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后练习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学期 春季课题 最小公倍数(第2课时)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学生信息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课后练习题目数学书第71页第6题。 2.数学书第72页第10题。课后练习答案参考答案: 1.数学书第71页第6题。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 12+1=13(日) 答:下一次再给这两种花同时浇水应是5月13日。 2.数学书第72页第10题。 (1)3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12。 12÷3=4(圈) 12÷4=3(圈) 答:至少12分钟后两人在起点再次相遇。此时爸爸跑了4圈,妈妈跑了3圈。 (2)答案略。李阿姨家的月季每4天浇一次水,君子兰每6天浇一次水。李阿姨5月1日给月季和君子兰同时浇了水,下一次再给这两种花同时浇水应是5月几日?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五月2122232425262728293031爸爸、妈妈带着小红和弟弟一起跑步。爸爸每跑一圈用时3分钟,妈妈每跑一圈用时4分钟,小红每跑一圈用时6分钟。(1)如果爸爸、妈妈在起点同时起跑,至少多少分钟后两人在起点再次相遇?此时爸爸、妈妈分别跑了多少圈?(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学期 春季课题 最小公倍数(第2课时)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掌握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难点: 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求公倍数或最小公倍数的问题。教学过程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也学习了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你认为接下来还要学习什么呢? 学生提出: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哪里用到?怎么用最小公倍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一)自主探究,解决生活问题 1.理解题意。 一种长方形地砖长 3 dm,宽 2 dm。如果用这种地砖铺一个正方形 (用的地砖必须都是整块的)。 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1:地砖的形状都是长方形,每块地砖长3dm,宽2dm。 生2:用的地砖必须是整块的,不能切割开。 生3:画图说明。 生4:还可以铺成更多、更大的正方形。 有什么要研究的问题吗? 生1:铺成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 生2: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多少分米? 2.探索交流。 (1)独立探索。 先解决第一个问题,你打算怎样解答? 生1:在图上画一画。 生2:根据最大公因数的学习经验,想用纸片摆一摆。 生3:先分析,然后再摆一摆,或者画一画来验证。 请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探究正方形边长可以是多少,并记录想法。 (2)汇报交流。 方法1:画出用长方形摆正方形的过程。摆出一个边长6dm的正方形。 方法2:摆一摆。 先摆出一个边长是6dm的正方形,在此基础上接着摆,可以摆出一个边长是12dm的正方形。 展示学生没有摆完的图形(长15dm,宽14dm的长方形),引导学生用算一算的方法判断摆成的图形是不是正方形,并让学生想象更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可能是多少分米,再继续摆加以验证。 方法3:分析和想象。 生:我是分析和想象的。用小长方形铺正方形,边长既要是3的倍数,也要是2的倍数,也就是2和3的公倍数。 引导学生结合前面画和摆的图进行验证,进一步理解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长和宽的关系。 (3)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题目要求是用长方形地砖铺正方形,怎么变成了求2和3的公倍数呢? 生:因为用长3dm,宽2dm的长方形摆正方形,横着一行摆几个,长度就是几个3,竖着摆几行,长度就是几个2。所以边长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也就是求2和3的公倍数。 通过摆一摆、画一画、想一想找到了答案,还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4)计算解题。 铺成的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最小是多少分米?也就是求2和3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问题,请你算一算。 方法1:先求出3的倍数,再从中圈出2的倍数。 方法2:先找到2和3的最小公倍数,再求出公倍数。 (5)检验结果。 (二)回顾反思 回顾一下刚才在解决铺地砖的问题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在解决问题时用到了什么好方法? 生1:把铺地砖求边长的问题转化成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问题。 生2:在解决问题时可以画一画、摆一摆、算一算,也可以分析以后再验证。 三、巩固提升,掌握方法 (一)解决发车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汇报交流。 方法1: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 方法2:在钟表盘上进行圈画。 方法3: 找6和8的最小公倍数。 学生质疑:为什么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结合图让学生体会,求再一次同时发车时间的问题也是求最小公倍数的问题。 (二)解决学生总人数的问题 参加跳绳比赛的学生分组进行计数,可以6人一组,也可以9人一组,都正好分完。如果这些学生的总人数在 40人以内,可能是多少人? 阅读理解题意,认真思考,然后把想法写一写。 这两位同学的做法,你同意谁的?有什么问题? 方法1:求6和9的最小公倍数。 方法2:求6和9的公倍数。 学生质疑1:为什么要求6和9的公倍数? 学生质疑2:有的同学求出的是最小公倍数18,还有的同学求出的是18或36,其实6和9的公倍数还很多,为什么不继续找呢? 引导学生结合题意进行讨论,明确方法2是正确的,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小结:不仅能把这样的实际问题有条理的转化为求公倍数的数学问题,还关注到了题目中所给的人数范围进行思考,找到答案。 四、回顾总结,布置课后练习 (一)总结全课 (二)课后练习 1.数学书第71页第6题。 2.数学书第72页第10题。学习任务单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学期 春季课题 最小公倍数(第2课时)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学生信息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课前学习任务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解决铺地砖问题 一种长方形地砖长 3 dm,宽 2 dm。如果用这种地砖铺一个正方形 (用的地砖必须都是整块的),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最小是多少分米? 【学习任务二】解决问题 【学习任务三】解决问题 参加跳绳比赛的学生分组进行计数,可以6人一组,也可以9人一组,都正好分完。如果这些学生的总人数在 40人以内,可能是多少人?推荐的学习资源93路:每6分钟发一次车幸福小区5路:每8分钟发一次车33路和5路公共汽车的起点站相同。这两路下站公共汽车同时发车后,过多少分钟两路车第二次同时发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最小公倍数(第2课时)_任务单.docx 最小公倍数(第2课时)_教学设计.docx 最小公倍数(第2课时)_练习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