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6课《应对自然灾害》第1课时设计依据本课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5条“了解我国曾经发生过的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知道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感受人们在灾害中团结互助的可贵精神。学习在自然灾害中自护与互助的方法”。我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自然灾害种类多样,发生频率高,带来的损失严重。由于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不足且应灾能力较低,很多人在灾害发生时不知所措,有的甚至选择错误的逃生方式,最终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破坏自然资源与环境,而且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给人们造成身心创伤,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面对自然灾害,我们需要加强防灾减灾教育,让学生从认知上了解我国的自然灾害,从意识与行动上提高防灾抗灾意识与能力,从情感态度上感受不屈不挠的抗灾精神。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五四学制)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中第二课。本课有三个话题,分别为“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防御自然灾害”和“不屈的抗灾精神”。第一个话题“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旨在让学生通过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总体分布情况;然后,通过我国一些重大自然灾害典型案例,了解自然灾害的表现及其带来的危害;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实验,认识人为因素对自然灾害的影响。第二个话题“防御自然灾害”,旨在让学生学习必要的防灾避险知识和有效运用阴灾避险的方法,以避免或减少灾害造成的伤害;通过绘制校园逃生图懂得借助逃生图转移到安全地带,树立防灾避灾意识;通过国家和社会为防灾避灾建立的各种防灾减灾工程及采取的法律措施,了解我国应对自然灾害采取的各种措施,认识到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或减轻的。第三个话题“不屈的抗灾精神”,告诉学生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一直在与自然灾害进行斗争。教材以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为例,通过抗灾救灾中不同群体和个体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感悟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本节课学习第一个话题内容。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或多或少接触过不同形式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但大多数只留下很浅的印象。小学生作为社会生活的成员,理应具备防灾减灾的知识和技能。自然灾害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对核心素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贯彻落实。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自然灾害分布图,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和分布情况。2.通过交流,了解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和损失。3.掌握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约束自身破坏性行为。五、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难点是了解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和损失,由此树立防灾意识。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展示、观看视频、现场体验等教学准备课前学习单、教学课件、黑板贴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个视频,我们一起来看。(播放洪水视频) 你看到了什么? 洪水到来的瞬间摧毁了地面上的一切。像洪水这样给人类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就是自然灾害。 板书:自然灾害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走近自然灾害。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灾害的危害之大。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自然灾害我了解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的国家之一,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种类有哪些呢 又是是如何分布的呢?我们一起通过这张自然灾害分布图来了解。 (一)出示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 1.小组合作探究: 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借助左下方的图示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呢?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最有价值。 2.谁愿意来分享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有不同的见解请及时补充。 3.预设1: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主要有哪些? 除了书上介绍的这些,你在生活中、电视或书籍中,还了解到了哪些自然灾害呢? 课件出示:老师通过搜集,发现我国还发生过这些自然灾害,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原来在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这么多呀!板书:种类多 预设2:交流自然灾害的分布情况,总结出自然灾害在我国分布广的特点。 板书画中国地图, 引导学生交流出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方位。东多西少,旱灾东北部,洪灾南方。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在南方地区。地震西北部。台风、风暴潮主要在沿海地区。然后让学生把自然灾害图贴贴到黑板的中国地图上。 4.除了自然灾害的种类、分布,哪个小组还有其他发现? 对我国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洪灾、旱灾、病虫害。 5.找一找,我们的家乡山东大约在什么位置?我们的家乡容易发生哪些灾害呢?我们这个地区容易发生旱灾、洪涝和病虫害。你很会观察。 山东省地处北方,春秋冬三季降水较少,容易引发旱灾。山东又属于半岛,处于沿海地区,夏季易受台风影响发生洪涝灾害。 【设计意图】以地图为抓手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说出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的种类以及情况。在这个环节中,把中国地图画到了黑板上,然后把各种自然灾害通过学生观察确定在我国的主要分布以后,再贴到地图上的相应位置。当学生把自然灾害贴到地图上以后,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广,种类多”就一目了然了。 活动二:自然灾害危害大 1.近几年我国都发生过哪些重大的自然灾害呢?都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呢?课前老师布置大家进行调查了解。请大家拿出课前学习单,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你搜集到的资料。 2.出示交流要求,指名读。 2.请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到台前展示你搜集整理的材料。 小组代表用展台展示汇报。三个。 3.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小组交流、小组代表分享,我们对自然灾害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你了解到自然灾害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危害和损失呢? 人员伤亡、经济损失。 预设:资源损毁。自然灾害还会造成哪些资源的破坏? 在很多自然灾害中,很多道路、电力设施、水利设施、通讯设施、供暖设施、煤气管道、古建筑、旅游景点,这些都是资源的损毁带来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4.大家关注的都是能直接看到的、能用数字来统计的损失,还有很多损失是无法用数字和金钱来衡量的? 你还关注到了哪一些? 5.播放图片,教师配乐介绍,自然灾害带来的间接损失。 6.了解到这些,你想说些什么? 是呀,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损失是多么巨大呀! 这里还说自然灾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大家能根据自己的了解到的资料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自然灾害破坏了正常的生活秩序,人们在自然灾害中失去财产、失去亲人、失去工作,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我活历史上几次 在一些自然灾害中,农田遭到破坏短时间内无法耕种,水受到污染无法饮用,森林遭到烧毁几十年内都难以恢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那哪类自然灾害带给人类的损失最大呢?请大家认真阅读2016年自然灾害损失饼状图,你又有什么发现?是呀,从数据分析来看,造成损失最大的是洪涝和地质灾害。 【设计意图】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前通过学习单的形式,布置搜集近年来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的任务,课上先在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再全班交流,要求抓住关键信息进行展示,我们看到,孩子们搜集的资料基本上是非常典型的自然灾害,如:汶川地震、台风利奇马,并能根据要求适度的摘取资料。交流后,师生总结出自然灾害给人类的危害有: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孩子们家关注的,都是能直接看到的、能用数字来统计的损失,但还有很多损失,是无法用数字和金钱来衡量的,从而引导孩子们关注到数字背后的巨大间接损失,继而了解到自然灾害还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顺利完成本课中的教学难点。这样顺势而导,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提升。 活动三:自然灾害问原因 1.我们就以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损失最大的洪涝和地质灾害来探究一下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找到原因才能想办法应对。你觉得造成洪涝、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暴雨、地质原因,除了自然因素,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呢? 我们先来听听小调查员们了解到的情况。 播放书上的三个案例。 三个小调查员都认为人类哪种行为容易引发了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乱砍滥伐 2.那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验证一下。 播放实验视频。 通过实验,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在“草地”和“黄土地”上浇同样多的水,流出的水的颜色和水量为什么不一样? 对呀,就是因为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从实验结果来看,人类的乱砍滥伐这一行为确实易造成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3.针对乱砍滥伐这一行为,我国的法律做了明确的规定: 《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第二款 快速默读。 法律对乱砍滥伐做出了严厉的惩罚,相信在法律的约束下,这一现象一定会得到改善。 4.通过你的观察和了解,人类还有哪些不合理的行为可能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呢? 5.小结:这些行为都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的发生。原来,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不仅仅是受害者,还是帮凶呢。 6. 其实,我们国家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把环境保护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让我们一起聆听习近平主席的教导:播放视频。 活动四:减少灾害我来做 习主席还说: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 为了减少灾害发生,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请大家把自己的思考写到便利贴上吧。请写完的同学到黑板上来,把自己的便利贴沿着国界线贴起来,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家园。 小结:我们虽然不能控制自然灾害,但是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减少某些自然灾害的降临,会让我们的家园更健康、更美丽。 【设计意图】 《课标》中指出:“教师要根据实际条件,就地取材,引导学生适时的开展体验、考察、调查等活动,通过学生熟悉的材料拉近学生与学习对象的距离。”在探究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与人类乱砍滥伐的关系时,利用录制的实验视频,真实而完整的展示出乱砍滥伐的恶果,帮助孩子认识到自然灾害中的确有人为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继续交流:人类还有哪些不合理的行为可能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呢?在交流探讨中孩子们明白自然灾害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但只要规范人类的行为,就能预防某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减轻带来的损失,从而唤起孩子们约束自身行为的意识。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