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思维导图考点一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1.文化具有民族性(1)民族文化的含义: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2)民族文化的作用: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3)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2.文化具有多样性(1)原因:①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2)要求: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考点二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1.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1)文化交流的意义: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①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②正是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才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2)要求①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②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2.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1)意义: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2)要求:①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②各国各民族通过文化交融丰富发展本国本民族文化,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考点三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1.面向世界、博采众长(1)两种激进的观点: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2)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立足国情、交流互鉴(1)原因:①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②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2)要求: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重难突破1.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类别 民族文化 世界文化表现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原因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意义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独特标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结论 ①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②我们必须看到,在世界文化呈现全球化趋势的同时,各民族、国家和地区文化的特殊性与独立性应得到充分的关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要吸纳外民族的先进文化,同时也必须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这样才能更具生命力。没有民族文化,也就无所谓世界文化错误倾向 ①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看不到共性和普遍规律,就否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交融的基础②只看到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共性,而看不到存在的差异,就否定了各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也否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交融的必要性特别提醒: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存在各种具体的差别,但没有高低优劣之分。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而不是根本动力。③不能认同其他民族文化;求同存异而不是求同去异。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关系 文化交流 文化交融区别 内涵不同 文化交流是彼此间文化的相互沟通,互通文化的有无,促进文化丰富与发展。也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语言、报刊、网络等)使得文化得以传播 文化交融强调的是不同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渗透,难分你我。文化交融更多的是指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侧重不同 文化交流侧重的是把一种文化发扬光大,传播开来,让更多的受众知道、理解的过程 文化交融侧重的是不同民族文化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实质不同 文化交流发生的是量变 文化交融发生的是质变意义不同 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自身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文化交流间接促进文化发展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从而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文化交融本身就是文化发展与创新联系 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①文化交流是文化交融的前提、基础,文化交融是文化交流的升华、发展。所有的文化交融都是建立在文化交流基础上的。②文化交融是多元文化交流的结果之一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走出误区 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和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都是错误的正确心态 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具体措施 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立足国情、交流互鉴发挥外来文化作用 外来文化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外来文化中国化典例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具体措施 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