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学了 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任务单+作业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我上学了 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任务单+作业单

资源简介

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我是小学生》(第一课时)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作业练习
1.跟着录音,自己读一读《上学歌》。 2.向爸爸妈妈,试着介绍自己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我是小学生》(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听读儿歌,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2.认识同桌、周围同学及老师,熟悉教室,参观校园,感受教室的亲切、校园的美丽。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观察图画,听读儿歌,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2.认识同桌、周围同学及老师,熟悉教室,参观校园,感受教室的亲切、校园的美丽。
教学难点: 1.认识同桌、周围同学及老师,熟悉教室,参观校园,感受教室的亲切、校园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观察插图 1.导入:小朋友,你们成为光荣的小学生了,心情怎么样啊? 2.揭示课题“我是小学生”,引导学生自豪地读一读。 3.出示课文插图,引导思考:同学们,图画中的小朋友和你们一样都成为了小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猜一猜,他们要去干什么呀? 预设1:同学们背着书包开心地去上学。 追问1:你不仅观察到了他们在干什么,还发现小朋友们都笑嘻嘻的,心里很开心呢!除了有小朋友,插图中还画了些什么? 预设2:插图中还画了红红的太阳和美丽的鲜花。 预设3:插图中还画了几只飞来飞去的小鸟,好像在叽叽喳喳地唱歌。 小结: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早晨,一群小学生背着书包,迎着太阳,听着小鸟欢快的歌声,欣赏着美丽的鲜花,开开心心地去上学! 二、听读儿歌,感受上学的快乐 1.组织学生对照图片,听读儿歌。 (1)播放《上学歌》音乐。引导:她们边走边唱着一首歌《上学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播放《上学歌》课文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清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思考:小鸟一边在打招呼,一边在问小朋友们什么呀? 预设:小鸟在问:“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追问:听得很仔细,你能回答吗? 回答:因为我是小学生了,所以我背上小书包去上学了。 (3)出示句子“我是小学生”,请学生自豪地读一读“我是小学生”。 2.组织学生听读、学唱儿歌。 (1)播放《上学歌》课文录音。提出要求:头摆正,身坐直,脚放平,翻开语文书,伸出小手指,认真听录音,听到哪儿,手指指到哪儿,眼睛就看到哪里。 (2)带读儿歌《上学歌》。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要求学生做到字字过目。 (3)指名读儿歌《上学歌》。老师读儿歌的题目,四名学生一人读一句。 (4)组织学生学唱儿歌,可以边唱边做做动作。 三、认识同学老师,了解学校生活 1.引导学生认识学校。 (1)引导:同学们成为小学生了,你们的阿姨、叔叔,爸爸、妈妈的同事,邻居可能会问“你在哪里读书啊?”你该怎么说呢? (2)播放音频:我在打虎山路第一小学读书。 (3)请学生试着介绍自己在哪所学校读书。教师评价时要关注学生将学校名称说清楚,将句子说完整。 2. 引导学生认识老师和同学。 (1)引导:上学了,来到校园里,遇到老师和同学该怎么打招呼呢?放学了,又该和老师、同学说什么呢?自己先准备准备,试着说一说。 (2)创设情境,师生示范打招呼。 ①情境一:现在,老师和你们在校园里遇见了,我们来互相打打招呼,谁愿意呀? 教师:小明,早上好! 学生:朱老师,早上好! 教师在评价时提醒学生在打招呼时应做到声音响亮。 ②情境二:走进教室,你看见同桌小红已经来了。 小明:早上好,小红! 小红:早上好,小明! ③情境三:丁零零,放学了。 教师:同学们,再见! 小明:老师,再见!小红,再见! 小红:再见,老师!再见,小明! 3. 引导学生学会介绍老师和同学。 (1)引导:放学后,你们回到家了,爸爸妈妈会问:“你们的语文老师是谁呀?你的同桌叫什么名字呢?”你又该怎么回答呢 (2)播放音频:我们的语文老师是朱老师,我的同桌叫小红。 (3)请学生试着说一说:我们的数学老师是谁?我的同桌叫什么名字? 4.引导学生认识校园里的不同场所。 (1)引导:我们要在小学学习、生活,美丽的校园里有哪些场所?我们可以在这些场所里做什么?跟着老师一起去看一看吧! (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校园里标志性场所。 ①出示教室图片,组织学生跟读“教室”。引导学生了解在教室里可以学知识、学本领。 ②出示美术室图片,组织学生跟读“美术室”。引导学生知道在美术室里可以画画。 ③出示音乐室图片,组织学生跟读:音乐室。引导学生知道在音乐室里可以快乐地歌唱。 ④出示操场图片,组织学生跟读“操场”。引导学生知道在操场上可以做广播操、踢球、跑步。 ⑤出示食堂图片,组织学生跟读“食堂”。引导学生知道在食堂里可以开心地用餐。 四、总结 同学们,校园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等着你们去参观,去那里学习呢!你们要在美丽的校园快乐地学习、生活,学校就是你们的家。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我是小学生》(第一课时)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能够观察图画,说一说插图中画了些什么。 2.能借助录音、教师带读,自己读唱儿歌,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3.认识周围同学及老师,并学会介绍自己以及自己的同学与老师,同时学会与同学和老师有礼貌的打招呼。 4.借助图片熟悉校园,认识校园里的不同场所。
课前学习任务
准备好语文书。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出示课文插图,仔细观察图画。 (1)猜一猜,图画中的小朋友要去干什么呀? (2)插图中除了有小朋友,还画了些什么? 【学习任务二】 1.播放《上学歌》课文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清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思考:小鸟一边在打招呼,一边在问小朋友们什么呀? 2.组织学生听读、学唱《上学歌》。 (1)播放《上学歌》课文录音。提出要求:头摆正,身坐直,脚放平,翻开语文书,伸出小手指,认真听录音,听到哪儿,手指指到哪儿,眼睛就看到哪里。 (2)带读儿歌《上学歌》。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要求学生做到字字过目。 (3)指名读儿歌《上学歌》。老师读儿歌的题目,四名学生一人读一句。 (4)组织学生学唱儿歌,可以边唱边做做动作。 【学习任务三】 情境模拟,认识同学和老师,学会介绍自己、老师与同学,以及与老师和同学打招呼: (1)情境一:成为小学生了,阿姨、叔叔,爸爸、妈妈的同事,邻居可能会问“你在哪里读书啊?”学着音频试着介绍自己在哪所学校读书。 (2)情境二:上学了,来到校园里,遇到老师和同学该怎么打招呼呢?放学了,又该和老师、同学说什么呢?自己先准备准备,试着说一说。 (3)情境三: 放学后,你们回到家了,爸爸妈妈会问:“你们的语文老师是谁呀?你的同桌叫什么名字呢?”你又该怎么回答呢 听音频,再试着说一说:我们的数学老师是谁?我的同桌叫什么名字? 【学习任务四】 出示校园里的教室、美术室、音乐室、操场、食堂图片,能够进行跟读,了解校园里这些标志性场所的功能。
推荐的学习资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