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3.1 耕海牧渔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日本和澳大利亚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发达都需要进口大量工业原料 B.畜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都很大C.都是人口稠密的国家 D.都是经济发达国家2.“和食”是日本民众十分喜爱的传统美食,它的原料以海藻类植物和鱼虾为主。“和食”能够反映出日本的国土( )A.深居内陆 B.南北狭长 C.濒临海洋 D.多火山地震3.日本渔业发达的原因有( ) ①沿海鱼类饵料丰富 ②电子工业发达 ③金融业发达 ④纺织业发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④4.日本是一个经济发达国家,造就日本渔业发达的自然条件有( )①日本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②日本科技先进,造船业发达③日本位于北海道渔场,渔业资源丰富 ④日本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实行人工养殖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5.日本工业发展的弱点是( )A.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地域狭小,资源贫乏C.岛国海岸线曲折 D.火山、地震的威胁大6.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海洋捕捞能力迅速提高,渔业资源因过度捕捞而逐渐衰退。观察“日本渔业生产量的变化”图(下图),据此分析,日本今后应该重点发展( )A.严格禁止捕捞,保护渔业资源 B.发展人工养殖,建设“海洋牧场”C.提高科技水平,增强捕捞能力 D.发展远洋渔业,开拓捕捞范围7.读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是北海道岛,该岛附近渔业资源丰富 B.②是富士山,它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C.③是日本海,该海沿岸地带工业分布特别集中 D.日本火山众多,地震频繁8.日本拥有发达的渔业,其原因主要有( )①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北海道,是世界知名的渔场②造船业发达,所造船只性能优良③发达的纺织业,提供了优质的渔网④先进的电子工业技术,未渔业提供了技术和设备⑤近海海域鱼类增多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9.下列关于日本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海岸线曲折 B.火山众多C.工业高度发达 D.典型的东方文化读铫子港位置图及其平面图,回答问题。10.从图1可以看出铫子港( )①位于九州岛东部②位于东京的东面③东临太平洋④人口密度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图2能够说明铫子港发展渔业的有利人文条件( )A.渔业资源丰富 B.生产和销售便利C.捕鱼历史悠久 D.造船业领先全球二、填空题12.日本 丰富,日本北端的 是世界知名的渔场。13.日本位于亚洲 部,是一个地域狭小、人口众多的 。14.日本由 、 、 和 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15.日本是一个 、 的岛国,其领土由 、 、 和 四大岛屿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16.日本有着悠久的捕鱼历史,在长期与大海共存、与渔业共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 ”。三、问答题17.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鱼文化”是人类与鱼作用后演化出的一种文化现象。日本四面环海,江河湖泊众多,渔猎是日本民族自古以来赖以生存的营生。日本人自称为“彻底的食鱼民族”,鱼一直是日本人饮食生活中的主角。请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简析日本“鱼文化”形成的原因以及制约日本渔业发展的因素。18.日本渔业资源丰富的地理条件是什么?19.“鱼文化”是人类与鱼发生关系后演化出的一种文化现象。日本四面环海,江河湖泊众多,渔猎是日本民族自古以来赖以生存的营生。日本人自称为“彻底的食鱼民族”,鱼一直是日本人饮食生活中的主角。实际上,“鱼”已经深入到了日本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构成了日本一道独特的“鱼文化”风景线。请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简析日本“鱼文化”形成的原因。20.读图,这幅图反映了什么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答案部分1.D2.C3.B4.C5.B6.B7.C8.C9.D10.C11.B12.渔业资源;北海道渔场13.东;岛国14.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15.地域狭小;人口众多;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16.鱼文化17.原因:日本是一个岛国,沿海海域鱼类饵料丰富,鱼群集中,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著名渔场,在人们的生活中鱼无处不在;日本有悠久的捕鱼历史,在长期与大海共存、与渔业共生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制约因素:①填海造陆和经济发展破坏了鱼类生长和繁殖的场所;②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污染了沿海水域;③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重视,远洋捕捞受到限制。18.日本是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附近海域鱼类饵料丰富,鱼群集中,且有天然的优良港湾作为渔业基地,渔业非常发达。19.日本是一个岛国,北海道附近海域处干暖流与寒流交汇地区,鱼类饵料丰富,鱼群集中,是世界着二名的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在日本。人们能感受到鱼的无处不在;日本有悠久的捕鱼历史,在长期人与大海共存、与渔业共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20.问题: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建议:设定休渔期;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要注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