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2阿基米德原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说出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理解公式中各个量的意义,以及公式中各个量所用的单位。能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得到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经历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过程,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学习科学探究的有关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2.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和尊重实验事实的客观态度。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结合,并将实验现象及归纳结论进行总结,直观、严谨的让学生真正理解原理的推导过程。【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推导。【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观察法、练习法。【实验器材】鸡蛋、食盐、小石块、弹簧测力计、烧杯(两个)和水,铁架台,盐水。数显拉力计、溢水槽、玻璃砖(带挂钩)、数显重力测试仪、水槽和水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课引导同学们去主动思考浮力知识。教师提问:你觉得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提出问题,自然引入新课教学。二、授课过程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假设请同学们交流讨论结合所学浮力知识及生活经验,大胆的提出猜想、请各组派代表阐述猜想的依据。学生可能做出以下猜想;液体的密度、物体浸没液体中的深度、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等。2.展示器材、学生分组、 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把鸡蛋放入清水中鸡蛋沉底,逐步加盐让鸡蛋处于悬浮,通过受力分析证明浮力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用弹簧测力计悬挂同一物体浸入水中,V排不同,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同,说明浮力和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将物体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证明浮力和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3.得出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的密度有关。跟物体浸没在液体的深度无关。实验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和排开液体体积和液体的密度之间是什么定量关系呢?1.设计实验方案 为了便于学生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我将做如下引导:要找浮力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之间的关系,从密度和体积的字母表示启发学生思考,得到ρV=m。再从力和质量的单位出发,做出大胆猜想:浮力可能与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2.展示实验器材不锈钢台面及支架一套;工程推拉力计一个;定滑轮组一个;手摇式升降装置一套;玻璃砖一块;溢水槽一个;重力测试试仪一台。3.演示实验:陈述实验过程。4.设计表格记录数据实验序号 玻璃砖块重力/N 浸入水中时拉力计示数/N 浮力/N 排开液体重力/N12345.改变玻璃砖浸入水中的体积,多次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6.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并介绍阿基米德的相关知识。7.推导公式。三、课堂练习利用多媒体展示适量练习题,巩固阿基米德原理及其推导式。四、课堂小结找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起到课堂小结作用,并完整展示课堂小结。一、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1)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2)液体的密度二、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三、数学表达式:F浮= G排= m排g= ρ液 gV排五、作业布置作业布置,巩固新知。【板书设计】一、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1)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2)液体的密度二、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三、数学表达式:F浮= G排= m排g=ρ液 gV排【课后反思】本节课,我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自主的去解决问题。本节课所有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本节课全部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要方法,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课堂主要组成。在探究活动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适时的引导。让学生在感觉简单的同时又上一个新台阶,发现问题的同时又能及时的解决问题,互帮互助,感受合作的重要性。从用词的准确性(例如:浸入、浸没、体积、排开液体的体积)充分感悟科学的严谨性。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