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价值与价值观 复习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价值与价值观 复习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师 班级 教学日期
课题名称 6.1价值与价值观 课型 复习课
课程标准 本课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1年版2022年修订印制)》必修四《哲学与文化》了解价值与价值观,理解价值与价值观的含义;阐明价值观的重要性,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教材分析 《价值与价值观》是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六课的第一课时,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文包括三目,第一目是人的价值,包括价值与人的价值;第二目是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包括价值观的含义及导向作用;第三目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脑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特点及要求。本章节内容相对较简单,教学过程中选取典型并贴近生活实际的时政素材,引导学生辩证分析现象,并明确其本质。 《哲学与文化》不能将哲学教学与文化熏陶分割开来。教学要联系学生实际,兼顾家国情怀与理论学习,将哲学与文化相结合,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有一定的政治素养,处于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在本课的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对新的事物充满好奇且具有一定辨别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 经过两个学期的政治课程培养以及学生生活经历的增长,已经具备深入思考的能力以及对周围事物的洞察能力,但是对于如何正确认识人和人类社会,缺乏科学合理地方法。因此,教师以活动为载体,学生在活动中紧紧围绕议题开展活动,结合中国发展的具体情景材料和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生成、理解学科知识,提高学科素养。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认同人的价值在于贡献,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科学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公共参与 明确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实现美好人生
教学重点 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基本内容、重要性以及如何践行。
教学策略 知识整合、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本
板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一、梳理框架 带领学生回顾知识点,梳理出知识逻辑,绘制思维导图。 绘制思维导图 学生自主思维,对本框知识有个整体认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立足实践的人生态度。
二、逐个击破 三、背诵识记 四、习题练习 对每个知识进行讲解回顾,对学生有疑惑的知识再次讲解,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 设置背诵时长,进行课堂提问,过关知识。 设置有针对性的、新颖的练习题,指导学生练习。 学生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回忆知识,确保对该框知识全部理解弄懂。 1.价值的含义及本质: (1)价值的含义: 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价值的本质: 价值是一种意义关系。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2、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3.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主要看他的贡献(包括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即社会价值 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原理总结1:人的价值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原理内容】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1、价值观的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注意: A、对于同一事物,人们的价值观往往有差异。 B、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同时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对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C、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②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原理总结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原理内容】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方法论】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是什么: 基本内容(遵循)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为什么: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地位)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重要性) 3. 如何做 (1)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3)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民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4、青年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要勤奋,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 (2)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 (3)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 (4)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易错易混 :关于价值与价值观的认识误区 【误区1】价值观决定人的行为选择。 辨析: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不能起决定作用,价值观影响人的行为选择。 【误区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辨析:不同性质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才会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起促进作用。 【误区3】人的真正价值是自我满足。 辨析: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疑难区分:区分价值、人的价值和价值观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涵盖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属于客观范畴。 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只涵盖人生领域的价值。 价值观是人对事物价值的主观反映,属于主观范畴,侧重方向导向。价值观不同,每个人作出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也会不同。 1.学生背诵,相互提问 2.谈谈对哲学的看法。 1.限时练习,核对答案 2.订正错题后分组讨论,形成集体意见,派代表讲解错题 3.整理错题集,形成错题题库。 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价值和价值观 巩固本框所学知识,做到知识升华,通过对价值和价值观的概括总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习题练习,掌握重点、难点,理清易错点,为后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