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1.2在社会中成长(课件30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1.2在社会中成长(课件30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统编八上道法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023秋统编版八上道法精品同步课件
激趣导入
核心素养目标
自学导航
笔记整理
课堂小结
拓展学习
巩固训练
探究交流
2023中考真题演练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1.2 在社会中成长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政治认同: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自觉性
道德修养:养成亲社会的习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
法治观念:知道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掌握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能够自觉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
健全人格: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投身社会实践
责任意识:树立“谦让”"分享”“助人”“合作”“同情”“安慰” 等亲社会行为的意识,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核心素养目标
1.2 在社会中成长
看视频思考,“狼孩”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吗?
狼孩的故事
激趣导入
只有通过社会,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由“生物的我”向“社会的我”的转变,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能真正实现我们人生的社会价值
社会化
狼孩
(生物个体)

(社会人)
“狼孩”的事实,证明了人类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人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在社会中成长》。
1.2 在社会中成长
自学导航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P6-9内容,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5分钟。
1.为什么说个人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综合)
3.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4.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5.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1.2 在社会中成长——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探究交流
人的社会化
1.为什么说个人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个人与社会关系之三】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1.2 在社会中成长——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探究交流
观察与思考
父母的抚育
同伴的帮助
老师的教诲
社会的关爱
国家的培养
父母
同伴
老师
社会
国家
“我”的成长过程
观察“我的成长过程”图,结合《狼孩的的故事》,思考:
“我”的成长过程与“狼孩”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狼孩”的成长脱离了社会,“我”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的过程。
1.2 在社会中成长——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人的社会化

然人
父母的抚养
同伴的帮助
老师的教诲
社会的关爱

会人
知识不断丰富
能力不断提高
规则意识不断增强
价值观念日渐养成
途径
影响
结果
社会化
探究交流
1.2 在社会中成长——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视频:一粒米和一生
探究交流
1.2 在社会中成长——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交流分享
探究交流
物质
支持
说一说我们的衣、食、住、行 、学习、娱乐来源哪里?这些给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什么?
1.2 在社会中成长——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交流分享
探究交流
说一说我们的衣、食、住、行 、学习、娱乐来源哪里?这些给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什么?
学习
娱乐
精神滋养
1.2 在社会中成长——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日常学习和生活用品来源
①食物是食品厂的工人加工制作出来的。
②学习用品是工厂的工人生产出来的。
③衣服是服装厂的叔叔阿姨缝纫出来的。
1.为什么说个人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个人与社会关系之四】
探究交流
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通过父母的抚养、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逐步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1.2 在社会中成长——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笔记整理
1.为什么说个人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探究交流
1.2 在社会中成长——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笔记整理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④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我们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探究交流
1.2 在社会中成长——养成亲社会行为
思考交流夏花阿姨事迹
探究交流
思考:
视频中“夏花阿姨”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吗?她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
亲社会行为
含义: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1.2 在社会中成长——养成亲社会行为
讨论交流
探究交流
结合图片材料,讨论交流:
◆谈谈上述亲社会行为对我们的成长的意义,归纳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结合自己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社会调查
交通劝导
敬老院服务
研学旅行
1.2 在社会中成长——养成亲社会行为
笔记整理
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意义)。
③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④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4.亲社会
行为的表现
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爱国爱民、敬业奉献、热爱劳动、探究交流践行等
探究交流
1.2 在社会中成长——养成亲社会行为
5.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②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结合图片和你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总之,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探究交流
1.2 在社会中成长
在社会中成长
在社会课
堂中成长
养成亲
社会行为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我们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板书小结
为什么养成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怎样养成亲社会行 为
课堂小结
社会化的含义、途径、表现
1.2 在社会中成长
拓展学习
成功人物的成长过程
同学们课
后认真完成
1.2 在社会中成长
巩固训练
※单项选择题:
1.福建女孩王津车祸离世,她的父母决定捐出女儿的肾脏,受赠者已成功手术后出院。这给我们的启示(  )
①要树立回报社会意识,培养亲社会的行为;②服务和奉献社会,提升生命的价值;③同情和关心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④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相应的回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两会”期间,河南省实验文博学校初二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与调研,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我为两会提议案”活动,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循环使用校服、课外班办学、居民区附近店铺光电污染的问题填写了意见建议书。大家参与活动的热情高涨,下列想法你赞同的有(  )
A.春光:“彰显主人翁意识,属亲社会行为”
B.夏雨:“为了哥们儿义气,必须完成任务”
C.晗秋:“分散了学习精力,纯粹多此一举”
D.冬梅:“寓教于乐很有趣,学习只乐不苦”
a
巩固练习
a
1.2 在社会中成长
3.北京市第十五中学高三学生李东蔓,7岁开始跟随母亲参加公益活动,目前已有十余年志愿服务经历。自2014年在“志愿北京”网站注册以来,已经累计服务1327小时。李东蔓的行为(  )
A.承担了自己不愿意承担的责任
B.是一种只有代价没有回报的行为
C.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方法
D.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亲社会行为
d
巩固练习
巩固训练
1.2 在社会中成长
★非选择题:
1.以下是中学生小明的日记,请据此回答问题。
日记一:9月15日,周六
今天带领表弟表妹到县城西边游玩,我把他们照顾得非常好,给他们介绍临泉三大古迹:银杏树、古城子、老丘堆。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我感到很有成就感。
日记二:10月1日,周一
今天是国庆节!我应同学小刚的邀约,一起到冬枣采摘园,我们边游览,边采摘,边品尝,真高兴!
日记三:11月18日,周日
小区开展关于小区绿化的建议通知会,作为小区的一员,我也提交了自己的建议,叔叔阿姨们投来赞赏的眼神。
(1)在三则日记中,小明分别是什么样的身份?这三种身份分别是通过哪种社会关系确定的?据此完成下列表格。
巩固练习
巩固训练
1.2 在社会中成长
巩固练习
身份 社会关系
日记一
日记二
日记三
表哥(或表姐)
血缘关系
同学
业缘关系
小区一员
地缘关系
(2)“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是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的?
①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②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总之,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巩固训练
1.(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5月11日,牡丹江市首届中小学生核心体能大比武活动成功举办。同学们对此次活动纷纷发表看法,你不赞同的是( )
A.小刚:浪费时间影响学习
B.小方:可以激发我们的潜能
C.小龙:能提升我们的体质健康
D.小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实践活动。
A:参加体能比武活动不会浪费时间和影响学习,故A说法错误;
BCD:依据教材知识,参加体能大比武活动,有利于激发我们的潜能,提升我们的体质健康,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故BCD说法正确;本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故本题选A。
2.(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统考中考真题)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故意在一个犹太人社区丢下两个粘在一起的信封,其中一个信封上面显示了失主的信息(有的是以色列裔,有的是阿拉伯裔),另一个信封中是需要寄出的信。结果发现,社区中的随机被试更愿意帮助以色列裔失主。下列关于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
①个体会根据所处环境的界定决定是否做出亲社会行为
②相似他人表现的亲社会行为促进了个体的亲社会行为
③助人者和求助者之间的相似性会促进亲社会行为的产生
④社会比较过程促进了亲社会行为的产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
③④:题干中的研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有助人者和求助者之间的相似性会促进亲社会行为的产生,社会比较过程促进了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故③④正确;
①②:选项说法不符合题干主旨,故①②排除;
故本题选D。
3.(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光明影院”是我国首个以高校师生为志愿者主体的无障碍电影公益项目。截至目前,“光明影院”在31个省区市进行公益放映和推广,将无障碍影视产品送到2000多所特殊教育学校,让许多视障人士领略到光影世界的魅力。材料说明,亲社会行为的养成需要做到( )
A.守信重诺,推己及人 B.身体力行,热心友善
C.为人着想,合作谦让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要求。
B:题干中,“光明影院”是我国首个以高校师生为志愿者主体的无障碍电影公益项目。表明亲社会行为的养成需要做到身体力行,热心友善,故B正确;ACD:选项说法不符合题干主旨,故ACD排除;
故本题选B。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