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2 以礼待人 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2 以礼待人 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4.2 以礼待人
【教材分析】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在集体中成长”。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本课内容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中第四课的第二框题。学生在理解第三课内容《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前提下,了解了调节人们行为最主要的社会规则有道德和法律,于是在第四课讲道德,第五课讲法律,对学生来说是非常自然、水到渠成的。本框是对前面第一框《尊重他人》的承接,也为后面第三框《诚实守信》的学习作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在学习了《尊重他人》的基础上,进而了解什么是礼、文明有礼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这样的安排,对学生深入了解社会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通过以往接受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礼仪素养的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但是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八年级学生对文明礼仪对于自己的重要性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对社会与国家的作用认识高度还不够。大部分同学在待人接物时能做到文明有礼,但有些同学由于良好习惯和规则意识未养成,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做不到文明礼貌,甚至由于正处青春叛逆期,可能出现为了突出自己的个性而故意违反文明礼仪的行为。所以,学习本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礼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文明礼仪对个人、社会、国家的重要性,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践行文明礼仪。
【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懂得礼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作用,弘扬文明有礼的中华传统美德。
(2)道德修养: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践行以文明礼貌等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做社会的好公民。
(3)法治观念: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展示自己的优雅礼仪,是融入现代社会,做一个文明人的基本要求。
(4)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的文明有礼意识
(5)责任意识: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并能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以礼待人。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怎样做到文明有礼
【教法学法】
1.教师教法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构建以生活为基础,学科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注重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提倡新型的民主化师生关系,老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利用案例分析,结合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对知识的掌握。
活动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或分组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并培养自学、思维的能力。
2.学生学法
观察学习法:观察身边人的言行举止,进行直观感受,归纳总结出相关知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探究学习法:创设情境,学生自主独立思考问题,表达与交流,获取知识,发展情感与态度。
合作学习法:小组成员相互支持、配合、沟通,积极承担共同学习任务,呈现出最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幸福成都 美在文明 1.视频《幸福成都,美在文明》 问:你喜欢成都吗?为什么? 2.出示材料: 截至2021年,成都已经连任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今年,是成都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关键一年,这意味着成都的文明建设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 教师带领学生转变角度和身份,成为文明城市的文明体验员,一起探讨身边的文明礼仪。 学生观看视频《幸福成都,美在文明》,感受成都的人文之美,回答问题,认识课程背景,代入情景和角色。 从成都的人文之美—文明出发,让同学们初步感受成都的文明气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节课以幸福成都的文明体验为背景,让学生在观察中知礼,在探究中明礼,在引领中行礼。
体验一 文明观察员 1.我来观察 呈现材料: 国庆假期,家住成都的小明一家接待了几位远方客人。客人一来,小明就站起来主动向他们热情问好,邀请他们到沙发上休息。客人落座后,小明给他们端上了茶水,在旁边端坐着与他们聊天。就餐时,小明虽然有些饿,但还是耐心等待长辈们先动筷…… 观察分析: 小明的哪些行为体现了文明有礼? 从小明的言行举止归纳出 “礼”的主要表现? 小明的行为体现了他在待人方面的哪些品质? 总结:知礼—礼及礼的主要表现 ——内涵:体现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品质。 表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1.浏览案例,结合材料内容和教材知识,感受文明有礼的表现,结合的具体的言行举止思考总结礼的内涵和主要表现。 突破对礼的传统理解,利用学生的成长经历,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感受对客人的礼貌,通过层层提问,让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了解礼的内涵和主要表现。
体验二 文明探究员 1.我来评析 出示材料: 地铁上,突然一个急刹车,使乙某的重心前移,一下子踩到了甲某的脚,接下来的情景是: 甲:你眼瞎啦,没看我的脚在这吗? 乙: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你没事吧? 甲:一句对不起就想完事啦?我也让你尝尝被踩的滋味!(说着狠狠地踩了乙某一脚) 乙:啊!真没见过你这样的。 甲:那今天小爷我就让你见识见识。 语音未落,甲某站起来一拳打在了乙某脸上,还误伤了旁边一位外国游客。顿时,周围乘客在旁边窃窃私语,愤愤不平,对甲某露出了不屑的眼神。 思考评析: (1)你愿意和甲某这样的人做朋友吗?为什么? (2)如果大家都像甲某一样,这个社会会怎样? (3)你认为这名外国的游客又会怎样评价甲某? 总结:明礼—为什么要文明有礼 ——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形象。 1.情景扮演(解说员,甲、乙、外国乘客、周围乘客2名) 通过对情景深入思考,运用逆向思维理解文明有礼对个人、社会、国家的重要性。 让学生在直观的情景中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无礼和有礼,在学生的评价与分析中追问与挖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感知无礼的危害,进而明确文明有礼对个人、社会、国家的影响。
体验三 文明引领员 1.我来评选 出示材料: 龙泉七中70条礼仪常规(节选) 1.碰到老师、家长、领导,主动让行问好。 2.使用文明语言,不讲脏话、骂人。 3.规范佩戴校牌、团徽、队徽、红领巾。 4.听讲时挺胸抬头,端正坐好,两肘放在课桌上,右手放在左手上面,两脚平放在地面,距离与肩同宽。 5.爱护教室清洁卫生,不吃零食,不乱丢垃圾 6.上下楼时,不搭肩挽臂、推拉跑跳、高声喧哗。 对照评选: 你觉得班上哪些同学做得好?评出你心中的礼仪之星。 展现图片:身边的榜样 2.我来提议 小组合作:为创建文明家庭,打造最美班级,争创文明典范城市,尽显礼仪之邦风范。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结合礼的主要表现,共同制定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的文明有礼倡议书。 例:在家里,语言……仪表……举止……,举例说明。 讨论要求:1.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2.小组分工合作,1号组织、4号记录、2号代表小组发言、3号补充。3.讨论时间3分钟。 总结:行礼—怎样做到文明有礼 ——(1)要态度谦和、语言文明; (2)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1.对照学校部分礼仪常规要求和同学的实际行为表现,评选身边的礼仪之星,寻找身边的文明引领员和学习榜样。 2.分小组分角度思考讨论:如何为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的文明示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组长带领组员讨论,记录员做好记录,代表发言,成员补充,时间3分钟。 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让同学们从班级上寻找文明引领员。同时出示一些榜样,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 让学生分工合作,相互配合交流,进行思想碰撞,在小组探究活动中感受和体验自己在不同集体中应承担的责任,为集体的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明确做到文明有礼的要求。
小结 文明成都 我来守护 1.知礼-明礼-行礼 What:礼及礼的主要表现 Why: 为什么要文明有礼 How: 怎样做到文明有礼 2.文明成都,我来守护 在成都,文明由我们无限定义!目前,成都正在申请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请同学们签写文明礼仪承诺书,守护成都和谐友善、文明有礼的道德氛围,为文明城市荣誉护航。 发放《文明礼仪承诺书》 寄语:只要我们每个成都人付诸行动,践行文明有礼,成都,就会真的成为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1.梳理总结知识 2.签署文明礼仪承诺书,感受自己2000万分之一的力量对城市文明氛围的尊重。 通过鱼骨图的形式呈现本节课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也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清晰的结构。 学生许下承诺的同时感受自身行为的巨大力量,进一步理解成都的美,美在城市中每个人的文明有礼。
随堂练习 课后拓展 1.随堂练习 2.课后拓展 A层(1、2号):搜集社会生活中讲文明、懂礼貌的事例,画手抄报。 B层(3、4号):搜集传统文化中关于“礼”的成语、故事或名人名言。 思考作答 课后实践完成 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内化进行考察。 将思政课学习延伸到生活中。
教学效果 预测 1.学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步步实现每个教学环节目标,最终达到整体预期。 2.教学环节组织可能因为学生的表现没有按照预估时间完成,需要灵活变通。 3.学生的表现可能受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所限不尽如人意,需调动其积极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