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其南北两侧自然景观、地理景观和生产生活习惯的差异。2.通过读图,指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3.通过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界线的分析,知道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他们的地理差异。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及划分标准2.教学难点:知道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合作探究法、对比分析法、概括归纳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在假期里,大家有没有出去旅游或者随家长到外地探亲?你所去的地方与家乡有什么不同?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不同?(多媒体打出中国地图,作为学生谈论不同区域的背景)大家所说的外地与家乡的不同,归根到底是因为外地与家乡是两个不同的地方。中国地域广大,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这学期我们将在上学期学习完中国地理总论的基础上,专门研究中国的区域地理,以加深对我们国家的了解。新课讲授1.地理差异显著学生活动:看课本,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说说我国气温、降水、地势有何差异。结合插图可以看出,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由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学生讨论交流,整理学习的成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学生活动:比较两幅插图可以看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村落的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等方面,有哪些明显的差异?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北不同的景观,比较陈述,并且分析原因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环境差异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气候 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以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温 1月平均气温 低于0℃ 高于0℃温度带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亚热带、热带降水 年降水量 小于800毫米、大于400毫米 大于800毫米干湿地区 以半湿润区为主 以湿润区为主流量 较小 较大汛期 短 长结冰期 有(气温低于0℃结冰) 无含沙量 大 小植被 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地形 平原、高原 平原、盆地、丘陵、高原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人文现象差异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农业生产 耕地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主要农作物 小麦、玉米、大豆等 水稻、油菜等主要水果 苹果、葡萄、梨等 柑橘、香蕉、菠萝等交通运输 以陆路运输为主,汽车石人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 水运仍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传统民居 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便于雨水下泻)主食 面食 米饭运动项目 滑雪、溜冰等 游泳、赛龙舟等传统文化 梆子腔等,唱腔高亢 越剧、黄梅戏,唱腔委婉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①北方冬季寒冷干燥,树木落叶归根;北方降水相对较少,集中在夏季,年际变化大。②南方冬季温和少雨,植被四季常青;南方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③共同的影响因素:a.气温:南方气温高,1月平均气温高于0℃;北方气温低,1月平均气温低于0℃。b.降水:南方降丰沛,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北方降水较少,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大于400毫米。2.四大地理区域问题:(1)各小组根据课文和已学知识举例说说我国的不同地理区域。要求说明划分这些类型区域的主要依据。(2)以学校所在的城市为例,分别从地形、农业等方面让学生来划分该市的地理区域。学生交流,教师总结请看“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面问题:(1)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2)由名称,你能了解四大区域哪个方面的特点?(地理位置)(3)本图由哪几种地图综合而成?(地形图、一级行政区划图、河流与湖泊分布图)(4)这说明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涉及哪些方面?(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的特点)(三)巩固提高完成课本上的“活动”题,了解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认识各区域最主要的自然特征,回答下列问题。(1)界线A是哪两大地域的分界线?该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季风) 主要位于季风区的区域是?它们与非季风区的差异主要是什么?(降水)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干旱,因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基本不受夏季风的影响)(2)界线B是哪两大地域的分界线?该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气温和降水,即气候)该界线与什么山脉、河流分布大体一致?(秦岭、淮河)南、北方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北方地区为温带半湿润气候,南方地区为亚热带湿润气候,)(3)界线C是哪两大地域的分界线?该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地形和地势)青藏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位置和范围,正是由于不同地理区域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而同一地区域存在着较大差异性,而同一地理区域内相似点较多,我们才有必要对祖国进行区域划分,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因地制宜合理安排人类的生产、生活。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