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89张PPT)《老子》四章主讲:呆老师来自《老子》的成语上善若水 祸福相倚 大器晚成 虚怀若谷自知之明 大智若愚 宠辱若惊 功成不居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织网捕获),游者可以为纶(制成丝线去钓),飞者可以为矰(zēng用箭去射)。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史记》情境导入有人说:如果中国文化是一种智谋型文化,那么,法家智慧是最严谨的一页,兵家智慧是最冷峻的一页,佛家智慧是最超脱的一页,儒家智慧是最深刻的一页,道家智慧是最聪明的一页。道家的智慧为什么是最聪明的?今天我们就走进《老子》,感受道家的智慧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情境导入学者柳诒征指出:“老子之书,专说对待之理。”(《中国文化史》)本课所选《老子》四章中的“有”和“无”,“知人”和“自知”,“胜人”和“自胜”,就是“对待”关系。通常情况下,人们偏执于这种对待关系的一面,比如“有”“知人”“胜人”等。可《老子》却总是提醒世人重视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其论说有很强的思辨性,对现实人生有一定的启示。阅读时,可以把课文中类似的关系提取出来,看看《老子》重视的是什么,有没有道理。学习提示知人论世,了解老子及其作品,落实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分析本文的“对待”关系,把握其启示意义。学习老子的论说风格,学习“以喻说理”的写法。领悟老子思想的精妙之处。领悟老子的唯物辩证主义和道家文化内涵,思考其现实意义。学习目标知人论世哲之泉源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理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胡子。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字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老子出生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 。后被道教尊为始祖,“太上老君” 。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史载,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闻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过着隐居生活。老子其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历史观上:主张小国寡民,向往结绳记事的原始社会。“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思想在修身方面:老子强调“谦虚”““不争”“柔弱”“知足”等。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老子思想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天道观:“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道”就是自然、道理、规律。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世间一切皆由道生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动的。天地间的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对立面又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向他们各自的对立面转换。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只有去除内心杂念,让心灵变得纯净,才能不被外界的纷繁所搅扰。老子思想辩证思想对立:老子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都是相互依存的,有此才有彼,有是才有非,有善才有恶 。统一:表面看来,正相反对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的,而实际上又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任何事物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老子思想辩证思想转变: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章提出“反者道之动”。这就是说,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所谓“物壮则老,“兵强则灭”。量(质)变:事物的发展、事物向反面的转化,并不是一下子实现的,需要经历一个数量上不断积累的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思想大约周敬王三十五年(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然后,老子就骑着大青牛走了。相传归隐修炼于景室山(后更名为“老君山)”。《道德经》其书《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德真经》《五千言》,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其书不读《道德经》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鲁迅老子的思想集大成 《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尼采《道德经》简评《道德经》是一部兵书。——毛泽东《老子》之书,上可以明道,中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魏源《道德经》简评(gǔ)(shān zhí)(yǒu)(jīn)(zhuì)(qiǎng)(pàn)毂埏 埴户 牖矜赘强 行 者泮累 土几 成 而 败 之(léi)(jī)朗读正音赏析经典第十一章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车轮的中心部位揉和黏土门窗“有”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车轮上的车条车毂的中空处把……当做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车毂当中,有了车毂中空地方(来安装车轴)的“ 无”,才有了车的功用。糅合黏土制作陶器,有了陶器中空地方的“ 无”,才有了陶器的功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房屋门窗四壁中空地方(空间)的“ 无”,才有了房屋的功用。所以“ 有”( 车子、器皿、屋室) 供人方便利用,正是“ 无”让它们发挥了作用。课文翻译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古代车轮:轮、辐、毂、轴轮:最外面部分轴:最里面部分,即轴心毂、套在车轴上的部分辐、连接轮、毂的木条内容图解分析: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三十根辐条聚合在毂上。毂中间是空的圆孔,用来插车轴。正因为车轮有中间的“空”“无”,车轮才可转动,才有了车子载人运货的用处。无中生有,无有大用。分析:埏埴以为器,凿户牖以为室器皿没有之间“空虚”部分,就不能盛东西。房屋没有凿出门窗的“空处”以采光、进出、流通空气等,人就无法居住。分析: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没有“空”和“无”,就不能发挥“有”的作用。事物有用而给人便利,是借助了“无”才发挥了价值和作用。本章是如何论证“有”与“无”的辩证关系的?比喻论证。老子用车轮、器皿、房屋等比喻来进行论证。章旨揭示十一章讲“有”和“无”辩证关系的道理一般人:只看到“实”和“有”及其作用,忽略另一面空”和“无”的作用;只会利用“有”,不知“有的功用是“无”造就而成。老子:把“无”的作用突显出来,论述“有”“无”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学会关注事物的另一面。(福祸相依)有无相生、对立统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笔记】任继愈《竹影集》《老子》这部书从各个方面提醒人们重视“无”的地位和作用。不但认识“无”而且用“无”的原则来指导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以及政治生活。把“无”的原则运用到政治生活:“以无事取天下”(五十七章)“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章)无为而治把老子关于有和无的辩证观点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请你说说围绕学习、读书、交友等具体事件,该怎样正确对待“有”和“无” 呢?经典之用一个人如果不给自己和别人留出空间,那会有什么后果呢?比如学习与休息,我们能把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用来学习吗?如果这样做,人很快就会崩溃。所以,我们白天学习,晚上休息。睡觉休息恰恰是积蓄力量,是为了第二天更好地学习。读书也是如此。如果囫囵吞枣不假思索地读书,把头脑塞得满满的,不给自己留下思考空间和消化吸收的余地,读书的效果如何能好?示例一现在有些人想要的东西太多,太在意有,去占有,去拥有,去享有,而恰恰忘记了无的作用。各种欲念把心都装满了,所以生活会很焦虑,很痛苦。人的一生不能一直都想有,还一定要有无。如果换个角度把心放空,去掉杂念私欲,做什么事情都刻意给自己的心灵留有空间,留有余地,留出无。之后你会发现,原来生活中没有多余的有形物质,人生会变得更轻松美好。示例二人际关系中需要空间。亲情不应该成为捆绑,友情不应该成为枷锁,爱情不应该成为束缚。“庖丁解牛”中:以无厚入有间,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焉。(熟练运用牛的身体规律,发现、运用关节间的空间缝隙。)示例三示例四国画:虚实相生,无画处皆可成妙境书法:密不透风,疏可跑马音乐:此时无声胜有声文学:海明威“冰山”理论唐代李思训《江帆楼阁图》示例五赏析经典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跃,加大步伐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成语:剩余的食物、身上的赘瘤,比喻遭人厌弃的东西踮起脚跟,用脚尖站立不能走远明显、彰显做第二十四章形作动,显明①代词,意思为有的、有的人、有的事等;(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曰)②副词,意思是有时;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③副词,或许、也许。(云霞明灭或可睹)④连词,倘若、假设。(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⑤表示选择的意思,即在几种不同事物中做出选择;(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⑥可作通假字,通“惑”,可译为迷惑。(无或乎王之不智也)⑦“不可或缺”中,它的意思为稍微、一点点。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自我显露的人得不到显露,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功,自我吹嘘的人不能长久。用道的观点来看,( 这些行为)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人不会这样做。课文翻译跨者企者用脚尖直立身体,违背人体自然规律。想要高出于人,想站得高,望得远,结果反而站不稳,甚至摔跤。即越过,阔步而行,不是行走的最自然状态。想要比别人先走一步,想走得快,走得远,结果反而走不远,走不快,也走不久。如何理解: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究其原因就在于超过自己的能力,违背了自己本具的天性所致。凡是急躁冒进,急于功利,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都不会长久,甚至会受到惩罚。探究内涵探究内涵明确:“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是说偏执己见的人反而不能明察,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能明辨是非。因为“自见”“自是”都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他们只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我,只依赖自我,所以就会局限于自己狭隘的小范围和狭隘的主观意识,导致他们不能明白真相,常被假象蒙蔽,使真相得不到彰明。如何理解: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探究内涵明确:“自伐”“自衿”,是自夸自己的功劳,认为自己最能干,好胜好强,好大喜功,一有点成绩就自鸣得意。这样的人,到最后终究为大家所抛弃,连性命都可能被丢掉。如何理解: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纸上谈兵】赵括自幼熟读兵书,与人谈论兵法,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自以为文功武略天下第一,作战时死搬兵书,不肯接纳其他人意见。正是这种骄傲自大,纸上谈兵的做法,令四十万赵军被全歼,自己也饮恨沙场。像赵括这种自以为是,一意孤行的人,下场往往都很惨。保持谦逊,不高看自己,不低估别人,才是自我发展之道。“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例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 岂虚言哉?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时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以经解经春秋战国之交,新兴地主阶级逐渐代替了奴隶主贵族阶级。在这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各诸侯国为了称霸,经常爆发不义之战,争夺土地和人民。老子从历史中看出了兴亡更替的规律,昔日的霸主或是众叛亲离,或是趋于灭亡。所以他认为争强好胜是达不到长久之道的,他更赞成人们采取一种清静无为的态度。这就是老子所说“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一章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运用了 的手法,列举并剖析了 的两种现象及四种人生态度( )及其后果,点明这是有道的人不愿意做的事,更加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比喻论证(反面设喻)企立、跨行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二十四章讲自然的道理做人不要“企立”、“跨行”。自然是顺道而行,不自以为是,强行妄为。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都会导致失败,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政策也同样不会取得相应的成果,老子告诫人们要遵循遵循自然规律,顺“道”而行。 为人应谦恭谨慎,为政应温和柔顺。【笔记】急功近利去追寻道,反而违背了道,回归自然之道又何必去争?章旨揭示现实中,有的老师或家长特别鼓励孩子去自我表现、自我展示,你对这种做法怎么看?请联系实际简要回答。现实启示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在现实生活中,一定程度的自我表现与能力展示固然应该有,但需要有个度。过度的自我表现,一味让孩子刻意不自然地炫耀,不仅得不到称赞,反而会让人觉得幼稚浅薄,缺少内涵。如果为了某种目的而不顾孩子是否愿意、是否有能力,就更令人生厌。所以尊重孩子的愿望不加干涉,顺其自然发展才是最好的选择。何况真正的自我表现、自我展示,需要真才实学。而抛却浮华,修炼真学问,真功夫,才是正道。赏析经典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宾语前置:知道自己;战胜自己。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智慧明智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形作动)第三十三章认识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才算聪明。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算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能富有,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课文翻译探究内涵:如何理解“知人者与自知者”为什么说自知者境界更高?自知者知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是一般之智。知人更知己,了解内心,是心灵之明。为什么自知者境界更高自知者内外皆明。因为能够反省自身,全面了解、把握自己,才能给人生以合理定位,才能合理规划自我,才能明确人生发展的方向。探究内涵:如何理解“胜人者与自胜者”为什么说自胜者境界更高?自胜者胜人者凭借外在力量战胜别人,只是有力量。直面挑战,凭借内在意志战胜自我,克制欲望,摒除杂念;为什么自胜者境界更高因为能把控自己的人,才能达到无所不容、物我两忘的境界,才称得上强者。探究内涵:如何理解“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两句话与上文的联系?强行者有志知足者富如果对已经达到的境界(自知、自胜)感到知足,可称得上富有。心怀大志,方能坚持不懈。精益求精、强劲奋进才称得上有求道的意志。知足者“不失其所”,可以立身长久;但强行者求道不息,身死道存,与道同在,才称得上“寿”,即不朽。三十三章讲个人的修养①知人、胜人固然重要,但自知、自胜更重要。②通过知人与自知,胜人与自胜,知足与强行,不失其所与死而不亡,两两比较辨析,告诉人们:人生唯有自知,自胜,自强,才能实现天地之志,与道长存。【笔记】章旨揭示赏析经典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判”,分离、分散没有出现毫毛的细端,指极为细微维持、保持征兆、苗头介词,从介词,在一筐土第六十四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于未有为之于未乱治之于毫末生于累土起于足下始状语后置句特殊句式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未发生前就早做准备,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处理妥当。合抱的大木,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泥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课文翻译探究内涵如何理解: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安—未兆—脆—微—乱(事物在安定时发现苗头,要及时干预)启迪:防微杜渐,防患未然,未雨绸缪,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应当做好准备,避免大祸患。拓展: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祸患常积于忽微。(欧阳修)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何理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宏大生于细小”——量变引起质变启迪: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要从小事做起,坚持积累,尊重规律,循序渐进。拓展:跬步不休,跛鳖千里;累积不辍,可成丘阜。《淮南子·说林训》探究内涵《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提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有“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位是道家的创始人,一位是儒家的继承人者,这是不是标志着他们两家的学说殊途同归了?有什么不同?拓展探究思辨对比:两者结论不同(思想宗旨)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提出了积极进取的主张。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稍有松懈,常会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结局。要实现远大、宏伟的目标,必须重视细微和小节处。以经解经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处理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实现远大的目标,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做起。天下的大事,必定从细微的做起。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事情都是从小到大,从易到难,从细到具发展而来。圣人在事情刚开始或萌芽之时就把它化解掉了。圣人表面上做小事、细事、易事,最后结果却成就大事、难事。探究内涵中国的哲学是时间的哲学,主张在时间流中去探讨事物的衍生规律,获得处理问题的智慧。比如,中医讲究“治未病”,病要在未得时医治,等显现出来已经晚了一步。主张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主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处理问题,治国理政,要学会“下先手棋”等。《老子》讲“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就是这个意思。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时期,呈现出许多不同以往的新特点、新情况,对于各种问题,要防患于未然,化解于无形。即便形势很好,我们仍要保持清醒头脑,能敏锐发现问题的苗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2014年4月1日)资料拓展第六十四章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行事、做事不珍视(动词)动手去做有控制、把持接近成功常人不想要的弥补、补救不妄加干预所犯下的错误强作妄为的就会坏事,执意把持的就会失去。所以圣人不妄为,因此不会败事,不执意把持,因此不会丧失。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时遭致失败。审慎面对事情的终结,一如开始时那样慎重,就不会失败。所以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看重难得的财物,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以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加以干预。课文翻译过分干预会导致有规律的内部系统紊乱,执着于此会导致彻头彻尾失去它。如何理解: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民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没做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慎始如终是让事物一直保持安的状态。预防大于干预。启迪:虎头蛇尾办不好事情。始终谨慎行事,善始善终,才不会出现失败。拓展:“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如何理解:圣人的追求?(生于乱世的老子的思考)区分物→有欲望→争夺(竞、盗、欺、伪)→天下大乱欲不欲,学不学,不是说以不欲为欲,以不学为学。而是说圣人所欲、所学与常人的所欲、所学相反。欲不欲:圣人不追求人人争夺追求的欲望(竞、盗、欺)学不学:圣人学习天道而不是为了争夺而学习(伪学)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创造条件让万物按照规律运行第六十四章主要讲“治国”首先,指出“持于安,谋于未兆,泮其脆,散其微”四种现象,由此提出治世者要“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方法,要居安思危,处盛防衰。其次,举出事物由小而大、由少到多、由近及远的三个事例,如始。由此提出治世者要循序渐进,慎终如始。第三,强调圣人的做法,按自然规律做事,无为无执,所以无败无失。【笔记】章旨揭示第11章第24章第33章第64章立身处世《老子》四章“有”与“无”相互矛盾,相互依存人不要“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未雨绸缪、善于积累、遵循自然规律、善始善终全文总结1.设喻生动形象,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以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举例说理,以具体事物为喻,概括出抽象的道理。选文第一章以“车、器、室”设喻,形象阐明了对一切事物起决定作用的是“无”的道理。选文第四章以“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设喻,形象阐明了任何事物都要从开头积累,才能成功的道理。艺术特点2.行文凝练畅达,句式灵活多变。《<老子>四章》善于使用排比、对偶等句式,形式新颖变化灵活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排比句的运用,既使论述的事理主次分明,条理清晰,又使文章雄健有力,气势磅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这些对偶句以整齐的句式有机地错落在各章中,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含有深刻的哲理,给人启迪。艺术特点感悟深意:你从选文中读出了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作业)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反相对的因素,而这些对立的因素都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要客观地、全面地认识事物。为人处事不要自我显露、自以为是、自我夸耀、好高骛远、急于求成。要正确的了解别人和认识自我,追求精神富足。凡事都应该有敏锐的预见,未雨绸缪。要想成就大的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慎终如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有为进取无为修心“圣人”“圣人’: 道家最高的理想人物,不同于儒家的圣人是伦范化的道德人;道家的“圣人”则体任自然,拓展内在的生命世界,扬弃一切影响身心自由活动的束缚。道家的“圣人”和儒家的圣人,无论对政治、人生、宇宙的观点均不相同,两者不可混同看待。(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对这三家(儒佛道),我经常比喻: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粮食;佛家是杂货店,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用品俱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南怀瑾:《老子他说》儒道互补体现在何处?儒家偏重社会伦理,思考人与人的关系,强调道德完善和人格提升,注重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侧重人道。道家偏重哲学问题,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摆脱出世入世的束缚,注重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侧重天道。儒道智慧,不可或缺【儒】以天下为己任,锐意进取,建功立业,轰轰烈烈【道】超然通达,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洁身自好成就境界用儒家思想进取,用道家智慧炼心。做勇于担当的堂堂“君子”做内心超然的悠悠“圣人”学以致用课堂积累请你用三个成语说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观点,并联系现实或历史谈谈你的理解或看法。防微杜渐防患未然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未雨绸缪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经典之用(1)《老子》第十一章中指出“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子》第二十四章中指出自夸和自高自大的害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了解、认识别人叫作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之以为利自矜者不长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无之以为用自伐者无功理解性默写(4)《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战胜别人和能克制自己的弱点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老子》第六十四章中以树为喻,指出强大的事物都是从微小开始萌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指出做事情坚持如一,就不会失败的情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理解性默写(5)老子认为,在事情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所以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6)臧克家先生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赞扬了那些不失去人之根本精神从而死而不朽的人,用《老子》的话来说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民之从事 常于几成而败之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理解性默写绘画上讲究“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比如南宋著名画家马远根据柳宗元的著名五绝诗《江雪》所绘的《寒江独钓图》,请你用“有”与“无”的对待关系分析此画。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经典之用经典之用明确: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在船只上独坐垂钓的渔翁,他身体略向前倾,全神贯注。钓者坐在船的一端,船尾微微上翘。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更突现出一个“独”字,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余地。高远目标完成于点滴积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