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1伟大的改革开放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1伟大的改革开放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资源简介

3.1《伟大的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课型 新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对象 高一上学期学生
教材 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课的第一框题。教材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从第二课开始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
与发展,本课承接前一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继而讲述“只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为后一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到自
然过渡作用。因此,本课在全书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框题“伟大的改革开放”的学习,引领学生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知识上要掌握改革开放的背景、历史进程以及重大意义等和识点,情感上要坚定认同改革开放这一正确确道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落实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育,行动上要自觉践行、主动参与。
学情 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思维较活跃,善于思考,学习积极性高,探索欲强。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改革开放方面相关的知识,并且通过前一段时问对本课程的学习,其
对人类发展的进程和趋势有了一定的把握,并深刻理解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但是,他们对于耳熟能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概念可能缺乏更加深入的理性认识,相关理论知识具有碎片化,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因此,本节课将充分运用音乐、视频、图片等手段,增强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情感体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学习改革开放的进程,明确中国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帮助学生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科学精神: 理解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弘扬科学精神。 3、公共参与: 学生通过了解改革开放的进程,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教学 重难点 重点:1、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历程和取得是主要成就。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深刻变革。 2、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难点:1、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增强学生的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让学生看到改革开放是伟大之处,并从心底愿意为改革开放增砖加瓦。 3、改革开放的意义。
新课 导入 播放视频:改革开放成就 思考:为什么中国能取得这么大成就? 学生回答: 教师过渡:中国短短几十年就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回看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路,我们已经明白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那么是什么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呢?是什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我们要通过第三课的学习来探索。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从“伟大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两个方面来认识。 首先我们来认识伟大的改革开放。
新课 讲授 改革开放的进程 1、改革开放的开启 1978年3月10日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邓小平说:“什么叫社会主义 它比资本主义好在哪里 每个人平均六百几十斤粮食,好多人饭都不够吃,28年只搞了2300万吨钢,这能叫社会主义优越性吗?” 1978年9月,在东北三省视察期间,说“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20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 ” 这一连串的“问号”,实际上也是发出了重新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强有力的信号。 ——摘自曹普《邓小平沉重“问号”启动改革》 (1)开启标志: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内容 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②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 (3)意义 ①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②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改革开放的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78年——1992年 (2)逐步深化阶段:1992年——2013年 (3)全面深化阶段:2013年——至今 拓展:改革开放的实质 实质: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质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水平,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而不是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改变。 开放——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简要回顾 改革开放的意义 播放视频:《改革开放四十年》小组讨论思考并概括我国改革开放的意义 1、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1)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2)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3)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提示:党的十五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目标: 第一个百年:到建党100年时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个百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材料: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 ——2017年12月31日,习近平发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改革永无止境,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扩展:对比几次伟大飞跃 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 课堂总结:习近平指出:“中国让你们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二又大度地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正是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 我们做为中学生应该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扎实自身的知识文化,同时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