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导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导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一、学习目标
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二、必备知识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思想来源、历史前提)
2.为什么说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的思想理论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其意义
4.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5.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特征
6.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形势
三、互动探究
1.议题:空想社会主义为何是“空想”
空想社会主义这种学说最早见于16世纪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共经历了300多年。三个阶段的社会和历史条件各不相同,无产阶级的发展水平也不同。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顶峰时期。由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进行了批判;理论上,提出政治制度的基础是经济状况,指出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设计未来理想社会主义制度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失败给人的启示是资产阶级不会自动地退出历史舞台,不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制度,无产阶级就不可能获得解放,社会主义就不可能获得实现。
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真理之光,穿越历史,照亮今天。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马克思主义横空出世,如同一道闪电,划过暗夜的长空。这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矗立起一座马克思主义精神丰碑。
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面世。与此同时,“蘸着墨汁吃粽子,还说味道很甜”的故事不胫而走,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讲述这则故事,并意味深长地说:“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历史证明《共产党宣言》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党的早期理论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投身民族解放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滋养下,于华夏大地上孕育出甘甜的果实。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理解。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马克思说:“劳动并不向来就是雇佣劳动,即自由劳动。”在原始公社制度下,社员实行共同劳动、共同分配,根本不存在雇佣劳动。雇佣劳动的特点是,工人的劳动力成了商品。工人将自己的劳动力卖给资本家,换得工资,以求生存;资本家购得劳动力,使之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超过投入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以谋取利润。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时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家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榨取工人的血汗,达到发财的目的,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就是建立在资本家对工人残酷剥削基础上的制度。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说明马克思创立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意义。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联。
简述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以及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所确立的生产关系的特点。
5.材料一 从莫尔的《乌托邦》到傅立叶的“和谐制度”,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三个时期,都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共产党宣言》指出: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材料二 1917年,以列宁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1944年到1949年,欧洲和亚洲有十多个国家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人民民主的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发生巨变并解体,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随之改旗易帜。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奇迹,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认识。
四、判断题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原则。( )
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的严重曲折反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缺陷。( )
3.空想社会主义是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
4.《共产党宣言》为解决中国具体问题提供了现成答案。( )
5.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
6.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
7.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来源,这种占有是显性的。( )
8.《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 )
9.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10.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
五、课堂练习
1.恩格斯强调,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要求人们去研究它。与空想社会主义相比,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表现在( )
①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②淋漓尽致地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③看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
④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正确路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者和创立者,马克思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但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凭空出现,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它有人类社会前期的理论成果的渊源。下列关于这一观点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
①《共产党宣言》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飞跃
②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理论基石
③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历史前提
④空想社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和本质,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来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 )
①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
②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设想到实践、制度的转变
④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奠定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这样评价空想社会主义“这些体系的发明家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表明,空想社会主义( )
①没有提出消灭私有制的主张②无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③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力量④停留在空想,没有付诸实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内容包括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等。下列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重要思想来源
②创立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③《资本论》第一次全面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
④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1824年,欧文出资在美国买下一块移民区,进行“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试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实验无法持续下去,欧文的“新和谐公社”孤岛很快湮没在了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欧文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进行设计
②欧文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③欧文对资本主义制度弊端进行了批判
④欧文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下图中的两段话节选自《共产党宣言》
这告诉我们( )
①社会形态的更替不一定是历史的进步
②消除阶级矛盾是无产阶级运动的根本目的
③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旨归
④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1917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 )
①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④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回溯21世纪的前20年,每当资本主义世界遭遇重大危机,都会出现一轮“马克思热”,许多年轻人争相购买、研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有美国学者坦言:“资本主义出了问题,我们需要改变与更开放的思考。”西方“重读马克思”,是因为( )
①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蕴含着化解西方危机的钥匙
②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实践中放射出灿烂的真理光芒
③马克思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④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它们相伴而生,唯物史观对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有指导作用,剩余价值学说又证明了一般形态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又从各自的角度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必然性。马克思的两大发现( )
①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③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④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列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平均分配
③消灭了阶级斗争和人剥削人的制度
④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在不同程度上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批判了它的罪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天才的设想,但存在着局限性,是一种不具现实性的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因为他们( )
①主张阶级调和
②不懂得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
③反对阶级斗争
④支持资产阶级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马克思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材料二 1847年11月底,共产主义者同盟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了大会,并受大会委托起草一个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纲领。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写成了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
(1)依据材料一并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说明马克思对人类社会作出的主要贡献。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探究题答案:
1.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之一。
一方面,空想社会主义具有历史进步性。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另一方面,空想社会主义具有历史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是因为他们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所以,他们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主体(人民群众)和正确途径(阶级斗争)。
2.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②《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今天,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蓬勃生机。③《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党的早期理论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④《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滋养下,于华夏大地上孕育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甘甜的果实。
3.①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②剩余价值学说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对工人认清自己的地位、提高阶级觉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③剩余价值学说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④剩余价值学说是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之一。
4.:(1)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2)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5.①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②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表明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③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强大生机活力。
判断题:
1.错误【详解】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故题目观点错误。
2.错误【详解】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生命力,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故该观点说法错误。
3.正确【详解】空想社会主义是适应早期无产阶级渴望改变现状的需要产生的。最初,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斗争是表面的,他们采取的斗争方式,多是本能的反抗和消极的抵制。在不成熟的资本主义发展状况下,不成熟的无产阶级渴望改变自身生存条件的需要,导致产生了空想社会主义。故原观点正确。
4.错误【详解】《共产党宣言》可以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不是为解决中国具体问题提供了现成答案。
5.错误【详解】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故本题说法错误。
6.错误【详解】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故题目观点错误。
7.错误【详解】工人的全部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必要劳动时间”,用来再生产工人的劳动力价值,即工资;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用来创造新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来源,这种占有是隐蔽的,故原观点错误。
8.正确【详解】《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故此观点正确。
9.错误【详解】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故题中观点错误。
10.正确【详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卓越成就说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故本题说法正确。
课堂练习
1.D
【详解】①②: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这是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共性,①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空想社会主义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而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人 民群众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C
【详解】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飞跃,①不选。
②③: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凭空出现,它有人类社会前期的理论成果的渊源,其中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历史前提,②③符合题意。
④:空想社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但未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④不选。
故本题选C。
3.A
【详解】①②:《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①②符合题意。
③:十月革命推动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设想到实践、制度的转变,③错误。
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奠定了必要的思想理论条件,④错误
故本题选A。
4.C
【详解】①:空想社会主义提出了消灭私有制的主张,①错误。
②:“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瓦解因素的作用”可以看出,空想社会主义无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②正确。
③:“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表明空想社会主义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力量,③正确。
④:空想社会主义付诸了实践,但最终均以失败告终,④错误。
故本题选C。
5.B
【详解】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①正确。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②错误。
③:《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③错误。
④: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④正确。
故本题选B。
6.B
【详解】①:欧文出资在美国买下一块移民区,进行“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试验,表明欧文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进行设计,①符合题意。
②: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空想社会主义只是从理性和正义角度出发,②错误。
③:题目没有涉及欧文对资本主义弊端进行批判,③不符合题意。
④: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实验无法持续下去,欧文的“新和谐公社”孤岛很快湮没在了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中,表明欧文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7.D
【详解】①:材料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点和无产阶级奋斗的目标,未涉及社会形态更替与历史进步的关系,①不符合题意。
②:无产阶级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②错误。
③④: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表明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旨归。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8.C
【详解】②③: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②③符合题意。
①:《共产党宣言》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①不符合题意。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9.C
【详解】②④:“西方重读”马克思,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实践中放射出灿烂的真理光芒,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从中获得解决资本主义问题的思路,②④符合题意。
①: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认为资产阶级必然灭亡,这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化解西方危机的钥匙,①不符合题意。
③:马克思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揭示了无产阶级必然胜利,这不是“西方重读”马克思的原因,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0.B
【详解】③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③④符合题意。
①: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①排除。
②: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②排除。
故本题选B。
11.B
【详解】①④: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①④正确。
②:社会主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始社会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平均分配,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会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故③错误。
故本题选B。
12.A
【详解】①②③:依据教材知识,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不懂得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反对阶级斗争,①②③正确。
④:空想社会主义者是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不是支持资本主义及其革命,④不选。
故本题选A。
13.(1)创立了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创立国际工人协会(指导无产阶级解放事业)。
(2)《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它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分析】背景素材:《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过程
考点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科学精神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说明马克思对人类社会作出的主要贡献。需要调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
关键词②: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关键词③: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创立国际工人协会;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分析《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需要调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它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关键词②: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