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学案【复习目标】课标要求(第4课) 核心素养(第4课)2.4 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明确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1.政治认同:认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科学精神:科学认识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矛盾的转化;科学认识中国梦的本质以及“四个伟大”的关系;深刻领会和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公共参与:积极投身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苦练本领,贡献自己的力量。【2023年8月版教材修订情况(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预复习案】1.拓展理解:“四个伟大”名称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出 “四个伟大”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治国理政方针理论。 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内涵 ①“伟大斗争”明确宣示了我们“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治国理政;伟大斗争是动力,昭示着中国共产党的担当精神,为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破解难题,扫除障碍,提供牵引。 ②“建设伟大工程”明确宣示了我们“以什么样的主体力量”治国理政,伟大工程是保证,为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供坚强保证。 ③“伟大事业”明确宣示了我们治国理政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伟大事业是路径,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梦想开辟前进的道路。 ④“伟大梦想”明确宣示了我们“朝着什么样的目标”治国理政。关系 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意义 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共同构成了实现伟大梦想总目标的战略支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归根结底就是要实现伟大梦想。2.建构本框知识体系(要求:①非黑色笔完成;②注意知识细节,保证知识完整;③合理布局。)★2023年8月版修订★(1)P51第二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此句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解读:与课本前面重复)(2)P52相关链接上增加一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解读:增加此段突出两个内容,一是十八大以来统揽四个伟大的成就,即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二是明确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3)P52倒数第2段最后加一句:党的二十大重申了两步走战略安排,就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4)P52最后一段更换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5)P53倒数第2段更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等重大原则,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解读:此段更换为二十大报告的内容)我的预复习疑惑【复习探究案】1.探究情境:杂交水稻覆益全球梦——“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经历过苦难的国家,总会想给世界带来温暖,但是某些国家频频提出中国威胁论,担心中国梦是“霸权梦”,假如你是外交部发言人,请加以反驳。2.探究情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中庄严宣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中国共产党”“使命”“我”为关键词,撰写一份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上述内容的心得体会。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逻辑清晰。3.探究情境: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2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2023年4月20日,人民网发表了《“五个一百”,传递正能量、传播真善美》一文。该文认为,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网络正能量,借助“五个一百”这个平台,将一个个正能量的故事展现在众人面前,不仅能为亿万网民提供文明滋养和精神力量,更是生动呈现了中华儿女蓬勃昂扬的时代风貌。“五个一百”是一个唱响时代主旋律的广阔舞台。2022年中国成绩单如此耀眼,奋进的中国令人期待,让我们以“五个一百”为契机,在前进的脚步中,重温一个个心跳加速的瞬间,一个个守望相助的瞬间,一个个一起拥抱未来的瞬间,让更多人在激荡共呜中凝聚共识,为祖国繁荣发展不懈奋斗。每一个令人动容的瞬间,都值得我们铭记;每一个平凡人琐碎的、但又伟大的坚守,都值得我们来讲述。让人们在奋进中看见“真”、感受“善”、发现“美”,是“五个一百”最触动人心的力量,更是进一步增强引领亿万网民追光前行的动力。“五个一百”活动中一件件正能量作品,是一个个小切口,释放出无限正能量,带给我们直抵心扉的感动、产生打动人心的力量,引领和鼓舞亿万网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结合情境,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以“我们青年是中国梦的创造者”为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200字左右。【复习检测案】1.60年来,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雷锋日记》:“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这启示我们,实现中国梦就要()①坚守初心,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无私奉献,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民族复兴伟大征程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④脚踏实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以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进行了180多年的持续奋斗。我们努力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①反映了自古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②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③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④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③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总框架、总坐标、总抓手,是按照我们党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分别展开论述的基本方略。下列对“四个伟大”理解正确的是()①“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②“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实现伟大梦想③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④“四个伟大”确保党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和领导核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5.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是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也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据此,可以看出()A.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必须发扬斗争精神B.只有深入推进伟大工程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是要持续进行伟大斗争D.发扬斗争精神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的复习收获参考答案【复习探究案】1.中国梦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始终崇高的品德和胸怀。中国一心一意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情,实现国家发展和稳定,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世界作贡献。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中国梦的本质及特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等角度谈谈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3.示例:青春托举中国梦,奋斗书写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今日之中国,犹如浩浩荡荡的长江水,礁石险滩挡不住其奔腾向前。今日之青年,亦如天之初日,健康茁壮、自信昂扬,刻画出奋斗担当的时代青年群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写下生动注脚。【复习检测案】1.C。②④:材料中《雷锋日记》的内容主要强调,要把小我融入大我,把个人梦融入国家梦,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为党和国家作出不平凡的贡献,②④符合题意。①③:材料强调的主体是个人,不涉及“一以贯之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①③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2.D。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每一个中国人民美好的夙愿,①错误。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方向,②错误。③④:我们要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同心圆。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3.B。①:一百年来,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①正确。②:新中国成立,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②错误。③: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历史上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实现了中国人民的千年梦想、百年夙愿。“消除贫富差距”说法错误,③排除。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体现在一系列思想、战略、政策、制度的创新,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④正确。故本题选B。4.B。①③: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伟大梦想是目标,指引前进方向;伟大斗争是手段,激发前进动力;伟大工程是保障,提供前进保证;伟大事业是主题,开辟前进道路。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①③正确。②:伟大斗争、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在这个历史新阶段,必须统一于伟大梦想,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②错误。④:坚持“四个伟大”要确保党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和坚强领导核心,而不能理解为“四个伟大”确保党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和领导核心,④错误。故本题选B。5.A。A: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据此,可以看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必须发扬斗争精神,A符合题意。B:推进伟大工程是指党的建设,材料没有涉及党的建设,强调的是进行伟大斗争,B不符合题意。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C说法错误。D:用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