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汽化和液化01 汽化和液化1.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2.物态变化:物质从一个状态转变为另一个状态就是物态变化3.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称为汽化4.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称为液化水水蒸气(液态)(气态)汽化液化02 汽化请同学们思考下列三个问题:1.往地上泼一滩水,几个小时后,地上还有水吗?水又去哪里了呢?2.感冒去医院挂水时,护士涂完消毒酒精后,酒精会残留在手上吗?手背会有什么感觉呢?3.给一杯水持续不断的加热,最终水会怎样?没有水,水蒸发了没有残留,会感觉很清凉水会沸腾,最终煮干汽化分为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03 蒸发如右图实验 把醮有酒精的棉花裹住温度计,待酒精蒸发后比较甲和乙两温度计的示数。联系实际 潮湿的路面放晴后变干特点 蒸发吸热,具有制冷作用缓和、仅在表面发生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03 蒸发“火州”里的坎儿井吐鲁番坎儿井是新疆特有的文化景观,是根据本地自然条件、水文地质特点创造出来的一种结构巧妙的特殊的地下水利工程设施,是在第四纪地层中自流引取地下水进行灌溉的水利工程设施吐鲁番坎儿井用暗渠和竖井把地下水引出地面,既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蒸发,又使地下水得到充分利用,是维吾尔族人和谐利用自然资源的典范吐鲁番地势低洼,夏日经常气温在摄氏度以上,蒸发强烈,而坎儿井水全在暗洞里流淌,避免阳光照射,蒸发损失也就减少03 蒸发观看视频总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④液体本身的属性⑤空气中的湿度03 蒸发蒸发的应用 晒谷子,运用的哪些方法加快蒸发速度?在太阳底下晒干:升高了液体的温度将谷子铺平:增大液体表面积晒在通风处:增大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03 蒸发蒸发的应用 湿毛巾降温是运用了蒸发的什么特点?湿毛巾降温:蒸发吸热的特点03 蒸发蒸发的应用 为什么游泳后觉得冷?游泳结束上岸后,身上的水蒸发吸热,会觉得冷随堂练习1.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丰富,体验感强,深受同学们喜爱.下列实践活动中,主要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的是( )A.给果树剪掉多余的枝叶B.为移栽的瓜苗盖上地膜C.给山坡上的小树苗浇水D.将潮湿的稻谷摊开晾晒D随堂练习2.(多选)在物理探究活动中,某同学在手上涂抹酒精,过了一会儿,酒精消失,手感到凉凉的.根据以上证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A.酒精发生了蒸发现象B.酒精蒸发需要吸热C.酒精温度越高,蒸发越快D.酒精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AB随堂练习3.很多宾馆的卫生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请说出它能很快把手烘干的两个理由。热风干手器吹出的空气温度高,提高了水分的温度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吹出的风使手表面空气流动快,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所以它能很快把手烘干。04 沸腾水沸腾实验实验目的 探究水沸腾的特点实验器材 温度计 、酒精灯 、烧瓶(杯) 、铁架台 、石棉网、秒表实验步骤 1、向烧杯中注入适量水,用酒精灯加热。2、描述实验中声音和气泡的情况。3、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一分钟记录温度计的示数。4、拿走酒精灯停止加热,观察水的沸腾情况。04 沸腾水沸腾实验观看实验视频 总结实验现象04 沸腾水沸腾实验实验现象 总结实验现象1、水中气泡在沸腾前___________,沸腾时___________。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摄氏度,说明水沸腾后温度保持_______。2、水中声音在沸腾前___________,沸腾时___________。3、水沸腾后拿走酒精灯,停止加热,水___________,说明水沸腾时要__________热。实验时水到达_____℃,才开始沸腾,所以水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会沸腾。上升、变小上升、变大上升100不变大小停止沸腾持续吸100持续吸热达到一定温度04 沸腾沸点定义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影响因素 液体的种类、大气压①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为100℃②气压越大,沸点越高04 沸腾沸点应用 ① 为什么高原上的鸡蛋煮不熟?② 高压锅炖排骨为什么更烂更快?因为高原上空气稀薄,气压低,沸点低,水沸腾的温度不足以将鸡蛋煮熟。因为高压锅里气压高,沸点高,水沸腾的温度比常压下更高,所以排骨更烂更容易煮熟。05 蒸发与沸腾的区别蒸发 沸腾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不同点 发生部位 只在液体表面 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剧烈程度 缓慢、平和 剧烈发生条件 任何温度都能发生 达到沸点、持续吸热随堂练习4.在清晨,人们经常看到湖面上大雾逐渐散去,这是( )A.升华现象B.凝华现象C.汽化现象D.熔化现象C随堂练习5.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A随堂练习6.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A中装有一些水,B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用酒精灯给容器中的水加热,在容器内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A、B杯中的水均不沸腾B.A杯中的水沸腾、B杯中的水不沸腾C.A杯中的水不沸腾、B杯中的水沸腾D.A、B杯中的水均沸腾A随堂练习7.如图,乙容器内盛有水,甲容器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水沸腾了。则甲容器内盛的液体是( )A.液态氨 B.酒精C.水 D.煤油D06 液化液化 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特点 放热方法 降温、压缩体积热水烧开时壶口的白气是什么?生活中有哪些液化现象?冰棍冒白气,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滴生活中有哪些液化现象?冰可乐会“冒汗”,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滴生活中有哪些液化现象?清晨的露珠、山间的云雾随堂练习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压缩体积才可以使气体液化B.开水壶口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把装有酒精的瓶盖拧紧是为了加快酒精蒸发D.电冰箱工作时,制冷物质在冷冻室要液化,在冷凝器要汽化B随堂练习9.如图所示,这是很多家庭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罐装液化石油气,使石油气液化贮存在钢罐里的方法是( )A.降低温度B.提高温度C.压缩体积D.增大体积C随堂练习10.对图所示四幅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a图中冰棍“冒”的“白气”是向上飘的B.b图中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重新沸腾C.c图中非接触红外温度计的示数是36.8 CD.d中液化石油气是利用了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后储存在钢瓶中的A课堂小结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2 汽化和液化 教学设计课题 汽化和液化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教学目 标 物理观念:了解汽化和液化是什么;了解蒸发和沸腾的区别,了解沸腾的条件,了解汽化的特点;了解液化的特点。科学探究:会进行实验装置的组装,了解酒精灯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结论的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通过“坎儿井”激发民族自豪感。重点 汽化的特点,水沸腾实验难点 水沸腾实验现象及结论,水沸腾的条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在学生手背和黑板上涂些酒精,观察酒精数量的变化,并注意手背的感觉提问:酒精哪里去了?手背有什么感觉?联系实际提问:往地上泼一滩水,几个小时后,地上还有水吗?水又去哪里了呢?感冒去医院挂水时,护士涂完消毒酒精后,酒精会残留在手上吗?手背会有什么感觉呢?给一杯水持续不断的加热,最终水会怎样?(引导学生回答出蒸发、沸腾的字眼)讲述并导入:我们上节课学到物质通常有固、液、气三种状态,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物态变化,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下面开始学习汽化。 思考:联系生活中的现象,尝试自己描述、总结现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蒸发教师演示实验:把醮有酒精的棉花裹住温度计,比较没有蘸酒精的温度计和蘸酒精的温度计的示数变化问:我们可以看到什么现象,是什么原因?(学生尝试回答生活中的例子)总结:蒸发会吸热,有制冷作用,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阅读材料“坎儿井”,体会“坎儿井”的原理观看视频:影响蒸发快慢的实验(学生尝试总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总结: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 ④液体本身的属性;⑤空气中的湿度通过生活中的应用,提问学生,在这些应用中利用了蒸发的哪些特点。2、 沸腾水沸腾实验,通过实验学生总结实验现象看一看:水中气泡在沸腾前___________,沸腾时___________。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摄氏度,说明水沸腾后温度保持_______。听一听:水中声音在沸腾前___________,沸腾时___________。做一做:水沸腾后拿走酒精灯,停止加热,水___________,说明水沸腾时要__________热。实验时水到达_____℃,才开始沸腾,所以水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会沸腾。水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补充说明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在表中查看沸点表可知,不同物质的沸点是_______。其中水银的沸点是_______,酒精的沸点是_______。故测量沸水应用_______温度计。在表中液态氮和液态的氧的沸点_______,由此可用于分离和提纯气体。想一想:①沸腾是在液体的______和______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②联想蒸发说说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3、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汽化的逆过程。问: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属液化现象?(出现白气现象)教师提示并总结答:露、烧开水冒白气、戴眼镜的人吃饭、冰箱中取出的杯壁出汗、室内窗玻璃上的水珠、剥开冰棍纸后冒白气等。问:液化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呢?向玻璃上直接呵气,加热后再重做这个实验。(加热后液化不再进行)问:请比较呵出的气与玻璃温度的高低,并分析液化时需要什么条件?答:要遇低温物体才可实现。问:液化除了降低温度外还有没有方法实现呢?用注射器压缩乙醚气体。(出现液化现象)。问:先前的向瓶内充气。瓶内的玩具小人变模糊,出现了雾。也是相同原因,这里是什么原因使其液化?答:压缩、加压。 总结液化发生的条件:加压或者降温 1、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理解对生活中的蒸发的应用学生观察:1、观察水沸腾实验现象;2、尝试总结水沸腾的特点1、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思考液化的条件 培养学生从实验中描述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的能力,同时更好理解蒸发吸热的特点从“坎儿井”的材料里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课堂练习 见配套学案,配套课件PPT课堂小结 见配套PPT最后一页思维导图板书 汽化和液化一、汽化:1、 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这一过程要吸热。2、 分类: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1)蒸发①定义: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较缓和的汽化现象。②特点:在任意温度下都可发生。③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④作用:蒸发会吸热,具有致冷作用。(2)沸腾①定义: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②特点: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③沸腾前后的现象:沸腾前:气泡由大变小,声音响度大。 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声音响度变小。④沸腾条件:液体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两条件缺一不可)二、液化:1、 定义: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这一过程要放热。2、 液化的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2 汽化和液化-课件.pptx 2.2汽化和液化-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