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2张PPT)统编九上道法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3秋统编版版九上道法精品同步课件政治认同:知道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在感受国家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法治观念:体会创新与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认同创新的价值,支持我国改革创新事业。责任意识:树立热爱科学的精神,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志为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提升自身创新能力。难点重点核心素养目标2023真题演练新课引入新知学习1234课堂小结本课小测5课程导航学习目标6课程导航如何正确认识“创新”?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创新的重要性?创新与改革的关系?新课引入结合视频和教材P15-17,说一说创新与生活有什么关系?新课引入本届大运会共有113个国家和地区的6500名运动员报名参赛本届大运会共有113个国家和地区的6500名运动员报名参赛,共设有18个大项269个小项。在为期12天的角逐中,中国代表团共获得金牌103枚,银牌40枚,铜牌35枚。结合视频和教材P15-17,说一说创新与生活有什么关系?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2.1 创新改变生活感受创新运用你的经验:创新来源于生活。将废旧物品重新利用,不仅有助于环保,而且充满创新乐趣。思考:生活中你有过哪些利用废旧物品的创意?快与大家分享吧。什么是创新?(P15)新知学习生活中的创新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2023年2月25日,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第四架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M在广东珠海成功首飞。在三峡能源四川金阳风电场75米长、19吨重的风机叶片过盘山路需要连转上百个急转弯一趟要运半个月运输过程可谓“难于上青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无论多么困难中国建设者们总有办法突破,用智慧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大国科技创新感受创新瓶盖做的风车色彩斑斓的花瓶废旧纸盒的收纳水瓶做的的吸尘器洗衣液瓶子做的花盆易拉罐做的小车光盘做的工艺品纸卷做的笔筒①生活处处有创新。感受创新②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a.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b.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感受创新牛顿偶然发现苹果掉落,追寻其规律,到正式提出万有引力定律花费20年时间。②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耗资3000亿研发,汇集30万科研人员、产业工人,耗费17年时间成功打造的第一架国产大型民航机C919。c.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年复一年的积累。d.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感受创新知识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③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无人工厂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度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感受创新有人说:“创新只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幸福无关。”对此你怎么看④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1)总: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2)方式:从无到有的发明创造,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3)领域:不局限于科技领域,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4)产生: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年复一年的积累(5)主体: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知识小结:什么是创新?(P15)我会用新方法解这道数学题。我和同学走进社区,通过“微心愿墙”帮助居民实现小愿望。跟乐队的伙伴儿一起给老歌配新曲,挑战真大啊!我创新了一道菜的做法,爸妈夸我心灵手巧探究与分享(P15)思考:观察以下图片,请你说说创新对个人的意义有哪些?感受创新——探究创新对个人的作用结合李启鸿的发明经验,说一说创新对个人有什么作用?A.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B.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C.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2.创新对个人的作用?P16ABC知识小结:创新的影响|作用有哪些?(P16)①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②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活力。③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对个人的影响为什么创新?探究与分享结合上述事例,请你谈谈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一样的感受。有人说,创新只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的幸福生活无关。对此你怎么看?(1)近年来党和国家提出了许多新名词:中国梦、雄安新区、一带一路、数字丝绸之路、海绵城市、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些新名词在不同的领域产生了系列的思想体系和具体做法。(2)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用“三系配套法”实现水稻杂交,大大提高了中国水稻的产量,为世界反贫困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有人说:“袁隆平养活了一亿中国人”。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3)香港回归祖国,开启了香港历史新纪元。25年来,在祖国全力支持下,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思考:说一说下面三个情境分别属于哪种创新?分别有哪些影响?①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②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③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④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创新的影响|作用有哪些?(P16)对社会的影响为什么创新?创新引擎第二目题——聚焦“创新活力”结合视频和教材P14+17-18,201.说一说国家把什么摆在核心位置?国家实施了哪一项战略?2.创新有何重要性?(提示有7点)创新引擎创新引擎——探究创新的重要性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计算机的出现创新推动时代的车轮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引擎——探究创新的重要性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创新引擎——探究创新的重要性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创新引擎——深圳是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阅读P18-19探究与分享深圳是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从深圳的发展你得到了什么启示?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今天的“深圳”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思考:是什么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国家为什么重视创新?结合图片看教材P17“我国古代科技发明”,思考创新对国家的重要性?古代中国,尤其是15世纪之前,在农业、天文学、工程技术、医学、数学、音乐等领域的科技发明至少有100项“世界第一”。创新作为中华文明深厚的内蕴,不仅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将成为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小结:创新的重要性|地位(为什么坚持创新)(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P1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创新制度保障,中国已经驶上创新强国的快车道。人类社会发展角度(P17)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文明发展角度(探究分享)创新作为中华文明深厚的内蕴,不仅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而且将成为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3)创新的重要性|地位(为什么坚持创新)时代发展角度(p17)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国家发展角度(p18)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4)(5)创新的重要性|地位(为什么坚持创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依靠出口、投资向依靠内需转变由传统向绿色转变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思考:观察下图,请你说说创新与改革的关系?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正走在通往国富民强的创新路上。知识小结:创新与改革的关系改革创新改革为创新指明了任务和方向创新推动改革往深处、高处发展激发促进指向过去,意味着要与时俱进,要破旧。指向未来,意味着要立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敢为天下先改革开放“试验田”春天的故事特区精神一组对比图看深圳巨变提到深圳,我们会想到创新与改革的关系思考:深圳是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从深圳的发展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②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③时代发展呼唤创新,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④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⑤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中国正在通往国强民富的创新路上。⑥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参考答案(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3)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4)积极参加创新小发明、小制作,在动手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5)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不断创新。(6)勤于思考,善于观察,敢于质疑,勇于向传统挑战;(7)培养好奇心,养成勤动手、动脑的好习惯。拓展设问: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创新能力,启示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创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创新是灯,照亮前进之路,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推动社会取得长足进步01扬起改革创新的风帆,“中国号”巨轮必将到达富强的彼岸。02国家用改革开放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03拓展:创新的几组比喻创新改变生活1.感受创新(创新是什么)2.创新的影响?(个人+社会)创新引擎4. 改革与创新的关系?3.创新的重要性创新驱动发展什么是创新为什么要创新怎么样创新课堂小结01本课小测(2022怀化)创新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2021年7月20日,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山东青岛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这属于( )A.理论创新B.科技创新C.制度创新D.文化创新B02中学生小刘无意中把雨伞倒挂在围栏上,雨后伞里接满了雨水。他想,北京那么缺水,要是能制作一个收集雨水、自动浇花的装置就好了,由此他开始进行创新设计。经过不断研究和反复实践,他成功发明了节水器并获得国际青少年节水大赛一等奖。这说明( )A.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B.没有天赋的人不能进行创新C.创新仅是个人的创意行为D.中学生在创新中发挥主要作用A03(2022自贡)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一点手机,就可“掌控”大棚温度和湿度;借助云广播”,大量招工信息飞入乡村千家万户;登上电商平台,农产品很快出村进城....数字乡村正展现出澎湃动力。这说明( )①创新改变生活,创新让村民生活更美好②互联网是人们学习和交往的主要方式③科技创新改变着村民的行为方式④创新是我们的强国之路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C04无论是经济转型升级,还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无论是户籍、司法、教育等方面改革措施密集出台,还是“互联网+”“中国制造 2025”双翼齐飞……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探索,为中国发展不断开拓新境界。这充分表明( )①我国开始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②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③中国正走在通往国强民富的创新路上 ④伟大祖国综合实力世界第一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D1.(2023年山东泰安)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组建国家实验室,分批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这说明我国A.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B.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在创新型国家前列C.坚持把创新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D.坚持科技是第一动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科技创新。A:分析题文,过去五年,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A正确;符合题意;B:我国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不是前列;B错误;C: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C错误;D: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D错误;故本题选A。2.(2023年湖北宜昌)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将很多想象变成现实,很可能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颠覆性变革”,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引发人类社会的担忧。该担忧是基于A.技术创新不能改变人们生活 B.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存在不足C.可能带来伦理与安全等问题 D.只要创新就能促进社会发展【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创新。A:技术创新可以改变人们生活,故A错误;B:我国总体自主创新能力虽有成就,但也存在不足,且在题意中没有体现,故B不符合题意;C: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引发人类社会的担忧。该担忧是基于可能带来伦理与安全等问题,故C符合题意;D:“只要,就能”的说法太绝对,故D错误;故本题选C。3.(2023年山东滨州)“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80多年前,方志敏烈士在《可爱的中国》中这样憧憬未来中国。如今,先辈的梦想照进现实,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精神。因为创新①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③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④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创新的重要性。①④:“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故①④正确;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故②错误;③: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故③错误;故本题选B。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岁制造小创客_21683.mp4 2_1创新改变生活【2023秋九上道法公开课课件含视频】.pptx 《创新活力》.mp4 智慧大运 科技赋能.mp4_2984.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