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北宋参知政事王安石 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秦国大良造商鞅 北魏中书令李冲无功不受禄学而优则仕公侯之子孙这些人是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高官。那这些高官是如何选拔上来的呢?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标要求】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选拔做官 考察用人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理解其发展演变趋势。2.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官员考核制度的内容,认识其重大作用。3.知道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监察制度的内容,理解其对国家治理的作用。学习重难点:重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更迭过程及其阶段特征。难点: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理解其发展演变趋势。2.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官员考核制度的内容,认识其重大作用。3.知道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监察制度的内容,理解其对国家治理的作用。学习重难点:重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更迭过程及其阶段特征。难点: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世官制1、时间:西周至春秋2、选官标准:血缘3、选官方式:世袭4、结果:贵族世代垄断高官注意:世官制≠世卿世禄制世官制即贵族世代为官的制度,就其所任而言,世官制并不等于世职,并不局限于某家族担任某一固定官职。世卿世禄制是爵位和禄田的世袭制度,父死子继,世代相袭。积极:稳定统治,在当时有进步意义。消极:但重血缘、轻才能,形成贵族政治,不利于长远发展。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荐举功劳制1、时间:春秋战国时期2、背景: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争霸图强。3、选官标准:才能或军功4、选官方式:①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客卿制)②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军功爵制)5、影响: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荐举(自荐)毛遂自荐荐举(他荐)鲍叔牙举荐管仲军功爵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1、时间:秦朝2、途径: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3、目的:统制舆论,钳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4、实质:摒弃诸子学说,专任法家思想,文化专制5、结果: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专制。若有欲学法令,以吏为师。——李斯概念:“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指百姓和普通官吏都要向“法官、法吏”学习律令而为官,后者负责宣讲法律和君主的旨意。官员选拔两汉察举制标准:孝廉、茂才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晋书·段灼传》由地方官推荐取士;形式多样化影响: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限制。但容易任人唯亲;选官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①内容:汉武帝时期,由郡、国定期或不定期向中央推举人才为官的制度。推举过程中,先考察后推举,重点考察被推举着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 察举分常科和特科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明法等科。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征辟制1、时间:秦汉朝2、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武帝自为太子闻(枚)乘名,及即位,乘年老,乃以安车蒲轮征乘。——(东汉)班固《汉书·枚乘传》征召:皇帝直接下诏征求士人并拜任其为官的制度。征召的对象一般是“隐居严穴之士”重德高望重的宿儒、名士。征召的特征是“德举”。汉初,掾吏辟,皆上言之,故有秩比命士;其所不言,则为百石属。其後皆自辟除,故通为百石云。——(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九《选举考十二》辟除:各级国家机关及地方政府的属吏可以由其长史自行选拔与任命。官员选拔魏晋品中正九制最初目的“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宋书》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晋书·段灼传》③标准:家世、道德、才能积极:将选官权收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消极:逐渐成为维护门阀士族政治利益的工具。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①创立: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②方式:A.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B.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 “状”。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晋书·段灼传》中记载:“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下列言论与材料内容相呼应的是( )A.“大人世及以为礼”B.“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C.“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D.“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评价·训练C官员考核秦汉上计制考核标准 考核机构以考课结果的优劣来决定对官员的赏罚升降郡国郡国汇编,制成计簿上报中央。县、侯国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御史府中央审核计簿,防止造假上计制(土地人口、财政收入、治安情况)御史府中央政府用来对地方政府实行财政监督和政绩考课的制度如何认识上计制:①使封建统治者及时了解各地经济发展及社会治安等状况,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②成为考核官吏和澄清吏治重要手段,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③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官员腐败问题;◎西汉十三州分布图中央 秦:御史大夫汉: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地方 秦:监察御史汉:(州)刺史官员监察秦汉影响:前期防止地方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后期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导致国家分裂。秦汉:⑴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⑵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位卑权重,代皇帝巡行郡国,依据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不法行为。刺史级别不高,官秩(级别) 不过六百石,约等于中下等县令。但他位卑权重,可代表中央,监察二千石的地方高官、豪强势力,甚至诸侯王。——樊树志《国史概要》科举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1、时间:隋唐—1905年2、背景:①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要求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②统治者为扩大统治基,加强中央集权,重视选拔人才。3、标准:分科考试选拔人才(才学)4、内容:科举制5、发展历程:隋唐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唐玄宗 武则天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扩大了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宋朝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完善,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取士不问家世)锁院、糊名、誊录等制度的实行,使得科举考试真正体现了公开公平的竞争原则。◎锁院制度◎誊录制度◎已糊名弥封唐朝平均每年科举取士约80人;宋代科举平均每年取士360多人,为唐朝的4.5倍。——张希清《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官员考核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1.魏晋南北朝:士族门阀、战乱使考核多流于形式2.隋唐:尚书省吏部负责⑴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考核,地方官每年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考察。⑵唐朝以品德、才能标准考核,分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5、宋朝: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磨勘:宋代定期勘验官员以定升迁的制度称为“磨勘”,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力官。南宋在御史台设考课司,共掌考核,标准:“四善四最”。四善德慎公勤地方中央官员监察秦汉隋唐御史殿中御史御史中丞监察御史御史大夫御 史 台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监察系统。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玄宗时增为十五道,每道派监察御史一人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威慑地方。“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中央 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地方 唐:(道)观察使官员监察秦汉隋唐宋中央 监察谏院御史台宋代监察制度的重大变化就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宋朝在地方监察制度方面建立了与路、府州二级相适应的监察体系,并且对地方监察体制自身监察进行了强化。其在路上建立监司,府州一级设置了通判 ,称为 “监州 ”,与知州同领州事并专门负责对知州的监察 。中央监察通判四监司中央 御史台,谏院(台谏合一)地方 通判官员选拔元科举制标准:才学拓展:从元代开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创新先例。元朝自仁宗至顺帝时灭亡止,科举停办两次,共举办过十六次,取进士139人,国子学录取284人,总计1,423人。但元科举所选人材通常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政府中影响也不大。仁宗一登基就宣布:“朕所愿者,安百姓以图至治。然匪用儒士,何以至此?”皇庆二年,颁布行科举诏。——据《元史》整理四书试人;时断时续;等级色彩浓厚官员监察秦汉隋唐宋元察院御史台行御史台殿中司内察院肃政廉访司内八道肃政廉访司元代监察制度以三台为主干,以二十二道肃政廉访司为网结,颇为严密。独创了行台制度,从中央到地方浑然一体,从组织上保证了对各级官吏实行有效的监察,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 御史台地方 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明清——科举制明朝科举考试中采取南北卷制度八股取士:明代成化以后,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的科举考试之法。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格式严格,内容空泛,严重束缚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官员选拔明朝科举考试中的南北卷制度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也为了保持科举人才来源的地域平衡,宣德二年(1427年)的会试首次 实行南北卷制度。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 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中卷和北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10%和 35%。材料 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北方举人强烈不满,纷纷指责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史称“南北榜争”。1425年,明朝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后来被清朝继承沿用。——林白、朱梅苏著《中国科举史话》你怎样看待材料四中的“南北榜争”及其最终结果?看待:①“南北榜争”反映了经济文化重心南移背景下,科举录取的公平性(科举录取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②明朝最终按地域分配进士名额的做法,有利于笼络北方士人,巩固明朝统治,为后世借鉴(沿用)。官员考核秦汉隋唐宋明元考满是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结果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考察(又称大计)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京察(京官六年一次)朝觐考察(外官三年一次)清京察(京官)大计(外官)清朝吸收了明后期考核制度松散 、官吏贪墨成风的教训 , 在考核标准上偏重于惩办腐朽。考满和考察考课制度(三年一次)考核标准 考核机构考满和考察 (官员的任职期满、贪酷和不作为) 中央政府官员监察秦汉隋唐宋明元清都察院六科给事中科道中央 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地方 按察使司厂卫制度:锦衣卫、东厂和西厂是特务机构,合称"厂卫"。该机构反映了明代君主个人独裁统治的特色。这类机构多由宦官直接掌管,对各级官员有强烈牵制作用。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道并立。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临察网络。官员监察秦汉隋唐宋明元清都察院为清代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其所属执行监察任务的机构有六科给事中、十五道监察御史等,科道官可“纠动百司,辨明冤枉及一应不公不法事”。弹劾的对象有“皇子、诸王及一内外大臣官员”。——刘战、谢茉莉《试论清代的监察制度》清:沿袭明代,仍设督察院,以都御史为主事官。雍正年间,将六科给事中归属都察院,科道合一,实现监察权的统一。材料一: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韦庆远 《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汪洙(宋)《神童诗》材料三: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 ——钱穆《国史大纲》材料四:(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打破门阀垄断促进阶层流动推动社会公平提高官员素质形成重学风气推动儒学发展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推动世界文明发展局限明清时规定,科举考试必须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格式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得儒家学说成为求取利禄的敲门砖。朱熹等人学说的核心——“忠君”思想,也更深地灌输到人们的头脑当中。科举制完全成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这使得读书人思想僵化的同时,也把科举制度本身引向了绝路。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摧残人才,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知识阶层热衷追求功名利禄,科技研究缺乏人才,阻碍中国科学文化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明宣宗时,科举考试出现南北卷。宣宗说:“科举取士,须南北兼顾。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取士,北方仅什一,非天下之公道。”由此可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分地录取利于政权安稳 B.品德修养显得更为重要C.科举取士应该公道第一 D.明朝都城已经迁往北方评价·训练A朝代 制度 标准 特点西周 世官制 血缘 贵族世代垄断高官春秋战国 荐举功劳制 才能、军功 缺乏制度化,战时(临时)的选官方式秦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明习法律 专任法家思想两汉 察举制 孝廉、茂才等 由地方官推荐取士形式多样魏晋 九品中正制 家世、道德、才能 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隋唐 科举制 才学 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两宋 科举制 才学 科举进一步完善元 蒙古传统和科举制 血缘、军功、才学 四书试人;时断时续等级色彩浓厚明清 科举制 才学 八股取士,内容僵化趋势:①选拔标准:由重家世门第到重学识才能;②选拔方式:由推荐到公开考试;③选拔趋势: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系化,相对公平、公开、客观。任务一:梳理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发展朝代 考核标准 考核机构 考核的发展趋势秦汉 上计制 (土地人口、财政收入、治安情况) 御史 考核法规普遍制定隋唐 品德和才能 吏部 地方官和京官分别考核明清 考满和考察,考课 (官员的任职期满、贪酷和不作为) 中央政府 考核日趋严密总趋势:从以道德或功绩为主的单一的考核标准发展为道德、才能与功绩相结合的考核标准。特点:专门机构;品德政绩并重;内容全面;奖惩结合;【探究】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考核问题的看法。材料 考核是中国古代官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历代十分重视考核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明朝张居正曾说: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辩证积极一定程度监督作用;提升良好素养,推动吏治清明和行政效率的提高,社会秩序良性发展……局限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只唯上,不唯实”,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等现象启示对于当今社会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公正、有效的官员考核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发展中国古代官员监察制度朝代 中央 地方 特征 影响秦朝 御史大夫 监察史 1、依赖皇权,皇帝握有最高的监察权; 2、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 3、监察官位卑权重。 1.积极:利于整顿吏治,维护中央集权,防止决策失误;2.局限:受制于皇权,无法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3、实质:维护君主专制,巩固中央集权的工具。汉朝 御史大夫 十三州刺史 隋唐 御史台(御史大夫)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10道监察区,派监察官巡回监察 两宋 御史台、台谏合一 地方划分路为监察区(四监司)、通判 元朝 御史台 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明朝 都察院、六科 御史巡按各省 清朝 都察院 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 任务二: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中央监察制度 地方监察制度秦汉 以御史大夫为首 汉武帝设州刺史,代表皇帝巡行郡国,加强中央集权隋唐 御史台 划分道作为监察区宋 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元 御史台 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明 都察院和六科(东厂和锦衣卫本质上也属于监察机构) 都察院监察御史代皇帝巡按各省清 将六科并入都察院 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