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2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作者作品走近作者周定舫(1931—1993),浙江定海人,记者。写作背景新中国成立前夕,在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代表们一致决定修建一座纪念碑来悼念那些死难的英雄们。这座雄伟的建筑于1952年8月正式动工,经过五年的修建,于1958年4月22日建成。作者周定舫在纪念碑落成揭幕前,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纪念碑,写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向全国人民及时介绍了这座表达亿万人民缅怀革命先烈之情的雄伟建筑。归纳总结结构图解主旨点睛这篇说明文抓住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的特征,采用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为主、以纪念碑的方位顺序为辅,兼顾其他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思路清晰地介绍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字里行间渗透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字音字形奠基( diàn ) 挑衅( tiǎo xìn ) 旌旗( jīnɡ )天堑( qiàn ) 瞻仰( zhān ) 逾越( yú )镏金( liú ) 重幔( chónɡ màn ) 庑殿( wǔ )上溯( sù ) 铁锨(xiān) 镶嵌( xiānɡ qiàn )自主学习词语释义1. 瞻仰 :怀着恭敬的心情仰望。2.天堑: 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沟,多指长江,形容它的险要。堑,壕沟。3. 永垂不朽 :指光辉的事业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4. 慷慨激昂 :充满正气,精神振奋,情绪激动、高昂。课内精读1.(考点:标题的作用)文章标题下面有个副标题,标题和副标题各有什么作用?“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毛泽东于1955年6月9日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题词,用它作为标题,不仅浓缩了全文的主旨,更表达了全国人民对人民英雄的崇敬之情。文章标题表明了作者要歌颂的对象,副标题表明文章要具体介绍的建筑物。通过对纪念碑的介绍说明,讴歌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2.(考点:内容理解)碑文中标出的三个时间,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依次是什么?三段碑文分开写的作用是什么?解放战争,五四运动,鸦片战争。表达了对各个历史阶段革命先烈的崇敬和怀念之情。3.(考点:说明顺序)有人认为本文主要采用了空间顺序,也有人认为主要采用了时间顺序。请你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要采取此种说明顺序。作者介绍10幅浮雕时使用了“碑身东面”“碑身后面”“碑身西面”“碑身正面”等方位词,交代了观察的部位,在介绍的顺序上巧妙地把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结合起来。既能让读者对纪念碑的建筑结构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又能使读者对其中最精彩的部分——10幅汉白玉大浮雕的具体内容有了详细的了解。4.(考点:主旨情感)作者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除了介绍外观外,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本文通过对纪念碑的介绍,热情歌颂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他们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的思想感情。巩固提升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奠基(diàn) 上溯(suò) 瞻仰(zhān) 五卅(sà)B.逾越(yú) 重幔(màn) 镶嵌(qiàn) 矗立(chù)C.天堑(qiàn) 旌旗(jīng) 庑殿(wǔ) 挑衅(bàn)D.镏金(liú) 巍峨(wēi) 率领(shuài) 慷慨(ɡǎi)B【解析】A.溯(sù);C.衅(xìn);D.慨(kǎ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浮雕 挺拔 奠基 丰功伟迹B.俊峭 逾越 落成 坚强不屈C.面貌 敬仰 曜眼 慷慨激昂D.巡捕 愤慨 挑衅 永垂不朽D【解析】A.丰功伟绩;B.峻峭;C.耀眼。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______永世长存。在历史的天空中,当年的烽火连天、金戈铁马已经远去,但______是在世的老兵还是血染沙场的每一位英烈,都值得我们永远______。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英雄人物始终是______历史的精神坐标。A.功劳 无论 铭刻 标注B.功勋 即使 铭记 标榜C.功劳 即使 铭刻 标榜D.功勋 无论 铭记 标注D4.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语序不当)B.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教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坚毅勇敢的性格。(“由于”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C.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有无”和“提高”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D.周末的郊游踏青活动,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防止”和“不要”语义重复)A【解析】A.“学习态度”与“提高”搭配不当。5.(2022杭州中考)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信我们一定能不负先辈重托,不辱历史使命,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①我们要树立远大目标,刻苦学习,为报效祖国打好扎实的基础②想今朝,我们应如何珍惜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英雄们的奋斗精神③然后在实践中历练,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挺身而出,攻坚克难④忆往昔,先辈们披荆斩棘,浴血奋斗,换来今天的和平岁月A.①④③② B.④③①② C.④②①③ D.①②④③C综合运用6.【核心素养·语言运用】班级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为营造气氛,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示例:①回望历史,立志报国;②铭记历史,励志报国;③团结奋进,振兴中华;④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答出一点即可)(2)在访问烈士纪念馆时,如果让你采访纪念馆的解说员,你准备如何询问?示例:解说员同志,您好!我们对烈士纪念馆的诞生过程很感兴趣,您对这方面的情况一定很熟悉,请您向我们介绍一下,好吗?阅读迁移【核心素养·文化自信】岁月无声,唯石能言黄克忠①石刻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类型之一。普通人几乎都能回忆起自己印象中见到过的碑林、碑碣、经幢、岩画、摩崖题刻题记、造像等,可谓种类繁多、丰富多彩、价值非凡。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石刻也是非常鲜明的存在,如我们熟悉的西安碑林、武威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西夏碑)、苏州文庙的宋代石刻、泰山石刻、白鹤梁题刻、老君岩造像、花山岩画等,有的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②石刻中的书法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商周至现代,书法在不断变化、革新中一脉相承,但有的书法由于年代久远,很少有真迹存留至今,人们只能从一些碑刻中见到它们的真面目。遗憾的是,与其他石质文物一样,岁月越是悠久,石刻的劣化速度就越容易加快,科技保护的力量一直在同这种劣化赛跑。我看到过龙门石窟奉先寺的唐碑,其字迹正日渐模糊。乐山大佛侧面的天王造像碑,也有字迹在消失。很多的摩崖题刻几年不见,再看到时,也会发现有剥落的痕迹。环境和气候对石刻的影响随处可见。北京居庸关云台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年都按古建筑维修,但十分精致的元代汉白玉雕刻及六体文字,已到了必须进一步保护的地步。③微环境的持续波动是石刻风化的重要原因,也是石刻保护的难点之一。这些年我们在土遗址、石窟寺等大型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可以围绕石刻的材质、类型和环境等,开展更为精细、精准、精密的保护研究。比如,石刻与石窟寺雕像的保护修复技术相似,我们有必要根据不同质地的石刻特性进行专题研究。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世界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和寺庙群,各种精美华丽的石刻熠熠生辉,堪称无价瑰宝,但风雨的侵蚀导致其表面出现了开裂、酥粉等病害现象。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这些年对这里的凝灰岩质石刻进行了专题研究、试验,很好地减缓了这类石刻的风化病害。陕西文保中心对石刻的清洗有专门研究,浙江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对不同石质文物的保护材料也在进行系统的研究。这都是令人欣慰的好消息。④近年来,国家层面启动的石窟寺调查成效显著。与石窟寺相比,石刻分布更广、更分散,北至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区的金代亚沟石刻,南至广东珠海高栏岛岩画,东有江苏连云港的将军崖岩画,西至西藏日喀则大唐天竺使出铭、新疆昭苏的清代平定准噶尔勒铭碑等。但石刻的历史信息毕竟依附存在于浅表层岩体,受风化作用显著,因此石刻文字史料的信息化留存十分迫切。尤其是对已模糊不清的石刻,我们可利用多维数字采集技术,高精度、微痕提取,还原已看不见的文物信息。石刻与大型岩土文物的显著区别之一是数量多、体量小,即使在保护技术、专项保护资金、专业保护人员不足的条件下,也可以探索更多保护研究的方式。⑤岁月无声,唯石能言。古人通过石刻记录历史、传播文化。希望经过我们的努力,形成一套关于石刻调查、保护、利用、展示的系统规划,使之抵抗住岁月的侵蚀,传之永久。(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5月28日,有删改)7.(考点:标题的作用)这是一篇说明文,可标题却很特别。请说说它的特别之处。示例:标题“岁月无声,唯石能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且富有诗意,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西安碑林等我国各地的石刻,真实具体地说明了我国石刻种类繁多、丰富多彩、价值非凡、存在鲜明的特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8.(考点:说明方法)文章第①段中的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9.(考点:文意理解)阅读文章第③④两段,并结合你已有的知识积累,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国珍贵的石刻遗产。示例:①可以采用之前文物保护的经验;②可以围绕石刻的材质、类型和环境等,开展更为精细、精准、精密的保护研究;③可利用多维数字采集技术,高精度、微痕提取,还原已看不见的文物信息;④可以多开展石刻保护宣传活动,帮助人们树立石刻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