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三-第九课 理解质变互变 一轮复习背诵学案(含思维导图+考点梳理+重难突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选必三-第九课 理解质变互变 一轮复习背诵学案(含思维导图+考点梳理+重难突破)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九课 理解质变互变
思维导图
考点一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1)质的含义: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2)量的含义: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3)量与事物的关系: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4)质量互变规律: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2.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1)要求:客观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2)事物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表现在现实中就是这一事物还是它自身,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是指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这个过程不是事物停止了发展,而是打破旧的质的规定性而代之以新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现实中就是出现了新事物。
(3)意义: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对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考点二 把握适度原则
1.适度的含义
(1)度与关节点
①度的含义: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
②度的意义:在度的范围内,质与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当量的变化达到或超出定量限度时,事物就开始发生质的转化。
③关节点: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关节点或临界点,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关节点是事物量变达到的极限,是引起质变的节点。
(2)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
(3)遵循适度原则的原因:在度的范围之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质规定着量的运动范围和变化幅度;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质与量的统一就会破裂。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活动中遵循适度原则。
2.掌握适度原则
(1)思维知识原则:为了保持我们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质,应当把事物的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防止过犹不及。从思维方式上说,适度原则就是要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事物发展的适当程度的原则。适当就是幅度“得当”,而不是“失当”。适度原则要求我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的错误。
(2)遵循适度原则,并不只是被动地适应事物的存在状态,而是包含着积极地认识和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的状态。适度思维是“得中”而处之的思维。“得中”是把持有度,合适且正好。不是凡事都采取折中主义的消极的思维方式。
(3)要改变我们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质,就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事物量的变化,并使其向度的边缘不断发展,使该物转化为他物。量变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要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使其达到我们所期望的存在状态。
重难突破
1.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项目 量变 质变
区别 性质不同 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特点不同 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事物发展的渐进性与连续性 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体现事物发展的飞跃性与间断性
呈现状态不同 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等 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
结果不同 事物还是其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 事物不再是其自身,而是变成了另一事物
联系 ①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②事物的发展首先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③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2.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项目 连续性、渐进性 间断性、飞跃性
相互区别 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这一事物还是它自身,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 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
相互包含 ①渐进性与连续性包含着飞跃性与间断性: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破坏,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飞跃性与间断性②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正是因为有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