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九课 中国与国际组织识别主要的区域性国际组织,评价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1.描述与分类:明确我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弄清各新兴国际组织的类别。2.解释与论证:理解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理解各新兴国际组织的特点及其运行机制。3.预测与选择:我国有原则地参与联合国的活动;对中国在各新兴国际组织中的作用及其关系的发展趋势进行客观评估。4.辨析与评价:理解并运用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分析实际问题;正确评价中国与各新兴国际组织的关系。专题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1)从命题内容上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贡献属于考查的重点(2)从考査形式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都有考查,意义类、措施类和开放性试题是考查的重点(3)命题常常结合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行为,考查我国对世界的贡献必备知识一 中国与联合国一、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1.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中国是旧金山制宪会议发起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2.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经历了复杂曲折的过程(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权利的恢复:经过长期斗争,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著名的第2758号决议。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从政治上、法律上和组织上彻底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2)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联合国舞台: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联合国舞台上,与联合国的关系步入正轨,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二、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1.地位:中国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事关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享有否决权,是联合国中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2.作用(1)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各项工作,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2)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3)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4)中国是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中国主张改革应有利于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更好地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维护会员国的共同利益;应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权和发言权,切实维护其利益。必备知识二 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一、二十国集团1.产生背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深感有必要对全球经济进行监管和治理,然而,西方国家主导的旧的国际机制已难以胜任此任务,二十国集团因此成为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2.讨论的热点问题二十国集团主要讨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3.中国与二十国集团中国是二十国集团的创始国,也是二十国集团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二十国集团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二、金砖国家1.产生背景金砖国家的诞生和发展,是世界经济变迁和国际格局演变的产物。2.金砖精神金砖五国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入,深化了团结互信,增进了五国人民福祉,拉紧了利益和情感纽带,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并重回增长之路作出了突出贡献。3.中国与金砖国家中国一直努力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形成和不断发展,顺应历史大势,把握发展机遇,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建设性作用。4.作用金砖国家不是封闭的俱乐部。金砖国家已成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三、上海合作组织1.产生背景(1)“上海五国”会晤机制建立: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建立“上海五国”会晤机制。(2)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01年,乌兹别克斯坦加入,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布上海合作组织成立。(3)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2.“上海精神”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上合组织开创了自冷战结束以来区域合作的新模式,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3.合作领域上合组织自成立之初就将打击“三股势力”(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维护地区安全稳定视为重要的合作领域。提醒上合组织合作领域不是只涉及政治,还包括经贸、科技、文化、能源、交通、旅游、环保及其他领域的合作。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1.产生背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中国倡议成立的多边金融合作机构。2016年1月正式运营,总部设在北京。2.亚投行的投资方向、运作原则和目标(1)投资方向:亚投行致力于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为能源、电力、交通、通信、农业基建、供水、环卫、城建和物流等工程项目提供资金支持。(2)运作原则和目标:亚投行的运作原则是公开、透明、独立、问责,目标是精简、廉洁、绿色。3.作用亚投行在现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下运行,同其他全球和区域多边开发银行的关系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1.(2023·浙江·高考真题)从1990年4月到2022年6月底,中国军队参加了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近5万人次,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最多的。除了完成维和任务,中国维和军人还积极参与派驻国的医疗卫生、人道救援、环境保护等工作。中国维和军人用实际行动( )①彰显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②承担全球和平与发展的更多责任③促使多起地区冲突走向政治解决 ④支持联合国在全球开展各项工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②:中国维和军人除了完成维和任务,还积极参与派驻国的医疗卫生、人道救援、环境保护等工作。用实际行动承担全球和平与发展的更多责任,彰显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①②符合题意。③:材料不体现中国维和军人用实际行动促使多起地区冲突走向政治解决,③与题意不符。 ④:中国支持联合国按照宪章精神开展的各项工作,而不是无原则地支持联合国在全球开展各项工作,④错误。故本题选A。2.(2022·辽宁·高考真题)2022年1月,“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第三期正式启动。中国将向粮农组织捐赠5000万美元,围绕减贫、粮食安全等领域,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表明中国( )①同国际社会一道推进全球发展事业 ②为应对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中国方案③与联合国主要机构合作完善粮农治理 ④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④:中国将向粮农组织实施捐赠并围绕减贫、粮食安全等领域,加快落实联合国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议程。这表明中国同国际社会一道推进全球发展事业 ;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①④正确。②:材料强调中国以实际行动推进全球发展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而不是贡献中国方案,②不选。③:联合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其下有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六大主要机构,还有许多个专门机构。粮农组织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③表述有误。故本题选B。【点睛】3.(2022·山东·统考高考真题)2021年9月22日,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德班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20周年高级别会议上,中国重申将继续与各国一道,为彻底消除种族主义、建设人人平等的世界不懈努力。在中国和非洲国家共同倡议下,尼日利亚代表78个国家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言,呼吁加快落实《德班宣言和行动纲领》。由此可见( )①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解决各国人权瘤疾的关键②中国是联合国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重要合作伙伴③中国支持非洲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建设性的作用④中非守望相助,携手倡导和维护全人类共同价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详解】③④:在中国和非洲国家共同倡议下,尼日利亚代表78个国家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言,呼吁加快落实《德班宣言和行动纲领》,为彻底消除种族主义、建设人人平等的世界不懈努力。这表明中国支持非洲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中非守望相助,携手倡导和维护全人类共同价值,③④正确切题;①:联合国并不是解决各国人权瘤疾的关键,①不选;②:中国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行动,②不选。故本题选D。【点睛】4.(2017·全国·高考真题)中国同有关国家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中国东盟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对话机制,共同建设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积极支持“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加强能力和机制建设,参与东盟主导的安全对话合作机制。中国的上述行动表明( )①中国积极推动形成适应本地区特点和需要的安全架构②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开展睦邻友好合作③双边合作是中国推进地区安全机制建设的主要方式④中国已逐步成为协调亚太地区各国间安全事务的中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②:中国的行动表明中国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中国与周边国家开展睦邻友好合作,表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故①②符合题意。③:中国在国际关系上既采用双边合作,也坚持多边主义,视国家利益与国际事务的复杂程度而定,故③说法错误。④:夸大了中国在协调亚太地区各国间安全事务中的作用,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2023·浙江湖州·校考模拟)2023年1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建设和平问题公开辩论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会上强调四点意见,即建设和平工作要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好能力建设、促进包容团结。这四点意见( )①表明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提升②表明中国为维护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积极贡献中国智慧③表明联合国安理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④表明中国积极配合联合国工作,维护联合国主权与威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详解】①:材料只是在强调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辩论会上提出四点意见,不体现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提升,①排除。④:联合国是国际组织,不能说维护联合国的主权,④排除。②③:中国提出要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好能力建设、促进包容团结,这体现了中国为维护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积极贡献中国智慧,表明联合国安理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②③正确。故本题选C。2.(2023·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2023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就非洲反恐局势举行高级别会议。非盟轮值主席阿苏马尼呼吁加强联合国与非盟合作,让反恐更有效率。中方代表呼吁国际社会共同采取务实行动支持非洲,帮助非洲国家解决恐怖威胁。这表明( )①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发展最突出问题 ②联合国是全球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③非盟引领发展中国家走向联合自强 ④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详解】①: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①排除。②:联合国安理会就非洲反恐局势举行高级别会议,表明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国际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②正确。③:非盟成立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引领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共谋发展的一面旗帜,而不是引领发展中国家走向联合自强 ,③排除。④:中方代表呼吁国际社会共同采取务实行动支持非洲,帮助非洲国家解决恐怖威胁,表明中国坚持多边主义,努力维护现有多边条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④正确。故本题选C。3.(2023·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2023年3月29日,在第52届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中国代表巴西、南非等近80个国家作共同发言,呼吁加强国际合作,不加歧视地促进和保护所有人权,为国际人权事业发展不断注入正能量。以上材料说明( )A.国际人权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B.世界各国共同致力于国际人权事业发展C.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推进国际人权事业发展D.中国积极支持联合国在安全领域的核心作用【答案】C【详解】A: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在国际人权事业中发挥的作用,根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国际人权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的结论,A排除。B:材料表述的是中国代表巴西、南非等近80个国家作共同发言,推动人权事业发展,而不是世界各国,选项说法过于绝对,B不符合题意。C:中国代表巴西、南非等近80个国家作共同发言,呼吁加强国际合作,不加歧视地促进和保护所有人权,为国际人权事业发展不断注入正能量,说明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推进国际人权事业发展,是负责任的大国,C正确。D: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在国际人权事业中发挥的作用,未涉及中国积极支持联合国在安全领域的核心作用,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4.(2023·辽宁沈阳·校考三模)2023年3月24日,联合国召开了近50年来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涉水专题会议。会议通过了《水行动议程》,包含700多项来自各方旨在保护水资源的相关承诺。中国派出了高级别代表率团与会,积极履行“水与可持续发展”互动对话会共同主席国职责,与各方共同寻找变革性措施。由此可见( )①《水行动议程》对与会各国具有法律约束力②国际社会要认识到水资源是“全球共同利益”③中国在国际涉水事务中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④中国是联合国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重要合作伙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详解】①:联合国属于国际组织,其通过的决议对主权国家没有法律约束力,因此《水行动议程》对与会各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①错误。②:水危机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国际社会要认识到水资源是“全球共同利益”,②正确。③:中国积极履行“水与可持续发展”互动对话会共同主席国职责,与各方共同寻找变革性措施,发挥了建设性作用,③正确。④:中国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行动,并不是支持所有行动,④错误。故本题选C。5.(2023·湖北黄冈·黄冈中学校考二模)美国《沃尔夫条款》以安全为由禁止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研究项目。与美国不同,中国空间站向联合国所有成员国开放,是联合国“全球共享太空”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多个国家及联合国外空司、欧洲航天局等航天机构和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实施了形式多样的合作项目。这表明( )①中国是联合国一切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②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促进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③中国坚持平等互利、包容发展,倡导和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④国际关系由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决定,零和思维不符合时代潮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详解】①:中国支持联合国按照《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精神所开展的一切行动,并非无原则支持联合国一切行动,①错误。②:联合国提出“全球共享太空”的倡议,联合国外空司促进各国外太空合作,这表明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②正确。③:中国空间站向联合国所有成员国开放,中国与多个国家及联合国外空司、欧洲航天局等航天机构和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实施了形式多样的合作项目,这表明中国坚持平等互利、包容发展,倡导和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③正确。④: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④错误。故本题选C。6.(2023·山东泰安·模拟预测)自1990年4月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遣5名军事观察员以来,中国军队先后参加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5万多人次。目前,中国已成为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和会费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维和出兵国。由此可见( )①联合国在保障全球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②中国坚定不移践行《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③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④中国信守承诺,坚持不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原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详解】①④:材料主要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材料未涉及联合国在保障全球安全的作用,也未涉及中国坚持不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原则,①④不符合题意。②③:中国军队先后参加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成为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和会费国、出兵国维和的第一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表明中国坚定不移践行《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也说明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②③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7.(2023·湖南怀化·统考三模)2022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共迎时代挑战共建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要实现世界和平,《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必须遵守,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必须重视。中方愿同联合国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材料表明( )①中国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的坚定支持者②中国坚持多边主义,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工作③中国积极推动合作,通过主场外交彰显中国魅力④二十国集团代表性强,是全球治理新的推动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②:材料着重体现的是中国在二十国集团中发挥的作用及立场,表明了中国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工作,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的坚定支持者,①②符合题意。③:主场外交是在本国的国境之内举行双边或多边的外交活动。材料中未体现主场外交,③不选。④:材料重点是体现中国的作为,未体现二十国集团是全球治理改革新的推动力量。④不选。故本题选A。8.(2023·山东滨州·统考二模)尽管遭到自诩“人权卫士”的美国的反对,但在中国等国家的积极支持下,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1届会议表决通过了非洲国家集体提交的“从言辞到现实:关于采取具体行动反对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仇外心理和相关不容忍现象的全球呼吁”决议。这充分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的精神,彰显了国际公平正义。由此可见( )①联合国宪章宗旨得到普遍认同、力推人权问题解决②中国是联合国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重要合作伙伴③中国支持非洲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建设性的作用④联合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中坚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详解】①:在中国等国家的积极支持下,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1届会议表决通过了非洲国家集体提交的相关决议,这充分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的精神,彰显了国际公平正义。由此可见联合国宪章宗旨得到普遍认同、力推人权问题的解决,中国支持非洲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建设性的作用,①正确。②:中国是联合国的坚定支持者,视联合国为重要合作伙伴。但“中国是联合国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重要合作伙伴”的说法不妥,中国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行动,②排除。③:在中国等国家的积极支持下,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1届会议表决通过了非洲国家集体提交的相关决议,这表明中国支持非洲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建设性的作用,③正确。④: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中坚力量,④排除。故本题选B。9.(2023·山东日照·统考模拟预测)同学们开展以“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为议题的探究活动,搜集到以下资料。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切实反映国际格局的变化,特别是要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要推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领域、新兴领域、周边区域合作等方面的新机制新规则,加强国际社会应对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等全球性挑战的能力。下列与此议题相符合的观点是( )①增强包容性,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与规则制定权②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组织是践行多边主义的主要平台,也是全球治理的主体③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推动完善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治理机制④国际经济金融、新兴领域等既是合作新空间,也必将是“零和”博弈的竞技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③: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要推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领域、新兴领域、周边区域合作等方面的新机制新规则,故①③符合题意。②: 联合国是践行多边主义的核心机制,也是全球治理的主要平台,但并不是所有的国际组织都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故②错误。④:题干体现的是坚持合作共赢理念,不涉及“零和”博弈的理念,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0.(2023·吉林通化·梅河口市第五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国际组织促进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有关国际组织说法正确的是( )①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组织②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③20国集团成员覆盖面广,代表性强主要讨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④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之初,就将打击三股势力,维护世界安全稳定视为重要的合作领域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A【详解】①: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组织,①正确。②:上海合作组织是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②错误。③:20国集团成员覆盖面广,代表性强主要讨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③正确。④: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之初,就将打击三股势力,维护地区安全稳定视为重要的合作领域,④错误。故本题选A。11.(2023·海南·模拟预测)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发表讲话时指出,以意识形态划线,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只会割裂世界,阻碍全球发展和人类进步,各国应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平共处,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不应该以邻为壑,构筑“小院高墙”,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上述讲话旨在( )①推动普惠发展,维护国际组织的权威②践行真正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③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更加包容的全球发展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开辟双边合作新境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详解】①:结合习近平主席讲话的内容来看,维护国际组织的权威不是讲话的目的,①排除。②③:“以意识形态划线,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只会割裂世界,阻碍全球发展和人类进步”、“各国应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平共处,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不应该以邻为壑,构筑‘小院高墙’,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这说明国际社会要践行真正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更加包容的全球发展,②③正确。④: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属于多边外交,④排除。故本题选C。12.(2023·浙江温州·乐清市知临中学校考二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于2022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峰会主题为“共同复苏、强劲复苏”,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巴厘岛峰会宣言》。期间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面对当前的挑战,我们要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上述材料表明,二十国集团( )①实践多边主义,推动多极化深入发展 ②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③主要讨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 ④具有自主开展活动、独立运作的组织性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B【详解】①: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材料没有体现二十国集团推动多极化深入发展,①排除。②③: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面对当前的挑战,我们要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这表明二十国集团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主要讨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②③正确。④:材料没有体现二十国集团具有自主开展活动、独立运作的组织性,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3.(2023·云南·校联考模拟预测)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上指出:“构建更加全面、紧密、务实、包容的高质量伙伴关系,开启金砖合作新征程。”金砖国家领导人在厦门会晤期间,就建立广泛的发展伙伴关系,深化南南合作和加强全球发展合作,进行了广泛的对话和交流,对世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出强烈信号。对中国倡导的高质量伙伴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②以合作代替竞争,实现互利共赢③受到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欢迎与支持④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详解】③④:金砖国家领导人建立广泛的发展伙伴关系,发出了深化南南合作和加强全球发展合作的强烈信号,这表明中方倡导的高质量伙伴关系,受到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欢迎与支持,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③④正确。①:金砖国家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具有共同的国家利益,但不能说国家利益在根本上一致,①错误。②: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和冲突,合作并不能代替竞争,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4.(2023·山东潍坊·统考三模)2023年3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黄茂兴介绍,中国在厦门建立的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简称“金砖创新基地”),推动了金砖及“金砖+”务实合作。要用好金砖国家现有工作机制,强化金砖国家在经济、贸易等领域的宏观政策协调,提升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的规格和层次,打造成多边交流合作的重要国际性论坛,更好地服务金砖和“金砖+”国家。建设好金砖创新基地( )①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部署的具体实践②说明中国与金砖国家的利益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③能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④有利于构建和维护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详解】①③:建设好金砖创新基地,推动了金砖及“金砖+”务实合作。这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部署的具体实践,能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①③正确。②:中国与金砖国家之间从根本上来说利益是不一致的,但存在许多共同利益,②排除。④:国际新秩序的基础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排除。故本题选A。15.(2023·全国·二模)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运营七年来,从57个创始成员国到如今拥有来自世界六大洲的106个成员,覆盖全球81%的人口和65%的GDP,成为成员数量仅少于世界银行的全球第二大国际多边开发机构。已累计批准了202个项目,融资总额超过388亿美元,带动资本近1300亿美元。这表明,亚投行( )①已成为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②是世界性、一般性的新兴国际组织③致力基础设施投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④为全球治理注入新动力,国际公信力不断提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详解】①:欧盟是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亚投行不是,①错误。②:亚投行是区域性、专门性、政府间的新兴国际组织,②错误。③④: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运营七年来,从57个创始成员国到如今拥有来自世界六大洲的106个成员,已累计批准了202个项目,融资总额超过388亿美元,带动资本近1300亿美元,表明致力基础设施投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全球治理注入新动力,国际公信力不断提升,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16.(2023·安徽安庆·校考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当前,世纪疫情阴霾未散,局部冲突硝烟又起,国际社会动荡变革,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如何迎接这前所未有的挑战,探索出一条国与国应有的相处之道,成为绝大多数向往和平与发展国家的强烈愿望。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为上合组织)成立20年来,始终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不断开展卓有成效的安全合作,妥善应对威胁成员国利益和地区安全稳定的挑战,维护了地区安全与稳定。2022年9月15日至1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22次会议在乌兹别克斯坦历史名城撒马尔罕举行。参会国之间进行了广泛的双边或多边会谈,为参会各国加强高层交往和战略沟通、深化相互理解和政治互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本次峰会的最大亮点是上合“朋友圈”快速扩容,峰会签署关于伊朗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义务的备忘录,启动接收白俄罗斯为成员国的程序,批准埃及、沙特、卡塔尔,同意巴林、马尔代夫、阿联酋、科威特、缅甸为新的对话伙伴,展示出强大的吸引力。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越来越多的国家申请加入上合组织”的原因。【答案】①世界各国面临共同的问题和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各国交往的日益增多,跨国问题越来越多,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突出,需要各国共同协商、加强合作。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上合组织作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持续深化成员国在安全、经贸、人文等领域的多边合作以应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契合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③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上合组织,维护了成员国的利益,促进了地区的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和开放包容,有利于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这些在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家申请加入上合组织。【分析】背景素材:越来越多的国家申请加入上合组织考点考查: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是说明“越来越多的国家申请加入上合组织”的原因,需要调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从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的角度来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当前,世纪疫情阴霾未散,局部冲突硝烟又起,国际社会动荡变革,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可联系教材知识:世界各国面临共同的问题和挑战。关键词②:上海合作组织不断开展卓有成效的安全合作,妥善应对威胁成员国利益和地区安全稳定的挑战,维护了地区安全与稳定→可联系教材知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关键词③:参会国之间进行了广泛的双边或多边会谈,为参会各国加强高层交往和战略沟通、深化相互理解和政治互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可联系教材知识: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和时政信息相结合。17.(2023·江苏盐城·校考三模)2022年11月17日,第77届联合国大会就安理会改革问题举行全体会议。材料一 中国代表就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提出:非洲54个国家占会员国总数的近三分之一,但在安理会代表性严重不足。安理会改革要体现公平正义,必须切实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纠正非洲历史不公,让更多外交政策独立、秉持公正立场的中小国家有机会进入安理会,平等参与决策。材料二 联合国成立70多年来,联合国会员国数量已从1945年最初的51个增加到了现在的193个,增加的会员国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同时,安理会审议的大多数问题都涉及发展中国家。据此,有人推断,随着更多发展中国家进入安理会并发挥更大作用,安理会改革必定会取得成功。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中国为何主张在安理会改革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答案】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坚定维护好发展中国家合法权益,符合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作为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安理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安理会的代表性,有利于更好发挥安理会作用,体现《联合国宪章》中会员国主权平等原则。发展是联合国工作的三大支柱之一。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有利于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分析】背景素材:中国主张安理会改革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考点考查:联合国以及中国外交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可转换为中国主张在安理会改革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的原因,需要调用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宪章倡导的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中国的外交立场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中国代表就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提出自己的建议→可联系中国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关键词②: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可联系中国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合法权益。关键词③:让中小国家进入安理会,平等参与决策→可联系会员国主权平等原则。关键词④:安理会审议的大多数问题都涉及发展中国家→可联系联合国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作用。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课标要求考纲解读考情分析体系构建考点梳理真题在线模拟演练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九课 中国与国际组织识别主要的区域性国际组织,评价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1.描述与分类:明确我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弄清各新兴国际组织的类别。2.解释与论证:理解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理解各新兴国际组织的特点及其运行机制。3.预测与选择:我国有原则地参与联合国的活动;对中国在各新兴国际组织中的作用及其关系的发展趋势进行客观评估。4.辨析与评价:理解并运用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分析实际问题;正确评价中国与各新兴国际组织的关系。专题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1)从命题内容上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贡献属于考查的重点(2)从考査形式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都有考查,意义类、措施类和开放性试题是考查的重点(3)命题常常结合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行为,考查我国对世界的贡献必备知识一 中国与联合国一、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1.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中国是旧金山制宪会议发起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2.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经历了复杂曲折的过程(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权利的恢复:经过长期斗争,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著名的第2758号决议。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从政治上、法律上和组织上彻底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2)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联合国舞台: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联合国舞台上,与联合国的关系步入正轨,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二、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1.地位:中国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事关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享有否决权,是联合国中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2.作用(1)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各项工作,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2)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3)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4)中国是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中国主张改革应有利于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更好地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维护会员国的共同利益;应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权和发言权,切实维护其利益。必备知识二 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一、二十国集团1.产生背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深感有必要对全球经济进行监管和治理,然而,西方国家主导的旧的国际机制已难以胜任此任务,二十国集团因此成为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2.讨论的热点问题二十国集团主要讨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3.中国与二十国集团中国是二十国集团的创始国,也是二十国集团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二十国集团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二、金砖国家1.产生背景金砖国家的诞生和发展,是世界经济变迁和国际格局演变的产物。2.金砖精神金砖五国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入,深化了团结互信,增进了五国人民福祉,拉紧了利益和情感纽带,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并重回增长之路作出了突出贡献。3.中国与金砖国家中国一直努力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形成和不断发展,顺应历史大势,把握发展机遇,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建设性作用。4.作用金砖国家不是封闭的俱乐部。金砖国家已成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三、上海合作组织1.产生背景(1)“上海五国”会晤机制建立: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建立“上海五国”会晤机制。(2)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01年,乌兹别克斯坦加入,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布上海合作组织成立。(3)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2.“上海精神”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上合组织开创了自冷战结束以来区域合作的新模式,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3.合作领域上合组织自成立之初就将打击“三股势力”(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维护地区安全稳定视为重要的合作领域。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1.产生背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中国倡议成立的多边金融合作机构。2016年1月正式运营,总部设在北京。2.亚投行的投资方向、运作原则和目标(1)投资方向:亚投行致力于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为能源、电力、交通、通信、农业基建、供水、环卫、城建和物流等工程项目提供资金支持。(2)运作原则和目标:亚投行的运作原则是公开、透明、独立、问责,目标是精简、廉洁、绿色。3.作用亚投行在现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下运行,同其他全球和区域多边开发银行的关系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1.(2023·浙江·高考真题)从1990年4月到2022年6月底,中国军队参加了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近5万人次,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最多的。除了完成维和任务,中国维和军人还积极参与派驻国的医疗卫生、人道救援、环境保护等工作。中国维和军人用实际行动( )①彰显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②承担全球和平与发展的更多责任③促使多起地区冲突走向政治解决 ④支持联合国在全球开展各项工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2·辽宁·高考真题)2022年1月,“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第三期正式启动。中国将向粮农组织捐赠5000万美元,围绕减贫、粮食安全等领域,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表明中国( )①同国际社会一道推进全球发展事业 ②为应对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中国方案③与联合国主要机构合作完善粮农治理 ④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2·山东·统考高考真题)2021年9月22日,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德班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20周年高级别会议上,中国重申将继续与各国一道,为彻底消除种族主义、建设人人平等的世界不懈努力。在中国和非洲国家共同倡议下,尼日利亚代表78个国家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言,呼吁加快落实《德班宣言和行动纲领》。由此可见( )①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解决各国人权瘤疾的关键②中国是联合国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重要合作伙伴③中国支持非洲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建设性的作用④中非守望相助,携手倡导和维护全人类共同价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17·全国·高考真题)中国同有关国家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中国东盟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对话机制,共同建设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积极支持“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加强能力和机制建设,参与东盟主导的安全对话合作机制。中国的上述行动表明( )①中国积极推动形成适应本地区特点和需要的安全架构②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开展睦邻友好合作③双边合作是中国推进地区安全机制建设的主要方式④中国已逐步成为协调亚太地区各国间安全事务的中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023·浙江湖州·校考模拟)2023年1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建设和平问题公开辩论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会上强调四点意见,即建设和平工作要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好能力建设、促进包容团结。这四点意见( )①表明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提升②表明中国为维护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积极贡献中国智慧③表明联合国安理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④表明中国积极配合联合国工作,维护联合国主权与威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3·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2023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就非洲反恐局势举行高级别会议。非盟轮值主席阿苏马尼呼吁加强联合国与非盟合作,让反恐更有效率。中方代表呼吁国际社会共同采取务实行动支持非洲,帮助非洲国家解决恐怖威胁。这表明( )①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发展最突出问题 ②联合国是全球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③非盟引领发展中国家走向联合自强 ④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3·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2023年3月29日,在第52届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中国代表巴西、南非等近80个国家作共同发言,呼吁加强国际合作,不加歧视地促进和保护所有人权,为国际人权事业发展不断注入正能量。以上材料说明( )A.国际人权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B.世界各国共同致力于国际人权事业发展C.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推进国际人权事业发展D.中国积极支持联合国在安全领域的核心作用4.(2023·辽宁沈阳·校考三模)2023年3月24日,联合国召开了近50年来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涉水专题会议。会议通过了《水行动议程》,包含700多项来自各方旨在保护水资源的相关承诺。中国派出了高级别代表率团与会,积极履行“水与可持续发展”互动对话会共同主席国职责,与各方共同寻找变革性措施。由此可见( )①《水行动议程》对与会各国具有法律约束力②国际社会要认识到水资源是“全球共同利益”③中国在国际涉水事务中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④中国是联合国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重要合作伙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3·湖北黄冈·黄冈中学校考二模)美国《沃尔夫条款》以安全为由禁止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研究项目。与美国不同,中国空间站向联合国所有成员国开放,是联合国“全球共享太空”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多个国家及联合国外空司、欧洲航天局等航天机构和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实施了形式多样的合作项目。这表明( )①中国是联合国一切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②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促进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③中国坚持平等互利、包容发展,倡导和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④国际关系由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决定,零和思维不符合时代潮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23·山东泰安·模拟预测)自1990年4月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遣5名军事观察员以来,中国军队先后参加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5万多人次。目前,中国已成为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和会费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维和出兵国。由此可见( )①联合国在保障全球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②中国坚定不移践行《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③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④中国信守承诺,坚持不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原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3·湖南怀化·统考三模)2022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共迎时代挑战共建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要实现世界和平,《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必须遵守,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必须重视。中方愿同联合国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材料表明( )①中国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的坚定支持者②中国坚持多边主义,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工作③中国积极推动合作,通过主场外交彰显中国魅力④二十国集团代表性强,是全球治理新的推动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3·山东滨州·统考二模)尽管遭到自诩“人权卫士”的美国的反对,但在中国等国家的积极支持下,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1届会议表决通过了非洲国家集体提交的“从言辞到现实:关于采取具体行动反对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仇外心理和相关不容忍现象的全球呼吁”决议。这充分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的精神,彰显了国际公平正义。由此可见( )①联合国宪章宗旨得到普遍认同、力推人权问题解决②中国是联合国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重要合作伙伴③中国支持非洲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建设性的作用④联合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中坚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3·山东日照·统考模拟预测)同学们开展以“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为议题的探究活动,搜集到以下资料。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切实反映国际格局的变化,特别是要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要推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领域、新兴领域、周边区域合作等方面的新机制新规则,加强国际社会应对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等全球性挑战的能力。下列与此议题相符合的观点是( )①增强包容性,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与规则制定权②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组织是践行多边主义的主要平台,也是全球治理的主体③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推动完善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治理机制④国际经济金融、新兴领域等既是合作新空间,也必将是“零和”博弈的竞技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3·吉林通化·梅河口市第五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国际组织促进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有关国际组织说法正确的是( )①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组织②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③20国集团成员覆盖面广,代表性强主要讨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④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之初,就将打击三股势力,维护世界安全稳定视为重要的合作领域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1.(2023·海南·模拟预测)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发表讲话时指出,以意识形态划线,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只会割裂世界,阻碍全球发展和人类进步,各国应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平共处,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不应该以邻为壑,构筑“小院高墙”,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上述讲话旨在( )①推动普惠发展,维护国际组织的权威②践行真正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③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更加包容的全球发展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开辟双边合作新境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3·浙江温州·乐清市知临中学校考二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于2022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峰会主题为“共同复苏、强劲复苏”,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巴厘岛峰会宣言》。期间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面对当前的挑战,我们要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上述材料表明,二十国集团( )①实践多边主义,推动多极化深入发展 ②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③主要讨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 ④具有自主开展活动、独立运作的组织性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3.(2023·云南·校联考模拟预测)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上指出:“构建更加全面、紧密、务实、包容的高质量伙伴关系,开启金砖合作新征程。”金砖国家领导人在厦门会晤期间,就建立广泛的发展伙伴关系,深化南南合作和加强全球发展合作,进行了广泛的对话和交流,对世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出强烈信号。对中国倡导的高质量伙伴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②以合作代替竞争,实现互利共赢③受到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欢迎与支持④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2023·山东潍坊·统考三模)2023年3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黄茂兴介绍,中国在厦门建立的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简称“金砖创新基地”),推动了金砖及“金砖+”务实合作。要用好金砖国家现有工作机制,强化金砖国家在经济、贸易等领域的宏观政策协调,提升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的规格和层次,打造成多边交流合作的重要国际性论坛,更好地服务金砖和“金砖+”国家。建设好金砖创新基地( )①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部署的具体实践②说明中国与金砖国家的利益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③能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④有利于构建和维护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2023·全国·二模)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运营七年来,从57个创始成员国到如今拥有来自世界六大洲的106个成员,覆盖全球81%的人口和65%的GDP,成为成员数量仅少于世界银行的全球第二大国际多边开发机构。已累计批准了202个项目,融资总额超过388亿美元,带动资本近1300亿美元。这表明,亚投行( )①已成为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②是世界性、一般性的新兴国际组织③致力基础设施投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④为全球治理注入新动力,国际公信力不断提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2023·安徽安庆·校考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当前,世纪疫情阴霾未散,局部冲突硝烟又起,国际社会动荡变革,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如何迎接这前所未有的挑战,探索出一条国与国应有的相处之道,成为绝大多数向往和平与发展国家的强烈愿望。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为上合组织)成立20年来,始终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不断开展卓有成效的安全合作,妥善应对威胁成员国利益和地区安全稳定的挑战,维护了地区安全与稳定。2022年9月15日至1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22次会议在乌兹别克斯坦历史名城撒马尔罕举行。参会国之间进行了广泛的双边或多边会谈,为参会各国加强高层交往和战略沟通、深化相互理解和政治互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本次峰会的最大亮点是上合“朋友圈”快速扩容,峰会签署关于伊朗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义务的备忘录,启动接收白俄罗斯为成员国的程序,批准埃及、沙特、卡塔尔,同意巴林、马尔代夫、阿联酋、科威特、缅甸为新的对话伙伴,展示出强大的吸引力。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越来越多的国家申请加入上合组织”的原因。17.(2023·江苏盐城·校考三模)2022年11月17日,第77届联合国大会就安理会改革问题举行全体会议。材料一 中国代表就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提出:非洲54个国家占会员国总数的近三分之一,但在安理会代表性严重不足。安理会改革要体现公平正义,必须切实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纠正非洲历史不公,让更多外交政策独立、秉持公正立场的中小国家有机会进入安理会,平等参与决策。材料二 联合国成立70多年来,联合国会员国数量已从1945年最初的51个增加到了现在的193个,增加的会员国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同时,安理会审议的大多数问题都涉及发展中国家。据此,有人推断,随着更多发展中国家进入安理会并发挥更大作用,安理会改革必定会取得成功。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中国为何主张在安理会改革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课标要求考纲解读考情分析体系构建考点梳理真题在线模拟演练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九课 中国与国际组织 学案(原卷版)2023-2024学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doc 第九课 中国与国际组织 学案(解析版)2023-2024学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