常生活、游戏、环保、学习。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正是环保这个主题。本单元共设计了四个内容,分别是:《小水滴的诉说》、《清新空气是个宝》、《我是一张纸》和《我的环保小搭档》。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自己所处时代的主题——绿色与环保。《小水滴的诉说》关注日常生活中时时离不开的水;《清新空气是个宝》针对的是当下大气污染的严峻事实;《我是一张纸》聚焦的则是与学生天天打交道的文化用品——纸。《我是一张纸》是在前两课的基础上,对学生继续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也较少。他们对于纸的认识比较模糊,不明白纸张的来之不易以及浪费纸产生的环保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在生活的场景中,认识纸、了解纸的制作过程,养成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习惯。
四、教学目标:
1.了解纸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认识纸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纸与环保的密切关系,树立节约用纸的意识。
3.了解纸张的来源、制作工艺和过程,知道纸张来之不易及纸张代表的文化内涵。
五、教学重难点:
1. 了解纸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认识纸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纸张的来源、制作工艺和过程,知道纸张来之不易及纸张代表的文化内涵。
3.了解纸与环保的密切关系,树立节约用纸的意识。
六、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交流法
七、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纸制品
教师准备:PPT课件、用纸做的小花朵、小星星
八、教学过程(简要描述、 环节清晰)
一、导入新课 师:在学习和生活中,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好朋友,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好朋友? 生:…… (给介绍的同学发折纸或剪纸作品) 师:老师也想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它就在刚才得到奖励的同学手中,猜猜看,他是谁? 他就是纸宝宝。 【设计意图】 这一活动,把纸设计成我的好朋友介绍给同学们,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进而引入我们大家共同的朋友——纸,整节课都是为了了解纸并且和他成为好朋友展开,生活化的语言,生活化的场景,唤醒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体验。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你找到我了吗? 1. 师:纸宝宝向我们发出了邀请,快找找教室里,那些东西是纸做的吗? 生:…… 学生通过观察找到了教室里的书本、练习本、美术本、拼音本、粉笔盒、奖状、课程表等物品,都是纸做的。 师:看,这间小小的教室里,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纸,它们可是我们学习的得力助手,我们称它们为“学习用纸” (出图片:学习用纸) 除此之外,生活中也有许多其他的纸。 2.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生活中常用的纸,带来了吗? 把你找到的纸拿出来,小组内交流一下: 生:(自由发言) 小组交流、汇报大家课前搜集、带来的生活中常用的纸。 通过交流,体会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大家找到的纸真不少,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纸 3.其实,生活中还有一些特殊的纸呢,你看: 包裹食物进行烘烤时,会用到这种纸,它叫——锡箔纸; 需要多张相同的票据时,我们会用到——复写纸,可以同时复写多份,非常方便; 像这样神奇的纸,还有很多很多。 4. 纸时时都在大显身手,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称这些纸为“生活用纸”。 (出图片:生活用纸) 师:孩子们,你看,纸不仅在学习中给我们提供了帮助,生活中我们也离不开它,纸宝宝可真是用途广泛。谁想来夸夸它? 生:(自由发言) 师:纸宝宝听了你们的一定非常高兴。(板书:用途广泛)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入手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看一看,等体验活动,观察、寻找纸的身影,调动了学生的视觉、触觉体验,通过对日常生活情境的呈现,继而调动了孩子的思维,孩子们在已有经验基础上与新建经验有效链接,探究,发现了纸的作用、种类,从新的视角认识了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纸朋友,了解到纸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明白了纸的用途非常广泛。 活动二:我从哪里来 1. 师:课前我们做了一个小调查,关于纸,你做想知道什么?并搜集感兴趣的资料。 老师整理之后发现有很多同学对这几个问题很感兴趣. 过去没有纸的时候,人们在哪里写字? 纸是怎么来的很感兴趣? 树做纸有哪几个步骤? 关于第①个问题,同学先在小组中交流,再全班交流。 生:…… 师:这些材料有哪些缺点吗? 生:…… 师:怎样才能制出廉价易写的纸呢? 师:有一个人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成功了,你知道他是谁吗? 师:出示:他就是蔡伦。 2. 我们来看看纸是怎么来的吧!播放微课《蔡伦造纸》 3. 师:蔡伦的造纸术,与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并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项技术比欧洲早了足足1000多年,纸的发明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这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啊! 4. 师:刚刚我们了解了,最早的古法造纸。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咱们造纸的原料有所改变,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本第43页的图)在这么多的植物原料中,应用最广泛的还是——树。 5. 师:树是怎么变成纸的呢? 生:…… 师:老师也带来一段资料,我们一起看看。(播放视频:造纸) 造纸厂生产取来的纸还不是我们手中用掉纸,他们还要经过包装、印刷、运输、销售所以,纸又叫 千人纸。你想说什么? 生:…… 师:纸真是来之不易呀 !(板书:来之不易) 【设计意图】 视频的引入意在让学生生动的感受到树木与纸的关系,体会到纸确实来之不易,才会产生珍惜和节约的意识,进而才能引起他们对环保问题的重视。为后面从纸的角度来谈环保和爱惜资源,打好基础。 活动三:小调查,大发现 1.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纸用途广泛,纸张来之不易,我们现在用的纸,大部分来自树木。 课前同学们记录了自己一天的用纸量,现在把你的统计表拿出来,组长负责统计你们小组成员一天的用纸量。 生:(自由发言) 2. 师:除了同学们课前的调查,我们班的小记者小明就这个调查内容专门采访了我们的校外辅导员——林业局的马老师,请大家看视频。(播放视频) 生:……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同学们课前的调查表以及我们班小记者就这个调查内容专门采访了老师的活动。孩子们,通过真实情境去探究、去体验、去调查、去反思,明白纸张与树木的关系,纸张与环保的关系,知道提倡节约用纸是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唤醒学生对身边资源的保护意识,实现儿童的内在生命成长。 三、拓展与提升 1.了解了纸与树木的关系,你想说什么? 生:(自由发言) 2.师:每一张纸里都包含着大树的生命,如果没有了树,动物就没有了家。土地会变成沙漠,空气不再清新,还会出现沙尘暴雾霾等恶劣天气。在造纸的过程中,还会排放大量的废水,造成河流污染,环境污染!(播放图片、音乐) 3. 师:孩子们,此时,相信你的心里一定有许多想说的话,让我们一起发出“爱纸呼吁”,把节约用纸的标语,写在自己手中的卡片上。 生:……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通过写爱纸呼吁的活动,一颗节纸爱纸的种子已经在孩子们心中萌芽! 四、根植与延伸 课后调查生活中浪费纸的现象,下节课交流。 【设计意图】 课堂延伸课外,将所思所想化为实际行动。
九、板书设计:
我是一张纸
用途广泛
来之不易
十、教学反思:
《我是一张纸》是二年级第三单元的第三课,这一单元以环保和节约为主题。本课通过“我是一张纸” 引领学生树立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意识。
课前交流自己的好朋友,老师也介绍自己的朋友——纸,拉近师生距离,创设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潜移默化的渗透“纸”这一课堂的主角,引发学生对纸张的关注。
然后引导学生从身边入手,初步了解纸的用途,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纸张的作用很大。
接下来观看造纸厂造纸视频,让学生生动的感受到树木与纸的关系,再播放乱砍树木导致环境恶化的图片,引发学生情感共鸣。视频和图片的引入,让学生开始注意浪费纸张的现象,从而懂得节约用纸的道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