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8课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一、学习目标:1.知道孙中山为推进民主革命作出的贡献,简单了解他的革命思想。2. 感受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增强爱国情感,学习与继承他的革命精神。二、教学重点:知道孙中山为推进民主革命作出的贡献,简单了解他的革命思想。三、教学难点:探究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认识孙中山1.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灾难深重的民族怎么才能觉醒,推翻帝制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8课《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我们先来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知道孙中山为推进民主革命作出的贡献,简单了解他的革命思想。 2. 感受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增强爱国情感,学习与继承他的革命精神。2.同学们,你们了解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吗?如果留心观察,你会发现在很多城市都留有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在南京有个著名的景点叫—一中山陵。每天去参观游玩的人络绎不绝,你们想去看看吗?3.除了南京中山陵,人们在全国各地也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纪念孙中山先生。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公园、街道等。在广州市,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也就是他的家乡中山市。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学,叫中山大学。在他的家乡广东省中山市翠亭村,还建立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二、追寻孙中山的革命足迹1.大家知道,人们为什么要用各种方式纪念孙中山先生吗?孙中山先生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同学们让我们畅所欲言说说你所认识的他吧。学生: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爷爷出生在广东的一个普通家庭,九岁读书,从小跟随爸爸妈妈为了生计往来澳门与家乡之间,所以耳濡目染澳门广阔的中西文化,12岁时,她跟着妈妈来檀香山,在大哥的资助下,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接受较为系统的西方式近代教育,17岁的他从檀香山回国后,到香港读书,他在香港的五年间,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人。这样的他,不就是一位学者吗?学生:1892年,孙中山爷爷经过五年的学习,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26岁的他来到澳门镜湖医院,担任新设的西医局第一位华人西医,也是澳门的第一位华人西医,他想用自己的医术救死扶伤,帮助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他就是我眼中的白衣天使。学生:鸦片战争后,他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改革建议,但未被采纳,很是失望。同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一败涂地,孙中山放弃了对清政府的最后一点幻想,从此走上革命道路。他在我心中就是英勇的战士。三、学习孙中山革命精神1.是的,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1894年11月,28岁的孙中山正是在美国檀香山这座小木屋里取“振兴中华”之意,创建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孙中山正是这样一位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他高举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成立同盟会,积极传播革命思想,他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2.同学们,他第一次提出的影响深远的口号,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那就是振兴中华。他高举民主革命旗帜,广泛联合革命力量,发动多次武装起义,领导人民不断抗争,推翻帝制,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孙中山将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中国人民,贡献给了"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而广大中华儿女也正是在这一激动人心的口号的鼓舞下,为中华民族的属解放事业前赴后继。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孙中山先生。我们又该如何纪念孙中山先生呢?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革命精神,继续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让我们细细品读这些震撼人心得话语,想一想其中蕴含的深意吧。3.那么,同学们,你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这样的精神吗 疫情阴云笼罩之下,有人焦躁,有人笃定。有这样一个人,他是方舱医院的一股清流,在住院治疗期间日日安静而专注地读书,被病友们称为“读书哥”。这不正是坚持不懈、越挫越勇的精神吗?3.时至今日,孙中山的精神穿透百年的时光,仍熠熠生辉,那百年前,孙先生在《建国方略》一书中构想的中国建设蓝图实现了吗? 4.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建设的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如今早已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孙中山先生或是我们伟大的祖国说吧,那就请你拿起笔,写一写心里话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