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3.2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轮复习背诵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修二-3.2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轮复习背诵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框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1.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
2.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二、构建新发展格局
1.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2.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
3.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思路
~~~~~~~~~~~~~~~~~~~~~~~~~~~~~~~~~~~~~~~~~~~~~
本框重点和难点:理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性。
~~~~~~~~~~~~~~~~~~~~~~~~~~~~~~~~~~~~~~~~~~~~~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1.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
(1)提出的背景: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何为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注意: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安定。
注意:经济增长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产出水平的持续增加,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单纯的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
2.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1)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
(2)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这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
二、构建新发展格局
1.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
(1)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2)总的思路: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具体的举措(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举措,可以用来回答如何促进高质量发展)
a.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强国。
注意:实体经济是物质产品和技术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 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注意: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
b.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c.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d.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3.总之,我们必须完善、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教育、科技、人才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段话可以认为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思路)
补充: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包括的7个内容(出过主观题)
(1)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2)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3)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4)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5)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6)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7)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补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补充:我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使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