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7课《健康看电视》设计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情感,利用谈话法,让学生积极交流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利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看待事物和现象,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成果的有利方面,合理避开、摒弃有害的方面,并用来指导自己以后的生活习惯。教材分析本课时是部编教材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中的第一课《健康看电视》的第1课时,本有神奇的“宝盒”、眼睛的“抗议书”、别让它抢走太多三个板块构成,本课时是前两个板块内容。本课教学目标是了解电视对人们生活的意义和作用,认识过度看电视对身体、心理造成的影响,反思并合理调整自己看电视的习惯,逐步养成健康看电视的好习惯。 本单元以“信息万花筒”为主题,通过“健康看电视”、“网络新世界”、“正确认识广告”三课,引导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辨别和筛选信息,健康看电视,合理使用网络,正确认识广告,高效、文明、规范地使用媒体,从而提升儿童良好的媒介素养。本课的编写主要是依据《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主题一“我的健康成长”的第7条“了解迷恋网络和电子游戏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8条,“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体会现代传媒,尤其是网络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在有效获取信息的同时,增强对信息的辨别能力,遵守通讯的基本礼貌和网络道德、法律规范,做到文明上网”。学情分析农村的孩子,爸爸妈妈比较繁忙,照顾孩子的时间表较少,为了自己省事,常常打开电视放任自流的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自己好做些家务等活动,加上好奇心强、对新奇的事物总是格外喜欢,孩子们特别喜欢看电视。但是孩子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健康意识,尤其是当今越来越多的视频源源不断的来到孩子们的身边,使得孩子们的视力情况每况愈下。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能力目标:能够合理、科学地看电视。知识目标:认识电视带来的好处,学会正确、科学地看电视。教学重难点了解长时间看电视对眼睛的伤害,以及对我们身体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看电视习惯。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法、谈话法、讨论法、倾听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教学准备课件(视频、图片、调查表等)八、教学过程(简要描述、 环节清晰)一、导入新课 昨天做完作业看电视了吗? 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看电视已经是最平常的事情了。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神奇的宝盒 1.说一说你和你的家人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2.找寻、分享“宝盒”里的宝贝 3.适合我们的电视节目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说的形式引出多种电视节目,了解电视节目的多样性,丰富性。然后通过各种电视节目,联系自己实际,了解电视节目对我们的意义。最后共同探讨:我们应该看什么节目,不应该看什么节目,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节目。 活动二:健康观看电视 阅读眼睛的“抗议书” 小组讨论一下,文中的眼睛有哪些抗议,为什么有这些抗议? 想一想,说一说,你的眼睛会给你写抗议书吗?它会提哪些抗议? 阅读P53知识窗,小组讨论怎样看电视才不会眼睛造成伤害? 从距离、时间、换台、角度、亮度等方面来考虑。 另外从文明礼仪角度来考虑:还应该注意电视的声音大小、谦让等。 4.做一做下眼保健操,让眼睛休息一下,再看看书,有何变化?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学生通过读书来了解眼睛的烦恼和困扰,了解怎样看电视不太伤眼睛,做下眼保健操,前后对比眼睛的感受,使得学生对爱护眼睛有了更深的体会。 三、拓展与提升 长时间看电视,不仅伤害我们的眼睛,还会伤害我们的身体,请阅读P54阅读角,看一看“沙发里的土豆”是怎样形成的。 【设计意图】有趣的故事,学生自己读,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四、根植与延伸 了解了不健康看电视的种种严重后果,我们每人都与眼睛先生写一封信,告诉它“我”计划以后怎样看电视。 【设计意图】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指导实践。九、板书设计7.健康看电视快乐 知识 技能时间 距离 亮度教学反思在教学时,首先我开门见山进入新课,让学生交流自己看的电视经历,了解电视有利的一面,然后用眼睛的“抗议”来引出长时间看电视的害处,寻找解决办法,感觉自然合理。但是对电视的发展历史、“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有些忽略,感觉爱国主义教育有些不到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