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 题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 《少年有梦》新授课授课班级 七年级 授课人授课时间教材内容分析处理 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部分:“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主动 锻 炼个人心理品质,磨砺意志,形成良好的生活状态。”“自尊自强” 部分:“ 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整体感知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学生升入初中后的第二节课,本课内容《少年有梦》在第节课《中学序曲》基础上, 进步和学生起探讨梦想的意义,以“织梦-追梦圆梦”为主线,鼓励学生编织梦想、勇于追梦, 引导学牛探寻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激励学生用努力架起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建立起 努力就有改变的生活信念。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编织人生梦 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所以他们也将在中学时代去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但是面 对中学生活中蕴臧的机遇与挑战,他们要树立什么样的梦想 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如何看待 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这些问题需要在本节课中帮助学生澄清。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关注现实、关注未来的思想情感。 引领学生了解影响梦想的因素,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明白努力可以拉近梦想和现实的距离,引导学生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把握放飞梦想的机会,绽放自己绚丽均青春。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领学生正确分析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关系。 (三)知识目标 知道梦想是对生活的盼望。少年时代,是一次绽放青春的机遇,是一次放飞梦想的机会, 少年的梦想反映了我们对生命的态度。 了解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懂得把生活变成梦想的意义,掌握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方法。(三维目标)教学重点 有梦就有希望,努力就有改变教学难点 努力就有改变教法学法 以体验式、案例式、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社会热点设置问题进行探究。 讨论法、圈点勾画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1.学生:根据新课程标准自学: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课前延伸 命主题,体验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区分梦想与现实,知道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付出努 力,勇于追梦。概括青少年要为实现梦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备课。 做到“有备而战”; 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知识的能力。想付出努力, 相信努力就有改变。理解个人成长的关键是挑战自己和超越(1)自己。 2.教师:研读课标、教材和查找资料根据学生的收集的资料编写教学设计并制 作课件。课内探究 (五个环节) ①创设情境 以动画短片《杂草的梦想》视频作为导入,探究: 是什么让杂草奋不顾身踏上滚烫的水泥地?——是生存的梦想 探究“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短片中的杂草虽然枯萎,但却为它的后代寻得了良好的生存环 境,所以说有梦想就有希望。 教师以动画片作为导入; 学生感悟主题。 用符合学生形象思维特点的动画片作为引入,有利于点燃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引出“梦想”主题; 批判性问题,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兴趣,引领学生带着这样的思考进行本框的学习;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 神。②自我展示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是什么?(巧妙插入中国“神州十二号”载入飞船发射成功时政新闻和钟南山事迹) 探究: 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 A.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 丽可爱的愿望。B.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学生上台讲解剖析; 教师聆听,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适当在黑板做记录。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知识和思维融入生长; 锻炼学生的胆量,增强学生自信。 体现回归生活,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由生活逻辑上升理性逻辑; 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核心素养。③合作探究 小组围绕钟南山展开讨论,一案到底, 通过探讨生成知识: 探究一“ 少年立志 救死扶伤”探究: 2.什么是梦想?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探究二“梦想明灯 学医初心”探究: 3.梦想的意义?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②梦想能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 让生活更加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③人类需要需要这些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 探究三“艰辛岁月 历经磨难”探究: 追梦的路上可能艰难险阻,困难重重。探究三“仁心医者 民族脊梁”探究: 4.如何实现梦想?(P11-13)(重点) 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 行动。②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A.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B.努力,需要立志。.努力,需要坚持。D.努力,也 有方法。 1.各小组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展开讨论,生生互动, 形成共识,完善知识; 2.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遇到 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 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以便对症下药,使讲解更有针对性、更高效; 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体验教学法突破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展 示 .师生共同构建思维导图 (要求知识完整、重难点突出;构图合理;字体端正;学生吐字清晰、仪态端 学生上台讲解大概念构建思维导图; 各小组派学生代表对同 1.让学生养成聆听的习惯,提高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提升 庄。) 学的思维导图评析并完善; 3.师生互动,重视动态生成,教师黑板记录新生成的内容,教师精讲点拨; 4.教师展示自己的思维导 图。⑤堂练堂评 简化思维导图,用一句话概括本框内容:有梦就有希望,努力就有改变;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核心知识检测过关。 学生先做; 教师巡堂点拨。 提炼观念,激发联想与创意,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维的习惯,把书读厚再读薄; 通过检测让学生内化知识,付诸行动,增强 公共参与意识。课后提升 制定初中生活的三年规划,以及措施。(梦想是什么、需要培养的品质、需要做的准备、目 前可以开始的具体行动)。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