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3.10家人的爱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年级下册3.10家人的爱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资源简介

第10课《家人的爱》第一课时
一、设计依据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的第2条“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编写的,课标指出,儿童应该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本课依据教科书内容和设计目标:让学生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感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和依据一年级学生的生活基础、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同时应用体验式感悟式的教学方法来设计这节课。
二、教材分析
《家人的爱》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中的第二个活动主题,本课的内容是第一节课内容的延续,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感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教材从“家人的爱藏在哪里”这一话题开始,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细节里发现家人的爱,同时试着去理解家人的“严爱”。现在父母长辈无私地、无微不至地关心着自己的子女,而孩子却不能感受到家长的爱,或许会认为父母疼爱自己是应该的,是天经地义的。所以,通过本课的教学,挖掘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使学生深刻体会家人的所作所为是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对自己疼是爱,严也是爱。体会家长的良苦用心。并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激和爱。
三、学情分析
从一年级学生的生活基础、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他们从小在父母及长辈的精心照顾,甚至是宠爱中长大。觉得享受家人的爱是理所应当,他们很少能注意到家人为家庭付出的辛劳。他们由于年龄和心智特点,很少能从生活细节中去感受父母家人的爱,只要求家人关心自己而自己却从没想过如何关心家人。除了疼爱,爱还有多种形式,家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爱,有时甚至会因为父母家人的“拒绝”而认为父母家人不爱自己,当父母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陪伴自己时能够给予理解,当父母给予家庭其他成员以关爱时能够给予体谅,都需要通过本课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渗透。
四、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理解父母长辈为了自己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体会他们对自己寄予的希望和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感受家人的爱,感受到家人对整个家庭的爱。
能力目标: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孝敬父母长辈。
知识目标:懂得理解父母,让学生理解家长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父母的爱。
五、教学重难点
懂得理解父母,让学生理解家长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父母的爱。
六、教学方法
谈话、情境创设、讨论交流、体验感悟、思考辨析
七、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和家长交流从小到大家长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家长为自己准备的物品;在一起时的相片;书包
八、教学过程(简要描述、 环节清晰)
一、导入新课 向老师介绍一下你自己。说名字,谁起的?说名字的意义,你的名字里包含了家长对你的希望,对你的祝福,包含了家长对你的爱。 再问:你家里都有谁啊?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我等卡通头像。贴在黑板上。手绘板书,小房子。 这就是我们的家。 师:人们常说,家让人感觉温暖,家是爱的港湾,那么你知道家人的爱都在哪里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寻找家人的爱。板书课题《家人的爱》 【设计意图】通过说说自己的名字,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从名字中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爱,同时通过交流家中都有谁,引导学生初步建立家的概念。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回忆岛,寻找爱 师:让我们一起乘上爱的小船,扬起爱的风帆,开始寻爱之旅。课件。 首先我们来到了回忆岛。 课前老师让大家带来了最能体现家人爱的东西,都带来了吗?下面的时间让我们听着好听的音乐,打开自己的回忆,寻找家人的爱。 师:谁想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回忆呢? 学生拿着相片或者物品介绍。 评价:家人的爱在物品中。家人的爱在陪伴中。 教师补充引导:老师也忍不住分享一下自己的回忆,在老师小的时候,每年冬天都会把手冻伤,看到我冻得红通通的手,妈妈很心疼,她每天晚上都烧好热水,帮我热敷,看到妈妈为我治疗,我的心里非常感动,这一幕永远记在了我的心里,我觉得家人对我的爱就藏在对我的关心里。 在你的记忆中,家人为你做过哪些事情呢? 其他,生病照顾,下雨打伞等,家人的爱在关心呵护中。 逐步完成板书。总结:为了我们茁壮成长,家人把爱存进了一件件为我们准备的物品中,为了我们快乐的生活,家人把爱藏进了对我们的陪伴中,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家人把爱放进了对我们的关心和呵护中。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家人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准备的物品、在一起的相片等,寻找出家人的爱在为自己准备的物品中,在关心、呵护、陪伴中。本环节通过回想过去的经验,感受到家人的爱,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学习中。 活动二:体验岛,感受爱 当你不会走路的时候,当你生病哭闹的时候,爸爸妈妈需要每天抱着你,你们觉得爸爸妈妈辛不辛苦?生辛苦,想不想体验一下? 想 好,下面我们就来体验一下爸爸妈妈的辛苦。请大家轻轻地拿出书包,把书包当作还不会走路的你,大家向图中的妈妈一样,左手托着宝宝,右手抱着宝宝。体验2分钟,音乐结束,体验完成。(课件,播放音乐。) 师:现在书包就是你的小宝宝了,请大家像妈妈一样左手托着书包,右手抱着书包,小心抱好,不要让宝宝受伤。当你还不会走路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需要每天辛辛苦苦地抱着你,一天下来常常是腰也酸了,胳膊也痛了,因为你的哭闹他们却不能不会放下你,不仅如此,尽管自己腰酸背痛,还得给你做饭、洗衣服,还要陪伴你、照顾你。你成长中的每一点每一滴都包含着家人的辛苦付出。 看到大家很累的样子,我想请几位爸爸妈妈来说说自己的感受。师指名,生:很辛苦。 适时评价(你感受到了家人的辛苦)。大家抱2分钟都觉得累,爸爸妈妈每天都得抱着你,那得多么辛苦呀。 师:家人的爱就藏在我们生活的一点一滴的事情中,家人的爱就藏在辛苦的付出中。板书。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情景模拟,带领孩子们体验妈妈抱宝宝的辛苦。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的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到家人的艰辛,体会到家人的爱。 活动三:故事岛,辨析爱 但是呀,有一只小兔子却觉得他的家人不爱他,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来看大屏幕。课件出示绘本。 问:小兔子的妈妈对小兔子非常严厉,有时候还批评他,你觉得小兔子的妈妈爱他吗?为什么? 生:爱,因为……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出严厉、批评都是爱。板书。 师:你有没有遇到过和小兔子一样的事情?说一说吧? 学生说:师评价,以前你是怎么想的?现在呢?你感受到了家人的爱。 老师觉得家人的这些爱很重要,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家人的放手才会让我们学会承担责任,学会自理自强,只有家人的批评才会让我们改掉缺点,养成好习惯,这种爱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要更加好好珍惜。 但是,在生活中,总有同学认为,这些爱都是很平常的,都是家人理所应当的。是这样吗?请同学们大胆想象一下! 如果,在你早上起来的时候,没有人为你准备好干净的衣服,没有人为你做好香喷喷的饭菜,你会怎么样呢?拿掉物品。 如果你生病的时候没有爸爸妈妈陪在你的身边,你又会感到怎么样呢?拿掉关心呵护陪伴 如果从小到大没有人抱着你、教你走路、叫你说话你又会怎样呢?拿掉辛苦付出 如果在你犯错误之后没有人批评你,让你改掉错误,那又会怎样呢?拿掉严厉、批评。 如果家里没有了爱,看到现在的家,你有什么感受? 生说,空荡荡的,一点也不温暖 对呀,孩子们,在生活中家人的爱不仅藏在物品里、关心呵护陪伴里,藏在辛苦付出的每一件事情中,还藏在严厉和批评里。正是这些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认为理所应当的东西,恰恰才是我们最应该珍惜的东西——家人的爱。指着板书说。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孩子们读绘本,思考和辨析,知道关心呵护陪伴是爱,严厉、批评也是爱。同时通过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思考一下如果没有了家人的爱会怎样?给孩子设置一个情感冲突,让孩子们感受到正是这些习以为常的,认为理所应当的家人的爱,才是最值得我们珍惜的。 活动四:心情岛,理解爱 有位爸爸觉得自己对不起他的家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录音播放爸爸录音。 亲爱的宝贝,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不能陪你,你和妈妈爷爷奶奶很长时间见不到我,有时你对妈妈说,爸爸是不是不爱我们!听了这些,我的心里很难受,为了工作,我不能像其他小朋友的爸爸一样每天陪在你身边,也不能和其他小朋友的爸爸一样陪你一起学习,一起游戏。更不能帮妈妈一起做家务,帮爷爷奶奶一起做饭,想到这里我觉得对不起我们的家,没有好好给家人爱。 爸爸的话听完了,爸爸说:他没有好好给家人爱,你觉得是这样吗? 生说。 有时候爸爸妈妈工作忙,可能很少关心你,但是爸爸妈妈辛苦的工作是对家人的爱,因为爸爸的辛勤工作,家人才有了更好的生活,爸爸的爱是为了整个家。 其实,我们家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在对整个家默默付出着爱,爸爸的辛勤工作是对家人的爱,妈妈忙着做家务是对家人的爱,爷爷奶奶做的香喷喷的饭菜是对家人的爱,他们为家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他们对家人的爱,只有一家人都付出爱,才能共同托举起幸福温暖的家。板书总结,画手托举。 还记得老师的妈妈为老师治疗冻伤的手的故事吗?老师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老师的妈妈并不是我亲生的妈妈,可是她同样爱我,我一直觉得很幸福,在我的心里她就是我亲生的妈妈。每个人的家庭可能不太一样,但在这个家庭里,总有家人给我们爱。 【设计意图】通过爸爸的愧疚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家人为家庭的付出,是对家人爱的表现。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家庭,也没有完美的父母,引导学生理解家人的辛苦,在体验、领悟了家人的爱。 三、拓展与提升 活动五:感恩岛,升华爱 孩子们,一路走来,我们在回忆岛上寻找到了家人关心呵护的爱,在体验岛上感受了家人的辛苦付出的爱,在故事岛上知道了严厉批评也是爱,家人的爱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你们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更深沉、更伟大的爱,请看这个真实的故事。 播放视频《来自天堂的短信》,教师介绍。 师:孩子们,是谁保住了这个孩子的生命?妈妈 是啊,是孩子的妈妈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全部的爱再一次给了这个孩子新的生命,这样的母爱是多么伟大啊! 【设计意图】通过选用汶川地震的《来自天堂的短信》这一感人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进而书写感恩之信,将感恩教育落到了实处。 四、根植与延伸 当你遇到危险时,家人会不顾一切的保护你,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家人伟大的爱。配乐,写感恩卡。 请生读,爱要大声说出来,课后把你今天的感受告诉你的家人吧! 【设计意图】引导孩子们课后把今天的感受说给家人听,把德育教育延伸到了课堂之外。
九、板书设计
家人的爱
十、教学反思
《家人的爱》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中的第二个活动主题。本课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家庭中的点滴事例,感受到家人深厚的爱。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细节里发现家人的爱,同时试着去理解家人的“严爱”。懂得对自己疼是爱,严也是爱。体会家长的良苦用心。并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激和爱。
课前从介绍自己的名字导入新课。每个人的名字都包含着长辈对自己的殷切期望,都把美好的祝福寄托在名字中,名字中就包含着家人的爱。整节课我设计寻爱之旅这一活动主线,通过和孩子们一起踏上寻爱的旅途,逐步找到家人的爱。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开发、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小兔子绘本的使用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在课上通过绘本的解读,让孩子们以绘本为范例打开他们紧闭的心灵大门,让孩子们懂得懂得对自己疼是爱,严也是爱。
在课上我还利用音乐创造氛围,在体验环节《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伴奏一下子把孩子们带入到了妈妈的爱中。在感受家人的陪伴这一环节中我又使用了《让爱住我家》的音乐,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充满爱的环境。在最后导行环节中我又插入了儿歌《感谢》,引导孩子们并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激和爱。
生活性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个显著特征,陶行知先生在谈到品德教育与生活教育时曾说过: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学内容始终紧紧贴近学生的生活,围绕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与家人的共同生活、密切接触中,感知、体验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对自己的关爱。本次教学设计课前向学生家长搜集了很多照片和小物件,内容包括学生成长照片、表达家人对孩子的爱的照片,家长给孩子买的礼物等等。这些照片呈现在课堂上,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贴近他们的生活,也特别有说服力,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活动性的课程。活动对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课我设计了体验活动“真情体验”体验妈妈抱孩子两分钟的辛苦。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真正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和家人的所作所为是对自己无私的爱。
最后,板书设计是课堂的一个亮点。通过手绘小房子,让学生知道了家庭的组成并感受到家的温暖,通过课上寻爱之旅的活动,逐渐在小房子内完成“爱”字的板书,通过设置情感冲突的情境,一步步把爱拿掉,引导孩子们思考,然后再一步步把爱完善,真正触动孩子的心灵。最后通过手绘双手托举,直观的为学生呈现出,一家人都付出爱,才能共同托举起幸福温暖的家。
本课的不足之处是有些孩子不善于表达,心中有着满满的感受,但是表达不出来,在问题的引导与启发上还需要继续努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