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2022-2023学年人文地理(下册)综合探究六 区域的变化 每课一练一、基础巩固1.我们不仅生活在不同的社区里,也生活在时光流逝的长河中。我们感受社会的沧桑巨变可以通过( )①家庭的变迁 ②衣食住行的变化 ③个人成长的历程 ④文字的出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识点】生活的故事;区域的变化【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们感受社会的沧桑巨变可以通过①家庭的变迁, ②衣食住行的变化, ③个人成长的历程等。 ①②③ ,正确。 ④文字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的历史得以记录,脱离了口传身授的阶段,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 公路从无到有,从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从水泥路变成柏油路、路面越来越宽、越来越直,穿隧道、架桥梁使公路更壮观。实现了公路乡乡道、村村通,大车小车可抵农户门前。2.下列属于第一手资料的是( )A.小李听说星宿海的环境在短短30年内发生了巨变B.小李在和朋友的聊天中得知,星宿海就在黄河源头C.小吴听记者说某地60%-70%的村民都开轿车去干农活D.记者在泗安镇看到家家户户都住进了带车库的二层别墅【答案】D【知识点】如何开展社会调查【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李听说星宿海的环境在短短30年内发生了巨变,属于第二手资料。小李在和朋友的聊天中得知,星宿海就在黄河源头,属于第二手资料。小吴听记者说某地60%-70%的村民都开轿车去干农活,属于第二手资料。记者在泗安镇看到家家户户都住进了带车库的二层别墅,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属于第一手资料。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在文字、实物、和口头资料中,由当事人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资料、由同时代或者距离那个时代较近的人记录下来的资料,是第一手资料。例如:出土的瓷器,钱币、化石、遗迹、遗体、历史建筑、当事人亲身经历后的口述、当事人的回忆录和日记,古代的档案,收录当事人文章的文献等都是第一手资料,而后人的著作和后人的评述,传说,故事,传奇,神话等等都是第二手资料。3.下列属于第二手资料的是( )A.在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独木舟B.记录东史郎在南京大屠杀中亲身经历的日记C.某大学教授编著的《中国古代史》D.记者拍摄到的某国军队虐待战俘的照片【答案】C【知识点】如何开展社会调查【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在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独木舟 ,属于第一手资料。 记录东史郎在南京大屠杀中亲身经历的日记 ,属于第一手资料。 某大学教授编著的《中国古代史》 ,属于第二手资料。 记者拍摄到的某国军队虐待战俘的照片 ,属于第一手资料。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在文字、实物、和口头资料中,由当事人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资料、由同时代或者距离那个时代较近的人记录下来的资料,是第一手资料。例如:出土的瓷器,钱币、化石、遗迹、遗体、历史建筑、当事人亲身经历后的口述、当事人的回忆录和日记,古代的档案,收录当事人文章的文献等都是第一手资料,而后人的著作和后人的评述,传说,故事,传奇,神话等等都是第二手资料。4.在我们探寻身边的变化、感悟生活中历史进程的时候,对于搜集到的口头传说,最主要的应该是分析它( )A.是否年代久远 B.真实可信的程度C.是否流传广泛 D.是否生动有趣【答案】B【知识点】如何开展社会调查【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我们探寻身边的变化、感悟生活中历史进程的时候,对于搜集到的口头传说,最主要的应该是分析它真实可信的程度。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 不同的区域,变化有快有慢,有好有坏。即使同一个区域的变化,在不同的人眼里,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看待变化要以事实为依据得出结论,所以要区分事实与观点,事实是事物的真实情况,观点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所以在我们探寻身边的变化、感悟生活中历史进程的时候,对于搜集到的口头传说,最主要的应该是分析它真实可信的程度。5.如果我们想要做一个浙江省水质环境的调查,可靠的资料来源是( )①关于水域周边居民的调查访谈②档案馆中有关浙江水质的文献档案③对浙江水域的实地考察数据④根据自己想象撰写的调查报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识点】如何开展社会调查【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如果我们想要做一个浙江省水质环境的调查,可靠的资料来源是:①关于水域周边居民的调查访谈, ②档案馆中有关浙江水质的文献档案,③对浙江水域的实地考察数据。 ①②③ ,正确。属于事实资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④根据自己想象撰写的调查报告,不具有说服力,自己想象的东西不一定正确。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对区域地理环境进行全面了解和考察,评述自然条件和资源基础,利用地理调查资料,进行区域特征和区域分异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划和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二、拓展提升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天,小华在上网时发现,古楼兰王国曾经繁荣兴盛,后来却神秘消失。她对楼兰的变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查阅了以下资料。资料一:楼兰古城的历史。西汉时期,罗布泊地区有一个楼兰国,它的城郭-楼兰城,曾经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但是这样一座公元前后活跃了几个世纪的城市,到4世纪后竟然完全消失于历史记载。资料二:楼兰古城的历史发掘。1979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古墓沟墓地,其发掘成果将楼兰文明推进到3800年前的青铜器时代;1980年,考古学家在罗布泊铁板河发现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楼兰美女”轰动世界;1995年、1996年新疆考古所发掘的楼兰西北的营盘墓地,被认为是罗布泊地区100年来发掘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一处墓地。该考古发掘项目在1997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资料三:楼兰古城遗址。(1)在认识区域变化时,小华运用了哪些资料?(2)上述资料中,哪些属于第一手资料?哪些属于第二手资料?(3)请你查阅相关资料,探究楼兰古国消失的原因。【答案】(1)图片资料、考古发掘、历史记载等。(2)资料二、三是第一手资料。资料一是第二手资料。(3)消失的原因可能有:“河流改道说”。由于塔里木河改道南行,注入台特马湖,只有孔雀河一河之水流入罗布泊,水量大减,造成了罗布泊逐渐缩小,以至干涸。由于严重缺水,楼兰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只好远走他乡。“气候变迁说”。此说认为,古时的楼兰气候湿润,雨水丰沛,河湖众多,渔业发达,并有农牧业。但大约在3世纪到6世纪,那里的气候逐渐由湿润转为干旱,雨量减少,最终土地沙漠化。“此地不养人,自有养人处”,楼兰人只好去寻找能够生息的地方了。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丝路古道北移伊吾、多河,不再经楼兰,楼兰因此逐渐消亡,这便是“丝路改道说”。可是,丝路改道虽然可使昔日繁荣的楼兰变得萧条,却不足以使一个人丁兴旺、建筑宏伟的城市消失。【知识点】如何开展社会调查【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结合给出的材料,在认识区域变化时,小华运用了图片资料、考古发掘、历史记载等。(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料二、三是第一手资料。资料一是第二手资料。(3)、消失的原因可能有:“河流改道说”。由于塔里木河改道南行,注入台特马湖,只有孔雀河一河之水流入罗布泊,水量大减,造成了罗布泊逐渐缩小,以至干涸。由于严重缺水,楼兰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只好远走他乡。“气候变迁说”。此说认为,古时的楼兰气候湿润,雨水丰沛,河湖众多,渔业发达,并有农牧业。但大约在3世纪到6世纪,那里的气候逐渐由湿润转为干旱,雨量减少,最终土地沙漠化。“此地不养人,自有养人处”,楼兰人只好去寻找能够生息的地方了。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丝路古道北移伊吾、多河,不再经楼兰,楼兰因此逐渐消亡,这便是“丝路改道说”。可是,丝路改道虽然可使昔日繁荣的楼兰变得萧条,却不足以使一个人丁兴旺、建筑宏伟的城市消失。【点评】第一手材料——从亲身实践或调查中直接获得的材料。 第一手材料是直接的证据,是未经过任何修饰的信息 ,经由本人调查验证的,不是道听途说而得到的信息。意思是最原始,未经改动的 ,通常也比喻最真实的信息。7.事实是事物的真实情况,观点则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下面是杭州市人口迁移变化的事实或观点,请加以区分。①人口迁移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规模、结构及其人口发展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②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影响着杭州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以及城市化进程。③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前后,大批国民党军政人员撤离杭州,又有大批南下干部和解放军进入杭州。④研究历史上杭州人口迁移的规模、过程和规律,对于调整和优化杭州的人口分布,推进杭州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⑤1955年至1960年5月,杭州市区人口迁移量约为70.6万人。⑥1978年至1985年,杭州人口的总迁移量约为103.79万人。⑦《2018年杭州市人口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杭州市常住人口约980.6万,外来人口约占三成。以上属于观点的是 ,属于事实的是 。(填序号)【答案】①、②、④;③、⑤、⑥、⑦【知识点】中国人口基本特点【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事实是事物的真实情况,观点则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 ①、②、④ 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说明杭州市人口迁移变化产生的影响,属于观点。 ③、⑤、⑥、⑦ 是具体的事实材料,是真实的情况,属于事实。【点评】事实: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和局势及情况的变异态势。观点:观点是具有主观性的,处于一定立场,分析事物利弊和适用性的表达。8.假期里,某中学组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是“身边的变化”,内容涉及经济、文化、环境、交通等各个方面,要求选取一个角度撰写一篇社会实践调查小报告。现在请你和你的队员们找一个周末一起行动,搜寻身边的各种资料,也撰写一篇吧!【答案】略。【知识点】如何开展社会调查【解析】【分析】根据题意, 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是“身边的变化”,内容涉及经济、文化、环境、交通等各个方面,要求选取一个角度撰写一篇社会实践调查小报告。 确定好标题,选择合适的调查时间,地点,确定调查的目的,调查方式,调查过程,结果,评价反馈等都需要具体写出来。【点评】大自然在变,一年的四季在更替;社会在变,高楼增多,马路变宽;人们生活方式在变,节奏加快,质量提高;我们在变,一天天长大、成熟;身边的一切都在变化。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2022-2023学年人文地理(下册)综合探究六 区域的变化 每课一练一、基础巩固1.我们不仅生活在不同的社区里,也生活在时光流逝的长河中。我们感受社会的沧桑巨变可以通过( )①家庭的变迁 ②衣食住行的变化 ③个人成长的历程 ④文字的出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下列属于第一手资料的是( )A.小李听说星宿海的环境在短短30年内发生了巨变B.小李在和朋友的聊天中得知,星宿海就在黄河源头C.小吴听记者说某地60%-70%的村民都开轿车去干农活D.记者在泗安镇看到家家户户都住进了带车库的二层别墅3.下列属于第二手资料的是( )A.在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独木舟B.记录东史郎在南京大屠杀中亲身经历的日记C.某大学教授编著的《中国古代史》D.记者拍摄到的某国军队虐待战俘的照片4.在我们探寻身边的变化、感悟生活中历史进程的时候,对于搜集到的口头传说,最主要的应该是分析它( )A.是否年代久远 B.真实可信的程度C.是否流传广泛 D.是否生动有趣5.如果我们想要做一个浙江省水质环境的调查,可靠的资料来源是( )①关于水域周边居民的调查访谈②档案馆中有关浙江水质的文献档案③对浙江水域的实地考察数据④根据自己想象撰写的调查报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拓展提升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天,小华在上网时发现,古楼兰王国曾经繁荣兴盛,后来却神秘消失。她对楼兰的变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查阅了以下资料。资料一:楼兰古城的历史。西汉时期,罗布泊地区有一个楼兰国,它的城郭-楼兰城,曾经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但是这样一座公元前后活跃了几个世纪的城市,到4世纪后竟然完全消失于历史记载。资料二:楼兰古城的历史发掘。1979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古墓沟墓地,其发掘成果将楼兰文明推进到3800年前的青铜器时代;1980年,考古学家在罗布泊铁板河发现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楼兰美女”轰动世界;1995年、1996年新疆考古所发掘的楼兰西北的营盘墓地,被认为是罗布泊地区100年来发掘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一处墓地。该考古发掘项目在1997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资料三:楼兰古城遗址。(1)在认识区域变化时,小华运用了哪些资料?(2)上述资料中,哪些属于第一手资料?哪些属于第二手资料?(3)请你查阅相关资料,探究楼兰古国消失的原因。7.事实是事物的真实情况,观点则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下面是杭州市人口迁移变化的事实或观点,请加以区分。①人口迁移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规模、结构及其人口发展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②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影响着杭州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以及城市化进程。③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前后,大批国民党军政人员撤离杭州,又有大批南下干部和解放军进入杭州。④研究历史上杭州人口迁移的规模、过程和规律,对于调整和优化杭州的人口分布,推进杭州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⑤1955年至1960年5月,杭州市区人口迁移量约为70.6万人。⑥1978年至1985年,杭州人口的总迁移量约为103.79万人。⑦《2018年杭州市人口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杭州市常住人口约980.6万,外来人口约占三成。以上属于观点的是 ,属于事实的是 。(填序号)8.假期里,某中学组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是“身边的变化”,内容涉及经济、文化、环境、交通等各个方面,要求选取一个角度撰写一篇社会实践调查小报告。现在请你和你的队员们找一个周末一起行动,搜寻身边的各种资料,也撰写一篇吧!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生活的故事;区域的变化【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们感受社会的沧桑巨变可以通过①家庭的变迁, ②衣食住行的变化, ③个人成长的历程等。 ①②③ ,正确。 ④文字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的历史得以记录,脱离了口传身授的阶段,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 公路从无到有,从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从水泥路变成柏油路、路面越来越宽、越来越直,穿隧道、架桥梁使公路更壮观。实现了公路乡乡道、村村通,大车小车可抵农户门前。2.【答案】D【知识点】如何开展社会调查【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李听说星宿海的环境在短短30年内发生了巨变,属于第二手资料。小李在和朋友的聊天中得知,星宿海就在黄河源头,属于第二手资料。小吴听记者说某地60%-70%的村民都开轿车去干农活,属于第二手资料。记者在泗安镇看到家家户户都住进了带车库的二层别墅,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属于第一手资料。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在文字、实物、和口头资料中,由当事人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资料、由同时代或者距离那个时代较近的人记录下来的资料,是第一手资料。例如:出土的瓷器,钱币、化石、遗迹、遗体、历史建筑、当事人亲身经历后的口述、当事人的回忆录和日记,古代的档案,收录当事人文章的文献等都是第一手资料,而后人的著作和后人的评述,传说,故事,传奇,神话等等都是第二手资料。3.【答案】C【知识点】如何开展社会调查【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在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独木舟 ,属于第一手资料。 记录东史郎在南京大屠杀中亲身经历的日记 ,属于第一手资料。 某大学教授编著的《中国古代史》 ,属于第二手资料。 记者拍摄到的某国军队虐待战俘的照片 ,属于第一手资料。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在文字、实物、和口头资料中,由当事人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资料、由同时代或者距离那个时代较近的人记录下来的资料,是第一手资料。例如:出土的瓷器,钱币、化石、遗迹、遗体、历史建筑、当事人亲身经历后的口述、当事人的回忆录和日记,古代的档案,收录当事人文章的文献等都是第一手资料,而后人的著作和后人的评述,传说,故事,传奇,神话等等都是第二手资料。4.【答案】B【知识点】如何开展社会调查【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我们探寻身边的变化、感悟生活中历史进程的时候,对于搜集到的口头传说,最主要的应该是分析它真实可信的程度。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 不同的区域,变化有快有慢,有好有坏。即使同一个区域的变化,在不同的人眼里,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看待变化要以事实为依据得出结论,所以要区分事实与观点,事实是事物的真实情况,观点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所以在我们探寻身边的变化、感悟生活中历史进程的时候,对于搜集到的口头传说,最主要的应该是分析它真实可信的程度。5.【答案】A【知识点】如何开展社会调查【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如果我们想要做一个浙江省水质环境的调查,可靠的资料来源是:①关于水域周边居民的调查访谈, ②档案馆中有关浙江水质的文献档案,③对浙江水域的实地考察数据。 ①②③ ,正确。属于事实资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④根据自己想象撰写的调查报告,不具有说服力,自己想象的东西不一定正确。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对区域地理环境进行全面了解和考察,评述自然条件和资源基础,利用地理调查资料,进行区域特征和区域分异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划和制定区域发展规划。6.【答案】(1)图片资料、考古发掘、历史记载等。(2)资料二、三是第一手资料。资料一是第二手资料。(3)消失的原因可能有:“河流改道说”。由于塔里木河改道南行,注入台特马湖,只有孔雀河一河之水流入罗布泊,水量大减,造成了罗布泊逐渐缩小,以至干涸。由于严重缺水,楼兰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只好远走他乡。“气候变迁说”。此说认为,古时的楼兰气候湿润,雨水丰沛,河湖众多,渔业发达,并有农牧业。但大约在3世纪到6世纪,那里的气候逐渐由湿润转为干旱,雨量减少,最终土地沙漠化。“此地不养人,自有养人处”,楼兰人只好去寻找能够生息的地方了。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丝路古道北移伊吾、多河,不再经楼兰,楼兰因此逐渐消亡,这便是“丝路改道说”。可是,丝路改道虽然可使昔日繁荣的楼兰变得萧条,却不足以使一个人丁兴旺、建筑宏伟的城市消失。【知识点】如何开展社会调查【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结合给出的材料,在认识区域变化时,小华运用了图片资料、考古发掘、历史记载等。(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料二、三是第一手资料。资料一是第二手资料。(3)、消失的原因可能有:“河流改道说”。由于塔里木河改道南行,注入台特马湖,只有孔雀河一河之水流入罗布泊,水量大减,造成了罗布泊逐渐缩小,以至干涸。由于严重缺水,楼兰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只好远走他乡。“气候变迁说”。此说认为,古时的楼兰气候湿润,雨水丰沛,河湖众多,渔业发达,并有农牧业。但大约在3世纪到6世纪,那里的气候逐渐由湿润转为干旱,雨量减少,最终土地沙漠化。“此地不养人,自有养人处”,楼兰人只好去寻找能够生息的地方了。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丝路古道北移伊吾、多河,不再经楼兰,楼兰因此逐渐消亡,这便是“丝路改道说”。可是,丝路改道虽然可使昔日繁荣的楼兰变得萧条,却不足以使一个人丁兴旺、建筑宏伟的城市消失。【点评】第一手材料——从亲身实践或调查中直接获得的材料。 第一手材料是直接的证据,是未经过任何修饰的信息 ,经由本人调查验证的,不是道听途说而得到的信息。意思是最原始,未经改动的 ,通常也比喻最真实的信息。7.【答案】①、②、④;③、⑤、⑥、⑦【知识点】中国人口基本特点【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事实是事物的真实情况,观点则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 ①、②、④ 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说明杭州市人口迁移变化产生的影响,属于观点。 ③、⑤、⑥、⑦ 是具体的事实材料,是真实的情况,属于事实。【点评】事实: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和局势及情况的变异态势。观点:观点是具有主观性的,处于一定立场,分析事物利弊和适用性的表达。8.【答案】略。【知识点】如何开展社会调查【解析】【分析】根据题意, 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是“身边的变化”,内容涉及经济、文化、环境、交通等各个方面,要求选取一个角度撰写一篇社会实践调查小报告。 确定好标题,选择合适的调查时间,地点,确定调查的目的,调查方式,调查过程,结果,评价反馈等都需要具体写出来。【点评】大自然在变,一年的四季在更替;社会在变,高楼增多,马路变宽;人们生活方式在变,节奏加快,质量提高;我们在变,一天天长大、成熟;身边的一切都在变化。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2-2023学年人文地理(下册)综合探究六 区域的变化 每课一练(学生版).docx 2022-2023学年人文地理(下册)综合探究六 区域的变化 每课一练(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