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一轮复习背诵学案(含思维导图+考点梳理+重难突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修一-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一轮复习背诵学案(含思维导图+考点梳理+重难突破)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思维导图
考点一 伟大的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的重要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1)内容: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2)意义: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改革开放的具体进程
(1)起步阶段
①农村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②城市改革: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③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④1984年,开放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开放17个内陆省会城市,同时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开放了一系列沿边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2)逐步深化阶段
①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②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此后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
③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3)全面深化改革阶段
①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②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③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部署。这使得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
3.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1)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2)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3)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重难突破
1.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1)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中华民族奏响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激扬乐章,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3)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是,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2.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1)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2)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3)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4)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因此,“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考点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1.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1)提出主题: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
理论体系 形成时间 核心内容 成就
邓小平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十三届四中全会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科学发展观 十六大 实现什么样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十八大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中国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①领导: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②基础:立足基本国情。
③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①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②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①集中体现: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②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形成: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②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③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关系
①相互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②坚定自信: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重难突破
1.我国走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原因
(1)道路决定命运,道路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近代中国的艰辛探索告诉我们,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要另辟新径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复兴。(2)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3)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4)只有这条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
2.怎样才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依靠人民,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从我国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在党的领导下,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前推进。
3.中国共产党带领大家走的这条“金光大道”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这一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4)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4.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
(2)从改革开放取得的历史成就来看,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