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7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阅读题课外阅读(一)死火(节选)文/鲁迅[对应课文]《好的故事》 我梦见自己在冰山间奔驰。 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冻云弥漫,片片如鱼鳞模样。山麓(lù)有冰树林,枝叶都如松杉。一切冰冷,一切青白。 但我忽然坠在冰谷中。 上下四旁无不冰冷,青白。而一切青白冰上,却有红影无数,纠结如珊瑚网。我俯看脚下,有火焰在。 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摇动,全体冰结,像珊瑚枝;尖端还有凝固的黑烟,疑这才从火宅①中出,所以枯焦。这样,映在冰的四壁,而且互相反映,化为无量数影,使这冰谷,成红珊瑚色。 哈哈! 当我幼小的时候,本就爱看快舰激起的浪花,洪炉喷出的烈焰。不但爱看,还想看清。可惜他们都息息变幻,永无定形。虽然凝视又凝视,总不留下怎样一定的迹象。 死的火焰,现在先得到了你了! 我拾起死火,正要细看,那冷气已使我的指头焦灼;但是,我还熬着,将他塞入衣袋中间。冰谷四面,登时完全青白。我一面思索着走出冰谷的法子。 我的身上喷出一缕黑烟,上升如铁线蛇②。冰谷四面,又登时满有红焰流动,如大火聚③,将我包围。我低头一看,死火已经燃烧,烧穿了我的衣裳,流在冰地上了。 “唉,朋友!你用了你的温热,将我惊醒了。”他说。 我连忙和他招呼,问他名姓。 “我原先被人遗弃在冰谷中,”他答非所问地说,“遗弃我的早已灭亡,消尽了。我也被冰冻得要死。倘使你不给我温热,使我重行烧起,我不久就须灭亡。” “你的醒来,使我欢喜。我正在想着走出冰谷的方法;我愿意携带你去,使你永不冰结,永得燃烧。”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三日【注释】①火宅:比喻人间苦恼世界。②铁线蛇:又名盲蛇,状如蚯蚓,是最小的一种蛇,分布于浙江、福建等地。③火聚:猛火聚焦的地方。(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①冰谷四面,登时完全青白。登时: ②他答非所问地说。答非所问: (2)【借助资料理解内容】结合资料,按要求完成练习。资料一:近代学者许寿裳著《鲁迅的精神》:“《死火》乃其冷藏热情的象征。”资料二:《死火》写于1925年4月23日,当时中国社会遭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各地军阀势力割据,政府内部严重腐败,再加上社会通货膨胀,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①用“ ”画出文中描写冰山、冰谷的语句,用“ ”画出文中描写“死火”的语句。②联系资料,我知道“冰山”“冰谷”象征( ),“死火”象征( )。A.即将熄灭的火焰B.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C.正在变得越来越恶劣的地球自然环境D.革命者为革命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火热精神(3)“我”见到死火后做了哪些事?请你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4)【对比阅读】《好的故事》和本文在内容和写法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 [多选]A.都写了作者自己心情的变化历程。B.都以“梦”来构思全文,展开丰富的想象营造某种意境。C.都采用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社会的憎恶。D.都恰当运用修辞手法,描绘了优美的意境,并在结尾揭示道理,点明文章中心。(5)【借助资料体会感情】阅读资料,结合短文内容,你体会到了鲁迅怎样的思想感情?资料:鲁迅在《火的冰》一文中提到“火”“火的冰”“火的冰的人”。这“火”,这“火的冰”是革命精神的象征;“火的冰的人”是对备受摧残而不屈战斗的革命者形象的概括。 课外阅读(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他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 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也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大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选自《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从第一自然段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的性格特征是( )A.慈祥善良 B.乐观开朗 C.多愁善感 D.沉稳冷静(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________描写,写出鲁迅先生走路________的特点。(3)鲁迅先生认为休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最后一自然段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三)我们的海洋,我们的责任【材料一】 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联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海洋的和平安宁关乎世界各国的安危和利益,需要共同维护,倍加珍惜。(信息来源:《人民网》)【材料二】 海洋,生命的摇篮,她孕育出丰富多彩的生命;海洋,风雨的故乡,她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至深;海洋,五洲的通道,她将全世界紧密连接在一起;海洋,资源的宝库,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蓝色家园。 我们致敬海洋,就是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海洋覆盖地球表面近四分之三,约占地球全部水资源的 97%。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海洋息息相关,地球上近80%的生命生活在海洋中,它们与生活在陆地上的生命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自然。千百年来,海洋作为人类交往的重要载体和人们生活生产资源的重要提供者,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永远值得人类去珍惜、热爱和领悟。 我们致敬海洋,就是要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海洋。随着人类社会发展,污染排放、过度捕捞、滥采资源等一系列不合理的行为,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有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不仅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子孙后代永续造福人类,这需要我们携手不断努力共同呵护守卫。(信息来源:《中国海洋报》)【材料三】 2008年12月5日联合国第6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9年起,每年6月8日为“世界海洋日”。人类活动对海洋有着深远的影响,从我做起,自觉保护海洋生态,让“关心海洋、爱护海洋”的意识深入人心。【材料四】“世界海洋日”主题列举时间 主题2009年 我们的海洋,我们的责任2013年 团结一致,我们就有能力保护海洋2017年 我们的海洋,我们的未来2018年 奋进新时代,扬帆新海洋2019年 珍惜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2020年 为可持续海洋创新(1)2020年的6月8日是第几个“世界海洋日”?( )A.第十个 B.第十一个 C.第十二个 D.第十三个(2)从以上四则材料看,“我们的海洋,我们的责任”是对谁而言的?( )A.全世界,全人类 B.我们自己的国家和人民C.临海的国家 D.重视海洋生态建设的国家(3)读材料一,下列对“命运共同体”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各国的安危和利益取决于各国对海洋建设的重视程度B.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共处一个世界,共享海洋经济发展成果C.世界各国人民安危与共,关心海洋、保护海洋是各国共同的责任D.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4)材料四列举了“世界海洋日”的几个主题,请选择一个你最有感触的主题,联系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理解和思考。 参考答案课外阅读(一)【答案】(1)立刻。;回答的不是所问的内容。(2)①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冻云弥漫,片片如鱼鳞模样。山麓有冰树林,枝叶都如松杉。一切冰冷,一切青白。 上下四旁无不冰冷,青白。而一切青白冰上,却有红影无数,纠结如珊瑚网。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摇动,全体冰结,像珊瑚枝;尖端还有凝固的黑烟,疑这才从火宅中出,所以枯焦。这样,映在冰的四壁,而且互相反映,化为无量数影,使这冰谷,成红珊瑚色。②B D;略;略;略(3)思索走出冰谷的方法死火复燃与“我”对话;略(4)B;C(5)鲁迅心中救国救民的热情之火不会熄灭,即使备受摧残也坚持斗争,表达了他愿意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牺牲精神。课外阅读(二)【答案】B动作;很轻捷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鲁迅先生为了写作不辞劳苦,彻夜未眠。课外阅读(三)【答案】(1)C (2)A (3)A(4)示例:我选择2019年的“世界海洋日”主题。据报道,有许多人往大海乱扔垃圾,尤其是塑料废品。可是研究显示,在海洋条件下一只塑料瓶可能需要数百年才能完全降解,其化学残留物甚至会在海洋中留存更长时间。大块塑料可能缠绕大的海洋动物,而小块塑料则会令海洋动物中毒或无法消化。因此,保护海洋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