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三-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 一轮复习背诵学案(含思维导图+考点梳理+重难突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选必三-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 一轮复习背诵学案(含思维导图+考点梳理+重难突破)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
思维导图
考点一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1.思维的含义
(1)思维的意义:由于有思维参与其中的人类社会实践,人成了万物之灵。
(2)体悟思维:只要我们在“想”、在“考虑”,就能切身体会到我们在思维。
(3)思维的内涵
①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
②“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4)思维的方式
①类型: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
②意义: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规律的重要的思维方式,是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思维的特征
(1)思维风格的差异:人人都会思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风格。不同风格的思维在速度、方式、质量乃至结果上有很大的差异。
(2)思维的共同特征
①间接性。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②概括性。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③能动性。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
3.思维的作用
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思维能够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考点二 思维形态及其特征
1.思维形态的分类
(1)从思维的方向看,有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2)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有综合思维和分析思维。
(3)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有辩证思维和形而上学思维。
(4)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有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2.思维的基本形态
(1)抽象思维: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通过语词巩固下来,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抽象思维。
(2)形象思维: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形象思维。
3.思维基本形态的特征
(1)抽象思维
①含义: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主要特征: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2)形象思维
①含义: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主要特征: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3)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关系:两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实际思维活动中,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虽然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但又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重难突破
1.思维的三个特征比较
项目 间接性 概括性 能动性
区别 原因 ①人的因素:人们不可能对所要认识的每一个事物都去直接感知。②物的因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可能被直接感知到 事物的属性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个性包含着共性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表现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
作用 能够克服感性认识的局限,更深刻、更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也可能因为感性材料的虚假或片面,或加工制作的失误,导致认识失真 人们能以简驭繁地认识世界,从多样性中把握共同本质 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阻碍实践的发展
联系 思维的间接性内含着思维的概括性、能动性;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
特别提醒:间接性强调的是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侧重于借助一定的中介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概括性强调的是从个性中把握共性,侧重于综合这种思维方法的运用;能动性强调的是对实践的反作用,侧重思维活动的结果。
2.思维的基本形态
项目 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
区别 基本单元 概念 感性形象
思维方式 概念、判断和推理等 联想、想象和幻想等
作用 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主要特征 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联系 ①都是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而区分的。②都是思维的基本形态。③都在实践中产生,对实践具有反作用。④在实际思维活动中,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相辅相成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