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6.3.2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6.3.2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导学案

资源简介

课时2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课前预习
有一种物质,农民说它是“植物的粮食”;建筑师称它为“粉刷匠”;消防员赞美它是“灭火先锋”;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它是哪种物质呢?
基础练习
★要点练习 二氧化碳的用途
了解干冰的用途及原理、CO2的用途,填写下列空白:
1.干冰的用途:制冷剂、人工降雨,原理是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
2.灭火剂: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质有密度比空气大,化学性质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3.“气体肥料”:植物生长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4.干冰常用于舞台上制造云雾缭绕的环境。干冰能产生白雾的原因是( C )
A.干冰蒸发出大量的水蒸气
B.干冰升华放出大量的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C.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液滴
D.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
★要点练习 温室效应
了解“温室效应”“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加剧的影响、应对措施、“低碳生活”等,并填写下列空白:
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CO2就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向外散失,起到对地球保温的作用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氟氯代烷(氟利昂)等
温室效应加剧的原因 ①大量使用化石能源; ②乱砍乱伐导致森林不断减少
温室效应加剧的影响 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使土地沙漠化,造成农业减产;影响自然生态系统,改变生物多样性
温室效应减缓措施 ①首先,世界各国应制定旨在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政府和国际规定并严格执行。 ②减少排放CO2的量: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增大吸收CO2的量:大力植树造林,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人工吸收二氧化碳。 ③“低碳生活”: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知识总结 二氧化碳不会导致酸雨,但雨水也是酸的,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溶解在雨水中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H2O+CO2 === H2CO3)。
5.某班同学在对二氧化碳进行功与过的讨论时,列举的以下事实既可以体现二氧化碳的“功”,又可以体现二氧化碳的“过”的是( D )
A.二氧化碳可以使人窒息
B.二氧化碳可以作气体肥料
C.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
D.二氧化碳可以产生温室效应
强化训练
1.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D )
A.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B.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发生光合作用
C.刷过石灰浆的墙壁日久变硬
D.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
2.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中,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 )
A.灭火
B.制干冰
C.制化肥
D.温室肥料
3.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C )
A.固体可作制冷剂
B.用作气体肥料
C.提高居室内温度
D.生产碳酸饮料
4.下列措施不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是( D )
A.鼓励民众植树造林
B.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
C.循环利用CO2制造合成燃料等物质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电力供应
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祸首”
B.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可使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