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开国大典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 开国大典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7课 开国大典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读拼音,写词语。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xuān gào 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纪元。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lóng zhòng 举行。现场举行了盛大的yuè bīng仪式,广场上qí zh 飘扬,子弟兵们穿着笔挺的zhì fú,迈着整齐的步伐,以相等的jù lí 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会场上bào fā出了pái shān dǎo hǎi的掌声。
二、用“√”选出括号里恰当的音、字、词。
1.群众差(chā chà)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
2.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国人民政治(协 胁)商会议全体代表。
3.下午三点整,会场上(暴 爆)发出一阵排山倒(dǎo dào)海的掌声
4.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敬仰 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5.丁字形的广场(汇集 聚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三、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诞”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诞”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诞生,人出生;②生日;③荒唐的,不合情理的。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诞”字应选哪种解释?
1.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 )
2.首都各界人士举行仪式,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 )
3.关于可替代能源的几种荒诞说法经不住推敲。( )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1.有一种典礼,是在庆祝建国的时候举行,叫( ) 。
2.有一种站,是恭敬、庄严地立着,叫( ) 。
3.有一种讨论,是经过众人共同商量达成一致的意见,叫( ) 。
4.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和声势,可以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过来,叫( ) 。
五、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 )山( )海   四( )八( )   五( )六( )
迎风( )( )   ( )( )上升   大江( )( )
1.当毛主席走上主席台的时候,台下响起了 的掌声。
2.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嘹亮的国歌声中 的时候,这雄壮的歌声传遍了 。
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汇集 聚拢
1.几个人( ),站成一个圆圈。
2.丁字形的广场( )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宣告 宣布 宣传 宣读
3.毛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4.毛主席在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5.这庄严的( ),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欢呼起来。
七、根据要求写句子。
(1)农民、学生、女人等各行各业的人。(修改病句)
(2)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掌声。(改为夸张句)
(3)丁字形的广场上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句)
(4)这庄严的宣告,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用划线词造句)
(5)毛主席 电钮 电动 旗杆 按动 的 亲自 连通(连词成句)
八、课文直通车。
(1) 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我们的国歌是《 》,由 作词, 作曲。
(3)“开国”的意思是 ,“大典”的意思是 。全文按照 的顺序记叙。
(4)课文记述开国大典,重点写了 、 、阅兵、 四个场面。
(5)作者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了开国大典的几个场面。请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九、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开国大典(节选)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选文运用了 (点面结合 情景交融)的写法,描写了 的场面。
2.画“﹏﹏﹏”的句子中,“海洋”指的是 ,“波浪”指的是 。本句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大典开始前热闹的景象。
3.选文中加点的词“直奔”可否换成“走向”?为什么?
4.关于选文的大意,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群众队伍很早就入了场。
B.广场上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
C.群众队伍包括工人与农民。
D.到了正午,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5.“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假设你是他们当中的一员,请用一两句话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
十、课外阅读。
忆开国大典
已经过了中午了,广播喇叭里传来几句洪亮的声音,所有的人们顿时都静了下来,原来走动的人群不知什么时候也都归了队。我们周围只有几个戴红袖标的工作人员,他们都________________地仰望着天安门城楼。广播喇叭又响起了《东方红》乐曲,广播员兴奋地喊着:“毛主席来了!”广场上顿时沸腾了,当有人从天安门两侧的汉白玉围栏里的台阶走上大殿正门时,人们都欢呼雀跃起来。“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声________________般此起彼伏。我俩虽小,眼神还不错。从我们站立的地方到天安门城楼虽然比较远,却也能看到城楼上的人影。听身旁大人们的相互指点,我们也看到了,那身材高大,身穿黄色制服头戴帽子的人,就是毛主席。紧接着大喇叭里又传来了响亮的湖南口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是毛主席在向全中国、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啊!又是万众沸腾、雷鸣般的掌声和________________的欢呼声……
1.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经久不息 排山倒海 全神贯注
2.“沸腾”在文章中出现了两次,意思一样吗?
3.文中的人们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来参加开国大典的?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十一、拓展练习。
上面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阅兵式的图片,看到上面的图片,我会想到这些成语: 长虹、气势 、气 轩 、声势 。我也想起了“俱往矣, , 。 ”的词句。
参考答案
一、宣告 隆重 阅兵 旗帜 制服 距离 爆发 排山倒海
二、chà√ 协√ 爆√ dǎo√ 瞻仰√ 汇集√
三、D dàn 讠 6 ② ① ③
四、开国大典 肃立 协商 排山倒海
五、排 倒 面 方 颜 色 招 展 徐 徐 南 北 排山倒海 徐徐上升 大江南北
六、聚拢 汇集 宣布 宣读 宣告
七、1.参加开国大典的有工人、农民、学生等各行各业的人。 2.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3.广场上汇集队伍。 4.新中国的成立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5.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
八、1.毛泽东主席 2.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 聂耳 3.国家成立 隆重庆典 事件发展 4.会场 典礼 游行 5.群众入场 典礼仪式 阅兵仪式 群众游行
九、
课内阅读
九、1.点面结合 群众入场 2. 群众队伍 翻动的红旗 夸张 比喻 3.不可以。“直奔”给人以快速朝目标走去的感觉,体现出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切和激动之情。而“走向”一词体现不出这种感觉。 4.B 5.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经过艰苦奋斗实现的。能够参加典礼,我太激动、太自豪了。
课外阅读
十、1.全神贯注 排山倒海 经久不息 2.不一样,第一个“沸腾”指的是场面喧闹嘈杂,第二个“沸腾”指的是人们情绪激动高昂。 3.人们怀着激动自豪的心情来参加开国大典。从“广场上顿时沸腾了”“人们都欢呼雀跃起来”“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啊!又是万众沸腾、雷鸣般的掌声和经久不息的欢呼声……”这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气贯 磅礴 宇 昂 浩大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