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2022-2023学年人文地理(上册)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8米,死海的海拔约—41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
A.8433米 B.9263米 C.12848米 D.2212米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之差,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8米,死海的海拔约-41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约为8848-(-415)= 9263米,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相对高度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之差。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相对高度的起点是不固定的。
2.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题。
图中②处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陡崖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图中②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地形部位是山谷,发育河流;山脊是等高线凸向低处的部位,鞍部是分布在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陡崖是等高线重叠的部位。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3.下列地图中,最直接反映地面起伏的是( )
A.等高线地形图 B.分层设色地形图
C.经纬网地图 D.小比例尺地图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在等高线标有海拔数值,这种等高线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用来判读某点的海拔高度,坡度的陡缓,故A错误;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浅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桌上不同的颜色(海洋则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故B正确;
经纬网地图可以判读某点所在的大致位置,故C错误;
小比例尺地图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能反映出某个地区的大致情况,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地形图主要有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等类型,分别利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地表的各种地形,反映地面的高低起伏状况。等高线地形图是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它能够直观的告诉我们地势起伏状况。
4.下面等高线示意图中,表示山脊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A图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是山谷,A不符合题意;
B图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是山脊,B正确;
C图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表示中间低四周高,应是盆地,C不符合题意;
D图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表示中间高四周低,应是山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5.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坡度比b处缓 B.a、b两地相对高度400米
C.b处海拔高于a处 D.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
【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处容易形成河流;读图可知,该处有河流,说明该处为山谷,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河流从高处流向低处,说明b地海拔高于a地,故C正确;
图中a处等高线较b处密集,故a处坡度比b处陡,故A错误;
图中的等高距不能确定,无法判断a、b两地的相对高度,故B错误;
根据指向标判断,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河流发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线凸向高处,水往低处流,由此可以推断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河流发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一般来说,地势的高低决定了河流的流向,反过来,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势的高低状况。
6.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缓
B.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陡
C.等高线闭合中心一定是山峰
D.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脊
【答案】D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A错误。
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B错误。
等高线闭合中心有可能是山峰,也有可能是盆地,C错误。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脊,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7.下面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 )
A.山谷、山脊、山顶、盆地 B.山脊、山谷、山顶、盆地
C.山谷、山脊、盆地、山顶 D.山脊、山谷、盆地、山顶
【答案】D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①处等高线从高值向低值凸,为山脊,②为等高线从低值向高值凸,为山谷;③处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小,四周大,为盆地;④处为闭合曲线,数值中间大,四周小,为山顶。
故答案为:D。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8.小刚要选择一条最平缓的路线上山(参考图),应走( )
A.B→A B.C→A C.E→A D.D→A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读图可知,各条路线中,B-A路线等高线最稀疏,坡度最平缓,根据题意,故选A。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二、解答题
9.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 、C 、D 、F 。
(2)居民区甲位于乙的 方向。
(3)甲、乙两居民区的实地距离为2km,图上距离为2.5cm,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数字式)。
(4)山峰B的海拔可能是 米。
【答案】(1)鞍部;山脊;陡崖;山谷
(2)西北
(3)1: 80000
(4)700--800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方向;比例尺
【解析】【分析】(1)依据位置,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为:A是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C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D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F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2)图中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可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可以看出,居民区甲位于乙的西北方向。
(3)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若甲、乙两居民区的实地距离为2km,图上距离为2.5cm,则该图的比例尺为1:80000。
(4)图示等高距为100米,可判定,山峰B的海拔位于700-800米之间。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10.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
(2)①、②、③、④四地中,适合开展攀岩活动的是 地;乙河流下游区域界内有利形成村庄的原因是 (写出一点)。
(3)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图中是依据 定方向;A地在B地 方向。
(4)给你一把尺子,依据图中信息我们能否得出甲村到A地的实地距离 (能、不能);原因 。
【答案】(1)山峰;山脊;山谷;陡崖
(2)④;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写一点即可)
(3)500;指向标;东南
(4)不能;地图缺少比例尺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方向;比例尺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数字①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②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③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④处为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2)①、②、③、④四地中,④处为陡崖,陡崖处坡度陡,地形险峻,适合开展攀岩活动;乙河流下游区域界内有利于形成村庄的原因是地势平坦开阔、又位于河流交汇处,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
(3)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A地海拔高度为200米,B地海拔高度为700米,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约为700米-200米=500米;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有三种方法,图中可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可以看出,A点是位于B点的东南方向。
(4)给一把尺子也不能得出甲村到A地的实际距离,因为图中缺少了比例尺,不可能计算出实际距离。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2022-2023学年人文地理(上册)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8米,死海的海拔约—41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
A.8433米 B.9263米 C.12848米 D.2212米
2.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题。
图中②处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陡崖
3.下列地图中,最直接反映地面起伏的是( )
A.等高线地形图 B.分层设色地形图
C.经纬网地图 D.小比例尺地图
4.下面等高线示意图中,表示山脊的是( )
A. B.
C. D.
5.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坡度比b处缓 B.a、b两地相对高度400米
C.b处海拔高于a处 D.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
6.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缓
B.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陡
C.等高线闭合中心一定是山峰
D.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脊
7.下面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 )
A.山谷、山脊、山顶、盆地 B.山脊、山谷、山顶、盆地
C.山谷、山脊、盆地、山顶 D.山脊、山谷、盆地、山顶
8.小刚要选择一条最平缓的路线上山(参考图),应走( )
A.B→A B.C→A C.E→A D.D→A
二、解答题
9.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 、C 、D 、F 。
(2)居民区甲位于乙的 方向。
(3)甲、乙两居民区的实地距离为2km,图上距离为2.5cm,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数字式)。
(4)山峰B的海拔可能是 米。
10.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
(2)①、②、③、④四地中,适合开展攀岩活动的是 地;乙河流下游区域界内有利形成村庄的原因是 (写出一点)。
(3)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图中是依据 定方向;A地在B地 方向。
(4)给你一把尺子,依据图中信息我们能否得出甲村到A地的实地距离 (能、不能);原因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之差,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8米,死海的海拔约-41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约为8848-(-415)= 9263米,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相对高度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之差。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相对高度的起点是不固定的。
2.【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图中②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地形部位是山谷,发育河流;山脊是等高线凸向低处的部位,鞍部是分布在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陡崖是等高线重叠的部位。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3.【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在等高线标有海拔数值,这种等高线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用来判读某点的海拔高度,坡度的陡缓,故A错误;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浅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桌上不同的颜色(海洋则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故B正确;
经纬网地图可以判读某点所在的大致位置,故C错误;
小比例尺地图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能反映出某个地区的大致情况,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地形图主要有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等类型,分别利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地表的各种地形,反映地面的高低起伏状况。等高线地形图是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它能够直观的告诉我们地势起伏状况。
4.【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A图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是山谷,A不符合题意;
B图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是山脊,B正确;
C图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表示中间低四周高,应是盆地,C不符合题意;
D图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表示中间高四周低,应是山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5.【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处容易形成河流;读图可知,该处有河流,说明该处为山谷,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河流从高处流向低处,说明b地海拔高于a地,故C正确;
图中a处等高线较b处密集,故a处坡度比b处陡,故A错误;
图中的等高距不能确定,无法判断a、b两地的相对高度,故B错误;
根据指向标判断,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河流发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线凸向高处,水往低处流,由此可以推断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河流发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一般来说,地势的高低决定了河流的流向,反过来,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势的高低状况。
6.【答案】D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A错误。
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B错误。
等高线闭合中心有可能是山峰,也有可能是盆地,C错误。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脊,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7.【答案】D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①处等高线从高值向低值凸,为山脊,②为等高线从低值向高值凸,为山谷;③处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小,四周大,为盆地;④处为闭合曲线,数值中间大,四周小,为山顶。
故答案为:D。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8.【答案】A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读图可知,各条路线中,B-A路线等高线最稀疏,坡度最平缓,根据题意,故选A。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9.【答案】(1)鞍部;山脊;陡崖;山谷
(2)西北
(3)1: 80000
(4)700--800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方向;比例尺
【解析】【分析】(1)依据位置,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为:A是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C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D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F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2)图中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可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可以看出,居民区甲位于乙的西北方向。
(3)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若甲、乙两居民区的实地距离为2km,图上距离为2.5cm,则该图的比例尺为1:80000。
(4)图示等高距为100米,可判定,山峰B的海拔位于700-800米之间。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10.【答案】(1)山峰;山脊;山谷;陡崖
(2)④;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写一点即可)
(3)500;指向标;东南
(4)不能;地图缺少比例尺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方向;比例尺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数字①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②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③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④处为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2)①、②、③、④四地中,④处为陡崖,陡崖处坡度陡,地形险峻,适合开展攀岩活动;乙河流下游区域界内有利于形成村庄的原因是地势平坦开阔、又位于河流交汇处,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
(3)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A地海拔高度为200米,B地海拔高度为700米,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约为700米-200米=500米;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有三种方法,图中可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可以看出,A点是位于B点的东南方向。
(4)给一把尺子也不能得出甲村到A地的实际距离,因为图中缺少了比例尺,不可能计算出实际距离。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