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2.8 装扮我们的教室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年级上册2.8 装扮我们的教室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资源简介

第 8课《装扮我们的教室》第 2课时
一、设计依据
课标指出,我们的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因此,我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尊重儿童的生活权利,倾听儿童的声音,引导儿童热爱生活、积极探究。
二、教材分析
《装扮我们的教室》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章节中的最后一课,本单元5.《我爱我们班》 6.《班级生活有规则》 7.《我是班级值日生》 8.《装扮我们的教室》共四课,旨在引领学生走进班级管理、走进社会环境、走进公共生活,初步学习公共事务管理。本课通过开展“装扮我们的教室”这一实践活动,在真实的活动情境中,引导学生巩固班级主人翁意识,增强对班集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交流合作、商量解决矛盾,更快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
三、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已经进入小学成为一个班级一年半的时间了,期间我们进行过多次班级活动,学生们积极性较高、思维活跃勇于表现。但受年龄限制,大部分学生认知依旧处于自我中心主义明显的前运算阶段,他们只从自己的观点看待世界,难以认识他人的观点。且缺少缺乏层级类概念,难以同时考虑整体和整体的两个组成部分的关系。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有限,想法多天马行空,但在实际操作中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本课时“我们一起来设计”中的重难点就要在学会交流合作中有所突破。
四、教学目标
1.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习参与班级事务,初步形成班级主人公意识。
2.通过交流、讨论、动手操作等活动,了解学习合作及共创的方法和技能。
3.在活动中感受快乐,体会分工与合作的好处,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活动中感受快乐,体会分工与合作的好处,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难点:通过交流、讨论、动手操作等活动,了解学习合作及共创的方法和技能。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讨论法、演示法、启发法等
七、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视频、学生手绘创作初稿
八、教学过程(简要描述、 环节清晰)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事先做好的小视频。 教师活动,导入语:“亲爱的同学们,你喜欢这些教室吗,谁来说一说,这些教室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学生活动:欣赏视频。参观学校最美教室,树立美好班级环境的集体观念。学生欣赏并发言。表明看法并说明原因。 师:“来到实验小学大家庭,旭日班就是我们的小家庭。每个小太阳都是旭日班的小主人。那么,你希望我们的家里是什么样子呢? 学生抒发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色彩明亮、温馨漂亮、班级特色、实用性强。树立主人翁意识,形成设计学校的美好期待。 (唤醒学生的审美体验,导入新课——装扮我们的教室并板书 “我们一起来设计”) 【设计意图】我将走访各班后拍摄的录像、图片做成的小视频,供学生欣赏。既能对学生在进行教室巧设计时进行点拨启发,同时又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一举双得。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教室空间巧利用 1.出示课本插图,引导思考,想一想,为什么我们要设计教室呢? 小队发言,根据插图和实际情况说说我们设计教室的原因 预设:一到下雨天,教室里就到处是积水,容易滑倒,而且踩得脏兮兮,看起来非常不整洁。 教室是我们共同的学习的地方,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资源共享的读书角,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小结:教室空间有限,通过巧妙设计能够提升教室空间的利用率;教室是同学们共同的家,我们一起来设计一下,让它变得更漂亮。 (板贴:实际需要 共同分享) 2.我们的教室里又有哪些空间能被我们利用起来? 环顾四周,观察发言,尽可能多的说出教室里的区域。学生列举,教师出示课件图片,补充并汇总。 教师小结:设计教室首先是因为教室是我们共有的家,作为小主人我们有权利有义务把家改造成我们喜欢与热爱的样子。;其次是要考虑实际需要;再者,我们要方便共同分享。 3.教室里的哪些区域可供我们设计? 各小队代表发言,同时说一下自己针对这部分区域所想的初步设想。预设—— 生一:窗台比较空,光秃秃的,我们可以放绿植; 生二:我们班的读书角比较乱,而且没什么特点,我们可以用班费买个小书架再制作一些标语挂上,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生三:我强烈提议在后排书包水杯架旁边设一个雨具摆放的地方。 4.多媒体课件展示有代表性的教室区域设计实景图。 你觉得这些教室角落装扮得怎么样,选择一处你印象最深刻的区域说说特点,这样的设计好在哪? 预设—— 展示栏:有醒目的题目、颜色搭配好、漂亮的形状、有好的作品。 卫生角:图案明显、提示语合适、劳动工具码放整齐。 【设计意图】设计教室对低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受年龄和认知的局限,二年级的学生在进行区域设计时会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本环节通过分区域展示,让学生在动手设计前对教室的基本构成区域有所了解,同时,“典型设计“的展示也能为同学们的设计提供一些思路,降低了设计的难度。 活动二:交流创作,发掘“金点子” 1.晒晒金点子——我是小小设计师, 师:课前每个小队领取了前置性学习任务,大家以小队为单位对班级区域“设计图”进行了初步绘制,每个同学课前都有了初稿,大家利用交流讨论时间,充实自己的作品,最后由每小队内部推选一名同学展示代表作品。其他小队认真听取后进行补充或点评。 小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逐队巡视。从而能更好地注意到各小组的进展情况及遇到的问题,还能随机捕捉活动中有价值的场景,给予及时有效的引导。 效果展示台: 小队:设计图:设计区域:设计想法: 我们小队想这样设计……,因为…… 我们小队来补充:
小小点评员。引导同学进行组际交流点评: 我最喜欢 区的设计,因为 ,感谢 的设计与布置。 2.有不同怎么办 你们小队在确定现在的设计方案前还有其他不同想法吗? 请同一小队同学发言,为什么放弃自己的想法而选择赞成展示其他同学的设计的? 预设—— B:我们进行了投票,少数服从多数。 C:我觉得A的设计实践起来更容易,而且不需要买太多东西,比较省时省力。 D:我通过比较,感觉A设计的讲桌更整洁美观。 出示教材中的插图,问:课本中设计植物角的小队意见也有了分歧,寸步不让一直争吵是不合适的。 思考: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自由发言,预设—— 生一:给每个人发言的机会 生二:考虑每个意见的优缺点 生三: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把大家的想法融合一下。 师总结:有问题,要商量;求大同,存小异。我们共同行动,让教室更美丽。(板书:求大同 存小异 同商量 更美丽)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充分体现了德治课堂导知、导行的学科特点。 教师预设实际操作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通过小队设计效果展示台,让学生当一回小法官,更能强化巩固认知,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合作及共创的基本方法。 三、拓展与提升 时间过得真快,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生自由发言后,老师出示小诗歌《教室是我家》对本节课所学进行总结。 教室是我家 教室是我家,我们都爱它, 奇思妙想金点子,合作创造更美丽 共同商量装扮它。 大家事情大家做,我们小家同呵护 分工配合顶呱呱,顶!呱!呱! 【设计意图】拓展提升、总结环节,引导学生对成果进行评价,学会欣赏、赞美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意在进一步激发学生乐做班级主人公,维护班级的情感。 四、根植与延伸 1.同学们,在活动中,还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们更好地合作呢?设计好了就一起行动起来吧! 序号如何合作
2.课后任务: 与其他小队交流,继续完善方案; 根据各队方案准备好相关工具和材料。 【设计意图】 一节课的结束,绝不意味着学生认知活动的终结,教师应引导学生,以此为新的出发点,由课内学习向课外学习延伸。为此,我将本节课所学适度拓展延伸,从学习合作到学会合作。同时,在课堂最后我还设计了如上作业,以此为下节课“大家一起来动手”做好前置性准备。
九、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