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好的故事》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6课《好的故事》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6课《好的故事》阅读理解题
课外阅读(一)
囚首垢面的鲁迅
纳兰泽云
有人说鲁迅是“一身补丁,一团漆黑,一头直竖”。补丁指的是他身上的衣裳打着补丁,漆黑是指他皮肤黑黑,直竖当然是指他的头发一—鲁迅的一头“冲冠怒发”,无人不晓。
鲁迅,对于物质的索求,是那样的微薄一—穿久了的蓝布夹袄破了,要给他换新的,他不肯,补补又穿在身上。虽然夜间熬夜写作,饭菜也只是一两样普通菜蔬。不大吃鱼,因为他认为鱼的细骨太多,吃起来太费时,时间浪费在这上面太可惜了。可是,对于精神方面,他却是“苛索无度”,几至“席不暇暖”。他常常到凌晨二三时才休息,而且常常是衣裳不脱就这样和衣倒下睡两三个小时,然后醒来抽根烟喝杯茶,继续写作。鲁迅的许多小说就是这样完成的,他认为写小说是不能断的,一断,人物的气就会接不上来。他头发长了可以不剪,衣服破了可以不换,但他把书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书有点儿脏了,他会拂起自己的袖子就揩。朋友来了,别的什么都可以借,就是书不肯借,实在逼得狠了,就干脆将那本书送给朋友。
唯一的“不正当”爱好是吸烟,但吸的多是用烟叶卷起的廉价烟,偶尔得到一些好烟,也要与朋友一起分享。即便如此, 他也嫌烟头留得过长,有点儿可惜。后来用上了烟嘴,烟头短到不能再吸了才丢弃。
鲁迅幼年丧父,靠母亲和姐姐给人洗衣度日,所以物质上清苦点儿,于他已不算什么折磨。而要让这样一位“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人去忍受精神的贫乏与困苦,那是万万不可的。他说,人生最苦痛的莫过于梦醒了无路可走。所以,他沿着他的梦想一路执着地走了下去一一他哪里是天才,他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上了,就像一幢巨大建筑,总是由零碎的一石一木累叠而起。
“囚首垢面谈诗书”,这是鲁迅的写照。可是,有诗可作,有书可读,就算囚首,就算垢面,又如何
虽然囚首,虽然垢面,但他们的心,仍是清水一滴。像鲁迅,像那些令人高山仰止的人们。
(1) 囚首垢面”是形容不注意仪容,作者着力写鲁迅”囚首垢面”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先生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写作上了。”文章中哪句话化用了鲁迅先生的这句名言 请你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3)鲁迅先生对物质的索求是微薄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你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第1自然段中提到鲁迅的一头”冲冠怒发”,为的是表现他”横眉冷对”的精神。
B.鲁迅先生不大吃鱼,因为他觉得鱼太贵了。这又一次表现了他的生活简朴。
C.在众多纪念鲁迅的文章中,本文可谓角度独特,用他对物质的微薄索求来衬托其精神追求的执着与崇高。
D.鲁迅先生之所以过着”囚首垢面”的生活,是源于他幼年清苦生活的熏陶
(5)下面哪句名言来概括鲁迅的”囚首垢面”最合适 ( )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B.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C.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D.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6)请你简要概述短文的主要内容。
课外阅读(二)
书籍面临着危机
书籍面临着危机。据估计,美国各图书馆中有近二分之一图书的纸张已严重老化。美国国会图书馆普通类和法律类的1200 万卷藏书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书籍已脆到不能翻阅。1850年后出版的书籍,平均保存寿命为50至100年,有些书籍只能保存25年便化为尘土。已经查明造成这一恶果的主要原因并非时间,而在于现代造纸过程中所添加的化学物质。
当今,造纸主要取自木质原料,要使木块分解成纤浆,再将其漂白、浓缩,必须添加一些酸性剂。这种酸性剂残留在纸张上,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起着“焚书”的作用。目前虽已生产出一些无酸纸,但由于产量低、价格贵,经济上并不可取。
化学技术的革新给人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途径。美国国会图书馆已研制出一种“抗酸化”流程,将书籍放在真空室进行干燥处理后,再将该室充以汽化乙锌,这样处理4至5天,书籍的保存寿命便可从100年延长到500至600年。
电子存储技术的发展也提供了保存书籍内容的新途径。一个数字激光存储器可存储相当于两万页的文字内容。这在经济上远比微缩胶卷合算,而且使用也较灵便。一旦读者需要则可借助计算机来进行阅读。人们相信,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更加合理的保护书籍的新途径一定会被找到。
(1)下列不属于书籍面临的危机的是( )。
A.纸张严重老化 B.书籍数量多 C.保存时间短
D.脆到不能翻阅
(2)第1自然段加点词”恶果”是指( )。
A.书籍保存数量多 B.书籍面临的危机
C.造纸过程中添加了化学物质 D.书籍保存时间长
(3)第2自然段主要讲了( )。
A.造纸时添加的酸性剂,残留在纸上,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起着”焚书”的作用
B.造纸除了木质原料外,还必须添加些酸性剂,否则,价格贵,经济上并不可取
C.造纸中添加的酸性剂会破坏书籍,虽然已生产出一些无酸纸,但经济上并不可取
D.造纸主要取自木质原料,须添加酸性剂,使木块分解成纤浆,再将其漂白、浓缩
(4)文中画”________”的语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 )
A.举例子 列数字 B.列数字 作比较 C.举例子 作比较 D.列数字 作假设
(5)短文介绍了哪两种保护书籍的新技术 这两种新技术有什么不同的作用
参考答案
课外阅读(一)
【答案】
刻画其朴素节俭的形象,说明他把主要时间和精力都运用到写作中去了
(2)他哪里是天才,他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上了。
(3)①穿打着补丁的衣服;②吃普通的饭菜;③吸烟也尽可能节省。
(4)C
(5)D
(6)鲁迅对物质的索求非常微薄,一直过着节俭的生活,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读书、写作上,因此过着”囚首垢面谈诗书”的生活。
课外阅读(二)
【答案】
(1)B
(2)B
(3)C
(4)A
(5)化学技术和电子存储技术。将书籍用化学技术处理后,可使书籍的保存寿命大大延长;电子存储技术可将很多页的文字内容存储到一个数字激光存储器中,在经济上远比微缩胶卷合算,而且使用也较灵便,读者可根据需要借助计算机来进行阅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