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轮复习背诵学案(含思维导图+考点梳理+重难突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修四-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轮复习背诵学案(含思维导图+考点梳理+重难突破)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思维导图
考点一 价值与价值观
1.人的价值
(1)哲学上的价值
①内涵: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②特征: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2)人的价值
①含义: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评价标准: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2.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价值观的作用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③价值观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意义: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2)基本内容
①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②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③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4)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总的要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②对广大青年的要求: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考点二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称为价值判断。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就称为价值选择。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产生: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3)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要求: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①含义: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②意义: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衡量标准: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4)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人民群众利益的关系
①最重要要求: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②具体要求:要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选择的标准。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考点三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1.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
(1)原因
①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所作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②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当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而美好生活必须通过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才能得到。
(2)要求: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和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2)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3.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主观条件)
(1)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4)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重难突破
1.深刻理解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项目 内容
价值观 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实质 是一种社会意识
导向作用(世界观原理) 从领域看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价值观影响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从性质看 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具有消极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特别提醒:价值观要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否则就不能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2.全面认识和把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点
特点 社会历史性 主体差异性
内涵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阶级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价值冲突(差异性):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侧重点 强调的是纵向变化 侧重于横向的差异
原因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②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①面对同一问题,人们的不同表现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冲突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要求 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3.多角度思考实现人生价值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3)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4)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5)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