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水循环[教学设计]教材设计了物态变化吸热、放热情况总结图,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教材指出,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转移,用这种渗透的方式,使学生逐步建立起能量的概念。另外,教材从水循环拓展开去,以图文的形式,展示了水是生命之源,水对人类生活、生产所起的作用,水给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的美景,引发学生认识水资源,了解水的珍贵.再通过图例说明,人们不合理地利用水资源,破坏水资源则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全人类的共同需求.[教学目标]1. 了解水循环过程2. 理解水循环过程中的物态变化特点3. 认识水循环对水资源的重要意义4. 通过对水资源的调查研究,使学生认识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合理开发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5.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实验器材]教具:实物投影、电脑学具:学生交流材料[教学重点、难点]1. 理解水循环过程中,水的物态循环、位置变迁、能量转化特征2.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对水资源的调查研究3. 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让学生愿意探索、学会研究途径[课前研究的问题]1. 预习本节基本知识2. 收集整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3. 调查水污染情况和节水现状4. 探究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措施[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说明一、复习导入5ˊ 1.前面我们共同研究物质三种状态间的变化规律,请同学们围绕下图回忆一下物态变化的种类及吸热、放热情况。 2.水是地球上人类和一切生物耐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每天我们都在消耗着大量的水,总有一天我们会用完地球上的水,大家说对吗?要知道它的答案我们就必须研究地球上的“水循环”。 学生围绕图逐一回答六种物态变化极其吸热、放热特点学生猜想:不对(对) 复习相关物理知识,为新的学习提供基础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二、认识水的循环15ˊ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1.课前我们布置了相关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下面一个小组来汇报一下“地球上水资源的存在状态及各种水资源的总量分布”。2.分布于地球上的固态、液态、气态水之间有无联系?有何联系?3.这是一幅“水循环示意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思考“地球上的水是怎样循环的?在循环中水的状态怎样变化?在水循环中物体是吸热还是放热?”教师引导4.根据前面的讨论,请同学们将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情况及吸、放热情况归纳在课本图2—40中相应的位置上。 5.下面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结果,并按照循环途径表述内容 6.水循环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交流学生答:有,它们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 学生思考后结合课件回答水循环过程、循环中的状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学生活动学生完成图表的填写学生上讲台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结果并表述内容学生说明: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促使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传输和调节的作用,从而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上的水以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存在于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体之中;同时认识水的储量由此得出水循环定义教师自制课件“水循环示意图”,并补充总结,突出“循环“特点”,使学生学会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自然界水循环的过程、特点及其环节说明 结合实际讨论回答课前提问三、珍贵的水资源25ˊ 水是地球奉献给人类最宝贵的资源,下面请各小组结合自己的调查研究,围绕以下内容进行交流讨论。 1.水资源与其它自然资源相比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重要作用? 2.讨论世界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和人类利用水资源的状况。3.讨论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和利用水资源的状况。4.当前在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哪些举措合理开发并保护好水资源?5.节约用水、加强水资源保护有哪些现实意义?6.以家庭用水为主题,探讨家庭节水的方法。 小组交流回答 教师点评四、教学小结 3ˊ 下面请一位同学来小结一下本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 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出适当的评价,提出改进意见五、作业 2ˊ 1.设计研究方案,探究察电冰箱中的物态变化 2.分组考察附近水域的污染情况,完成考察报告。[板书]水循环1. 水循环定义:自然界的水连续运动的过程2. 水循环的特点:汽化 液化吸热 放热凝华 升华放热 吸热熔化 液化吸热 放热3. 水循环的意义4.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