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0课《吃饭有讲究》第一课时一、设计依据《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道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教材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突出生活指导意识的强化,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本课的教学,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情况,围绕家庭生活就餐习惯开展,指引学生从小有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意愿。依据这一原则,让学生在一系列创设的情境中明白就餐礼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二、教材分析《吃饭有讲究》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一册教材中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中的第二个主题。“吃饭有讲究”旨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学会健康生活。吃饭,在人的一生中至关重要, 直接关乎儿童的身体健康,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本课的两个话题紧密结合“吃饭” 这一主题,围绕卫生、文明礼让等相关内容, 来诠释“讲究”, 分别突出不同的要点。“干干净净吃饭好”, 开篇明示吃饭讲究的第一要素是讲究卫生,旨在引导学生懂得在吃饭上, 讲究个人卫生是最基本也是首先要做到的。“我在餐桌上”,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了解餐桌上基本的文明礼仪。三、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儿童启蒙期,他们在生活方面尚不能自理很多人没有形成个人的卫生习惯。他们的大部分每天都会洗手,但是并不知道正确的把手洗干净的方法,更没有养成把手洗干净再吃饭的好习惯。在生活中,他们享受来自家庭其他成员的关爱和照顾,这使得他们在餐桌上往往更关注个人的感受,很少去主动礼让或者照顾别人。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懂得饭前要把手洗干净的科学道理,学会正确洗手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表演等明白吃饭时要讲究个人卫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懂得餐桌上的基本礼仪,学会文明礼让。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白吃饭时要讲究个人卫生,学会洗手,能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教学难点:懂得餐桌上的基本礼仪,渗透德育教育,延展到文明礼仪教育。六、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游戏合作七、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视频资料、音乐素材、餐具学生:收集吃饭时的礼仪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中华传统美食》 师:看了这个视频,老师都垂涎欲滴了,你们呢?生回答。 师:吃饭呀,可是一门大学问,大到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小到一个家庭的一顿饭,都是特别有讲究的。那吃饭到底有哪些讲究呢?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十课:吃饭有讲究(出示课题,张贴到黑板上) 【设计意图:以视频导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学习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干干净净吃饭好 师:孩子们,在吃饭之前,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洗手) 师:来,举起你们的小手,让大家看一看,你们的小手干净吗? 师:我看到很多小朋友看着自己的小手都满意的笑了,嗯,看着挺干净的呀!那为什么我们饭前还要洗手呢?谁能说一说? 师:我们通过下面这个视频再来了解一下饭前洗手的重要性吧!(播放《为什么要洗手》视频) 师:看了视频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回答) 师小结:看来呀,在我们看似干净的手上其实还隐藏着很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细菌。为了防止病从口入,所以吃饭前我们一定要把小手洗干净。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常识和科普视频,让学生明白饭前洗手的重要性。】 活动二: 我会把手洗干净——“七步洗手法”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把手洗干净呢?孩子们,正确洗手是有方法的,那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学一学吧!看哪位小朋友听得最认真,学得最仔细。(播放七步洗手法视频) 师:小眼睛看得特别认真。那下面,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视频中的大姐姐都洗了手的哪些部位呢?(生回答)你观察的特别认真,你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吗?(生演示) 师:孩子们,你们学的特别认真。那怎样记住这七步洗手法呢,老师这里有一个好方法分享给大家,七步洗手法我们用七个字来表示。内,外,夹,弓,大,立,腕 师:那每一步到底怎样来做呢?伸出小手,我们一起学起来吧!(师生一起学习“七步洗手法”,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当小老师) 组内练习: 师:孩子们,七步洗手法学会了吗?接下来,我们在小组练习一下吧。竖起小耳朵,先认真听清老师的要求再开始。 多形式展示: 师:你们学的特别认真,哪位同学愿意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全班集体展示) 师评价:看来七步洗手法你都学会了,你们真是爱学习的好孩子!老师为你们点赞! 过渡语:我们不仅要在吃饭前洗手,当我们吃水果、蛋糕,我们吃任何食物之前,都不要忘了洗手!下面这首儿歌也告诉我们这个道理,饭前要洗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多种形式学习“七步洗手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活动三: 我在餐桌上 过渡语:小手洗干净了,我们就要准备吃饭啦!你们知道吗,餐桌上的礼仪可有很多呢! 场景1 餐前礼仪 师:在吃饭前,有哪些礼仪呢?谁能说一说(生回答) 师小结:你们真能干!真是家人的小帮手。在吃饭前,主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果家中有老人,让老人先入座,长者先,幼者后,这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呀。 场景2:用餐时的礼仪 师:现在要开始进餐了,餐桌上又有哪些礼仪呢?谁能来说一说。 师:那如果在吃饭时,我想打喷嚏该怎么办呢?你们能不能帮老师出出主意呢?(生回答)当我们在餐桌上想打喷嚏或咳嗽时,背对餐桌,用纸巾或者肘部衣服遮掩口鼻。 餐后的礼仪: 师:那吃完饭之后,你们都会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呢?(生回答) 总结: 师:刚才你们说的这些,都是吃饭的讲究。说的好不如做的好,现在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吧,你们可以选其中的一个场景来演。(餐前 餐中 餐后) 情境表演(小组展示 生评价) 师小结:孩子们,用餐礼仪可是一门大学问呢, 很早之前,我们的祖先就非常注重用餐礼仪,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个视频再来了解一下用餐礼仪吧!【播放餐桌上的礼仪视频】 师总结:我们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吃饭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吃饭时的文明礼仪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体现。那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我们今天这堂课学到的知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在自己做好的同时,还要告诉身边的人,一起注意吃饭时的卫生和文明礼仪。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餐前、餐中、餐后三个场景,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感受、去学习用餐时的礼仪,最后落脚点到文明礼仪上,升华本堂课的教育效果。】 三、拓展与提升 1.中国的饮食文化 通过播放《中国传统美食》视频,让学生对饮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 2.文明礼仪 在本堂课的最后,从用餐时的礼仪上升到文明礼仪上,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有一个进一步的延伸。九、板书设计吃饭有讲究讲卫生 爱劳动有礼貌 懂礼仪十、教学反思《吃饭有讲究》这一课在教学设计时紧紧围绕教材,把握教学目标,通过观看视频、小组学习、情景剧表演等,让学生明白用餐文明的礼仪有哪些,反复强化“用餐文明”的重要性,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了平时用餐时要讲究的礼仪。这样的设计,既完成了我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本课的重难点,又彰显了部编本《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理念。教育的目的在于明理导行,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更是如此。只有课本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才能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达到教育的目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