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2课《富起来到强起来》第 一课时设计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11条“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精神文明建设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之间的关联。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我们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乎每个中国人,为让学生能正确理解中国梦,将中国梦与“我的梦”建立起关联,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复兴中华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从小树立家国责任意识。教材分析《富起来到强起来》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的最后一课。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教材分析。1、本课在单元及教材中所处的位置及意义本单元包括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以及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和感悟先辈们走出苦难、复兴中华的艰难历程,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进行艰辛探索,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梦,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本课编写依据为《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11条“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2、本课分析本课引导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个领城取得的卓越成就;懂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初步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学情分析大多数学生没有经历过艰苦岁月,对于改革开放的重要影响与意义了解得不多、不 全面,也不了解今天富足生活的历史渊源。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在农业、工业、科技、文化、生活等领域取得的成就,感悟改革开放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物质文明成就较为容易,但是对于深层次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关注、认识和体会不够充分。教学目标1、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知道改开放以来中国在农业、工业、科技、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感受祖国的飞速发展。2、了解建设者们勇于探索、努力创新、不畏艰难的精神,感受我们现在生活的幸福与便利,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五、教学重难点体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发生的变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六、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直观展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老物件展览八、教学过程(简要描述、 环节清晰)一、导入新课 课前说新闻 1.深圳改革方放40周年 2.疫情发展 【设计意图】:第一位同学讲了经济特区深圳,这代表了我们经济的发展,第二位同学是讲了疫情代表了我们科技的发展,青岛疫情时5天检测1100多万人令世界惊叹。这充分彰显了我们的中国速度。这两则新闻恰恰证明了我们中国富强了,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讲课的题目:富起来到强起来,我们来学习第一课时——改革创新谋发展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 改革开放新征程 1.学贵有疑,看到《改革创新谋发展》这个题目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改革前是什么样子的?进行了什么改革?取得了哪些发展? 2.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改革创新前是什么样子?周末老师回老家发现了一张珍贵的照片,请看这里:西周大队第六生产队六一年作物留念。从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或者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3.当时全国实行生产队,大家一起干活一起分,但是很多地方还是很贫穷吃不上饭,其中就有小岗村,穷则思变,18户人家摁下了改变历史的红手印,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看过视频你有什么收获与思考? 他们由原来的生产队分田到户,自己的地自己种,自己的粮自己收,充分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同样是在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非常重要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板书:新征程)农村拉开了改革创新的序幕,改革开放就像春潮席卷了神州大地,就像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形象的照片了解改革开放前的历史面貌,形成直观认识;讲述小岗村的故事,让学生对生产队、生产责任制等一系列社会变革有所了解;引导学生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给我国工农业发展及城市与乡村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 活动二:改革创新新格局 1.1980年中央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其中发展最迅猛的便是深圳,哪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对深圳的探究。 2.继四个经济特区之后,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形成了“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板书:新格局) 3.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那时候在北京进行了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很可惜我们不能去了,但是我们可以借助手中的平板参观一下这个3D展览馆,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辉煌成就。 https://ggkf40./vtour/tour.shtml 【设计意图】了解对外开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贡献,以深圳这个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为例,展示对外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深圳精神”,认识其作用,体会精神力量也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一种内部驱动力。 活动三 改革创新新成就 1.你看我们多么幸福,只需要借助平板便可以与世界相连,这也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啊!改革创新还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呢?请大家阅读100页活动园资料,看看哪些方面的改革、哪些方面的变化代表了改革创新的辉煌成就。在学习的时候要体现我们一直沿用的三层次学习法,首先读一读资料来谈谈你获得了哪些知识,知道了什么,然后想一想你获得了什么方法,学会了什么,最后来谈一谈你的启示与体会,明白了什么。 2.课本上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课下老师也布置大家搜集资料,找找哪些地方体现了改革创新的辉煌成就,有哪位同学来谈一谈。(中国高铁、中国抗疫、中国精神:钟南山、袁隆平) 3.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我国出台专门法律保护我们每个人有受教育的权利。正因为科教兴国让中国有了这一系列新成就。(板书:新成就) 【设计意图】:课本中的知识总是有限的,学生通过查阅网络、看课外书、看电视、请教别人等多种方式可是获得无穷无尽的知识,利用这些资源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后在科技、文化、生活、抗疫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感受祖国的繁荣富强。 拓展与提升:祖孙三代比童年 1.科技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成就的背后是一代代人努力奋斗的结果,从无到有,从有到富,从富到强,这背后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巨变?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下一个活动:祖孙三代比童年。课下老师下发了探究记录表,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哪个小组来谈一谈? 2.我们不仅用文字记录下祖孙三代的不同,感受到我们的幸福,有些同学还带来了实物组建了小小展览馆呢,这一件件物品都是有故事的,下面请同学们先参观,你对哪一项最感兴趣我们就让他的主人来讲讲他的故事。 3.通过比较我们感受到改革带来的改变,体会到时代的变迁。大家在享受幸福的同时不要忘记习近平主爷爷对大家的嘱托:今天做祖国的好儿童,明天做祖国的建设者,美好的生活属于你们,美丽的中国梦属于你们。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调查、举办老物件展等活动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人民生活的发展与变化,由此体会改革开放给每个人、每个家庭带来了巨大影响,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改革开放的受惠者。 根植与延伸:改革创新新展望 中共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再过29年,我们新中国成立100年了,那时候你也已经40岁了,课下让我们畅想一下2049年“国”“家”“我”会是什么样子?课下借助手中的平板来做一张手抄报吧! 【设计意图】:通过畅想懂得复兴中华是每个人的责任,认识到要从自己做起,勤奋学习,长大后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九、板书设计富起来到强起来新展望 新征程改革创新谋发展新成就 新格局教学反思本课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引导学生整理资料,提炼信息,使学生成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课前说新闻是我的道德与法治课一直沿用的方式,有人说,教材从它印刷出来的那一刻就变成了历史,的确有点道理。教材的更新速度哪里赶得上社会的发展速度呢 所以一名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该把最鲜活的社会生活、热点新闻变成教材引进课堂,让我们的课堂与时代同行与社会同步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上课伊始出示老照片让学生一下子走进了改革前,体会到当时的贫穷落后。在教学过程中,借助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祖孙三代比童年”环节不仅让学生做了课前研究而且带来了老物件,物件虽然不语但背后都有故事,通过小小讲解员的介绍他们了解了当时的社会,感受到我现在物质生活的丰富,体会到改革创新带来的巨大改变。整节课上我精心设计问题,由浅人深,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发言踊跃,课堂气氛热烈,反映了师生是“学习共同体”。教学环节的设计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