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1.2 少年有梦 课件(36张PPT)+教学设计+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1.2 少年有梦 课件(36张PPT)+教学设计+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第1课 · 中学时代
2023年9月最新版
1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已任,树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观念,进行合理的生涯规划,坚定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2
政治认同、责任意识:感受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
1.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掌握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方法。
2.懂得努力就有改变的道理
备课辅助
温馨提示:本课件设计精美,采用了大量高清图片和艺术字体,老电脑打开时可能会卡顿,建议换用WPS打开更流畅
有勇气告诉全世界你的梦想,才会有勇气去实现它
你最想要的生活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你是否相信自己能成功?
如果无法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认真思考,谈谈你的梦想
张伟丽
为梦想努力拼搏
“我要成为传奇”
“中国最能打的女人”
亚洲首位UFC世界冠军
2022年中国十佳运动员
2023年8月19日
卫冕世界冠军
张伟丽小时候看上去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姑娘。8岁痴迷于武侠片的她,也想要练武。12岁时她如愿以偿进入武校。
但是因为年纪小,加上第一次离家遥远的不适应,在武校里又饱受欺负,训练时常常被打得鼻青脸肿,她哭了足足7个月。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张伟丽信奉的就是这么朴素的道理。她每一次训练就像要拼命,一个踹腿练不好就一直踹,踹个五六百腿都是家常便饭。很快,张伟丽就开始在各种比赛当中获得荣誉,14岁就拿到了河北省的散打冠军。
张伟丽的追梦之路
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老师
我想教书育人
传承人类文明
医生
我想救死扶伤
成为人间天使
警察
我想惩恶扬善
保障国泰民安
老师
医生
警察
设计师
运动员
科学家
企业
学校
研究所
政府
酒店
法院
旅行
编程
绘画
环保
音乐
慈善
人类有了梦想
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从原始社会到当代盛世,人类一直在为了安居乐业、繁荣富裕的生活而奋斗
17岁时,她因为超高强度的训练导致严重的身体损伤,不得不选择退役。因为性格倔强、独立性强,17岁的张伟丽在退役后,拒绝父母的经济支持,独自进入社会打拼。她先后做过服务员、幼儿园老师、保镖、健身房教练等工作。
为了生计而打拼的生活非常艰苦,但她的内心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热爱格斗运动的她,每天都在工作之余进行训练,每天都是六点就起床,忙到凌晨才休息。梦想,是她坚持不懈的最大动力。
张伟丽的追梦之路
后来,她参加了职业搏击运动员训练。每天都做大量的训练,每天总要比别人更早开始、更晚结束。当她累了想休息的时候,她总会告诉自己要加倍地训练,把落下的时间补回来。每一天,她的身上都会新增很多道这样的伤痕。
张伟丽的追梦之路
起初,没人关注张伟丽这样的业余选手。她甚至连参加比赛的机会都找不到。
终于有一次,张伟丽得到了比赛的机会,顶替别的职业选手去参加职业比赛,“稀里糊涂的输了”。这给了她很大的打击,但她对梦想的追求不但没有止步,反而越战越勇,完全投入职业搏击运动。
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
梦想的作用
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有梦想,人类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梦想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2019年8月31日,张伟丽孤身一人在美国出战终极格斗冠军赛(UFC),战胜当时的女拳王、巴西选手杰西卡·安德拉德,仅用时42秒便将对手TKO(技术性击倒),成为第一个拿到冠军的亚洲人。
张伟丽的追梦之路
她创造了历史,让全世界见识了中国女性的强大力量。2020年、2022年、2023年她屡次夺得世界冠军,一次次创造奇迹、为国争光。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伟丽说:“我想成为传奇,我想把冠军留在中国,推广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少年的梦想
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
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中国梦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
最伟大的梦想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个人梦想的确立需要符合国家和时代的发展要求,这不仅有利于个人梦想的实现,而且会促进中国梦的实现和时代的发展。
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
少年的梦想
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少年的梦想
与个人的人生
目标紧密相连

少年的梦想
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请按照自己所支持的观点分组讨论,准备材料,选出代表。
每个小组有1分钟发言时间,向其他小组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小组之间有1分钟的自由提问和解答时间,相互质疑。
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观看视频《中国人的航天梦》
从为了实现飞天梦想而献出生命的万户,到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发展的航天事业,说明了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实现梦想不光只靠努力就够了,还要考虑许多其他因素,如天赋、机遇、环境等。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方法,并且坚持不懈、不畏艰险,才能更有效地实现梦想。
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
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
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美好的不懈追求
努力,需要立志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了实现理想不懈奋斗,应把自己的梦想同祖国的发展结合起来,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在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还记得张伟丽是怎么努力的吗?她一边打工,一边训练,对自己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即使每天练到伤痕累累,也绝不松懈。
努力,需要坚持
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观看视频《努力也有方法》
努力,需要立志
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
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努力,需要坚持
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努力,需要方法
如劳逸结合,合理利用时间,学思并进,科学用脑,团队合作
我们应该怎样去努力?
努力,需要立志;
努力,需要坚持;
努力,需要方法。

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努力,需要坚忍和勇气,需要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美好的不懈追求。

随堂练习
“我们如果没有梦想,我们的头脑就会昏沉;我们如果不从事劳动,我们的梦想又怎么实现?”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B.只要努力一定能实现梦想
C.任何梦想的实现都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D.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
随堂练习
梦想的实现需要付出努力。下列各句能体现该观点的有( )
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②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随堂练习
二十大代表、中国场地自行车奥运冠军钟天使的座右铭是“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她始终铭记着先辈们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勇于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鼓舞着她,将坚定的信念与强烈的使命感,化为日复一日的训练与赛场上的奋勇争先。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学习她( )
①怀揣梦想 ②努力坚持 ③坚忍勇敢 ④团结合作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④
随堂练习
青年时代,袁隆平就确定了毕生志向:让每一个中国人吃饱饭。为了实现梦想,他数十年如一日,在田里忙碌。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杂交水稻逐年增产,让中国人把饭碗端在了自己手里。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
①有梦想做任何事情都必定成功 ②梦想能不断激发出生命的热情
③梦想的实现需要付出不懈努力 ④要把自己的梦想与时代相结合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随堂练习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习近平总书记这句平实的话语告诉我们( )
A.梦想总是高于现实,无法实现
B.少年有梦就应止于心动
C.要树立梦想并为之奋斗
D.梦想总是让我们遭遇重大挫折和失败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 1.2 少年有梦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班级 日期
本框所属单元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本框所属课程 第一课·中学时代
教材分析 本框主要围绕“为什么人在少年时期一定要有梦想”和“怎样实现梦想”两个问题,即仅仅围绕追梦和圆梦展开教学。和学生一起讨论梦想的意义,共同编织梦想,鼓励学生勇于追梦,引导学生探寻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激励学生用努力架起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树立起努力就有改变的生活信念。
课程标准要求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已任,树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观念,进行合理的生涯规划,坚定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知识目标 1.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掌握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方法。 2.懂得努力就有改变的道理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责任意识:感受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怎样实现梦想
难点 努力就有改变
学情依据 初中阶段的教育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个人接受基础教育的水平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当前,家庭、学校、社会对于初中阶段教育的关注程度是显而易见的,直接表现为,学生进入初中后父母和老师的高期待、高要求,学生能够明显地感受到自己不再是小学生了,中学生需要担负更多的使命。教材从生命成长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阶段对于自己一生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引导学生学会把握人生机遇,不断突破自我,发展自我,让学生发现自己身上蕴藏的经验和无限的能量,相信自己有能力度过一个美好、充实且有意义的中学时代。
教师准备 教师做好思想和心理上的准备。本课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学第—课”,教学地位特殊,需要教师在授课前准确把握教学定位。建议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熟悉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通读全册教材,整体把握本学期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重点把握本单元教学主旨和本课教学内容。 建议教师准备必要的专业知识,认真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内涵,同时希望教师结合本地区实际,主动开发教学资源,使我们的第一堂课更具针对性,更加直观、丰富和立体,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
学生准备 学生需要做好课前预习,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如新闻报道、研究报告、图片视频等。
↓ 教学过程 ↓
教学 过程 展示第一目标题:梦想是什么 直接点明梦想的含义: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导入新课 认真思考,谈谈你的梦想 提问: 你最想要的生活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你是否相信自己能成功? 如果无法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这节课让我们来看看一个传奇般的女子的故事,看看她是如何对待自己的梦想的。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如果学生羞于启齿,可以说“有勇气告诉全世界你的梦想,才会有勇气去实现它”
播放视频《新青年x张伟丽:她,用拳头打出冠军》 为梦想拼搏的张伟丽——“我要成为传奇” 展示图片 张伟丽小时候看上去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姑娘。8岁痴迷于武侠片的她,也想要练武。12岁时她如愿以偿进入武校。 但是因为年纪小,加上第一次离家遥远的不适应,在武校里又饱受欺负,训练时常常被打得鼻青脸肿,她哭了足足7个月。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张伟丽信奉的就是这么朴素的道理。她每一次训练就像要拼命,一个踹腿练不好就一直踹,踹个五六百腿都是家常便饭。很快,张伟丽就开始在各种比赛当中获得荣誉,14岁就拿到了河北省的散打冠军。 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展示图片:人类在原始社会、中国长城图片、现代繁华都市 人类有了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从原始社会到当代盛世,人类一直在为了安居乐业、繁荣富裕的生活而奋斗 张伟丽的追梦之路 17岁时,她因为超高强度的训练导致严重的身体损伤,不得不选择退役。因为性格倔强、独立性强,17岁的张伟丽在退役后,拒绝父母的经济支持,独自进入社会打拼。她先后做过服务员、幼儿园老师、保镖、健身房教练等工作。 为了生计而打拼的生活非常艰苦,但她的内心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热爱格斗运动的她,每天都在工作之余进行训练,每天都是六点就起床,忙到凌晨才休息。梦想,是她坚持不懈的最大动力。 后来,她参加了职业搏击运动员训练。每天都做大量的训练,每天总要比别人更早开始、更晚结束。当她累了想休息的时候,她总会告诉自己要加倍地训练,把落下的时间补回来。每一天,她的身上都会新增很多道这样的伤痕。 起初,没人关注张伟丽这样的业余选手。她甚至连参加比赛的机会都找不到。 终于有一次,张伟丽得到了比赛的机会,顶替别的职业选手去参加职业比赛,“稀里糊涂的输了”。这给了她很大的打击,但她对梦想的追求不但没有止步,反而越战越勇,完全投入职业搏击运动。 结论: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张伟丽是一位出色的格斗运动员,她的成功故事可以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梦想的重要性。张伟丽在职业生涯中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她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最终成为了UFC草量级世界冠军。通过了解她的故事,学生们可以认识到梦想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克服困难和挑战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重点知识】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梦想的作用) 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有梦想,人类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梦想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指导学生如何做笔记,让其在课本上找对位置,记录标题,划线,写编号等,以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张伟丽的追梦之路 展示图片:夺冠的张伟丽手持中国国旗 2019年8月31日,张伟丽孤身一人在美国出战终极格斗冠军赛(UFC),战胜当时的女拳王、巴西选手杰西卡·安德拉德,仅用时42秒便将对手TKO(技术性击倒),成为第一个拿到冠军的亚洲人。 她创造了历史,让全世界见识了中国女性的强大力量。2020年、2022年、2023年她屡次夺得世界冠军,一次次创造奇迹、为国争光。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伟丽说:“我想成为传奇,我想把冠军留在中国,推广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继续讲述张伟丽的故事,强调少年的梦想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少年的梦想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介绍中国梦: 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基本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要求: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操作建议 1.播放资料。教师播放“中国梦”相关视频资料。 2.阅读感知。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3.共同探究。师生共同探究中国梦的时代性,分析个人梦想与时代脉搏、中国梦之间的必然联系。 注意事项 一是需要教师明确此处的教学着力点,即帮助学生理解个人梦想与中国梦之间的联系,而非对中国梦的全面解读,关于中国梦的学习将在九年级结合国情、国策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明确个人梦想的确立需要符合国家和时代的发展要求,这不仅有利于个人梦想的实现,而且会促进中国梦的实现和时代的发展。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内涵,理解个人梦想与中国梦之间的密切联系,懂得个人梦想应当与中国梦相一致的道理。
探究与分享 我们每个人的梦想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没有强大的祖国,何谈个人梦想 苏翊鸣是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从小就开始练习滑雪,确立了参加奥运会的梦想。他刻苦训练、突破自我,在北京冬奥会上夺得一枚金牌和一枚银牌苏翊鸣给习近平写信,汇报了自己牢记总书记教诲,刻苦训练、突破自我、实现梦想的奋斗历程。他说,出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家,成长在一个最好的时代,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感到很幸运。习近平在给苏翊鸣的回信中指出:“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 提问: 结合苏翊鸣的事例,谈谈你对“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的理解。 操作建议 1.了解故事。学生都很关注北京2022年冬奥会,有学生会对苏翊鸣的故事感兴趣。上课时,可以请了解苏翊鸣的学生给大家讲他为了为国争光,刻苦训练、突破自我,勇夺金牌的故事,讲他给习近平写信的事情。 2.讨论总结。了解了苏翊鸣的事例以后,教师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习近平给苏翊鸣的回信上,组织学生讨论对“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这句话的理解。 3.总结提升。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得出结论。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的机会,应该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注意事项 一是教师需要在课前搜集更多关于苏翊鸣事例的细节,了解他追梦圆梦的艰辛历程。 二是除了苏翊鸣的事例,教师还可以多掌握几个类似的、学生喜欢的案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认识到任何个人梦想的实现都离不开时代提供的机会和舞台,要自觉把个人梦的实现融入时代的洪流。 通过苏翊鸣的事例,帮助学生感受到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关系,体会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
【重点知识】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 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指导学生如何做笔记,让其在课本上找对位置,记录标题,划线,写编号等,以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展示第二目标题:努力实现梦想
探究与分享 关于“梦想与现实”有以下几种观点,请你辨析与澄清 从小努力,经过长时间的奋斗,梦想才能实现 梦想与现实是平行线,无法相交永远 梦想即使实现不了也能引领方向 现实常常会把梦想打败 总有一个梦想会在现实中开花 操作建议 1.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准备课堂上辩论。 2.分组讨论。让学生按照自己所支持的观点分组讨论,准备材料,选出代表。 3.课堂辩论。每个小组有1分钟发言时间,向其他小组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之后,小组之间有1分钟的自由提问和解答时间,相互质疑。 4.总结提升。教师根据学生辩论的情况,集中点评,引导学生明确: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注意事项 一是教师在课前要收集和准备相关资料,以备在学生辩论冷场时进行调控和适当补充。 二是本场辩论没有胜出者,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梦想与现实”的关系。 教材提供了几种关于“梦想与现实”的代表性观点,由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辨析。通过辩论的形式,寻找拉近梦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方法。
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万丈高楼平地起 要勇于承认自己的平庸,接受自己的平庸 不要自以为是,狂妄自大,浮躁不安 越是平庸就越要脚踏实地 从简单做起,从每一件小事认真做起 越是平庸就越要证明自己能够成就非凡
观看视频《中国人的航天梦》 提问: 从中国人航天圆梦的历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实现梦想需要努力,但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吗 操作建议 1.展示材料。课前,教师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查阅关于中国人民飞天梦想的具体人物、名言、实例等。教师也准备相关的资料。 2.思考讨论。教师提出关于中国人民飞天梦想的问题,如我国飞天梦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中国人民为什么会产生飞天梦想 中国人民对飞天梦想的不懈追求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这些问题,并记录讨论的过程和结果。 3.展示交流。各小组以图片、微视频、朗读等方式,呈现小组查阅的中国人民飞天梦想的资料,并找一位同学同步讲解,把小组讨论的话题、得出的结论和观点等在班级展示。 4.归纳总结。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从为了实现飞天梦想而献出生命的万户,到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发展的航天事业,说明了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了实现理想不懈奋斗,应把自己的梦想同祖国的发展结合起来,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在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注意事项 一是教师要注意营造开放、民主的课堂氛围,以便学生敞开心扉,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吐露出来。 二是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情绪、讨论氛围的变化,针对学生偏离主题的讨论及时给予引导,对学生不当的甚至错误的思想及时给予纠正。 三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时,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在交流、讨论、思考中提高认识水平,帮助学生坚定自己的梦想,或者树立自己的梦想。 教材列举了自古至今中国人民飞天梦想的发展过程。教材通过万户借助火箭飞天,毛泽东强调我国研制人造卫星,习近平在首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关于建设航天强国的指示,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梦想的民族,为了实现遨游太空的追求,中国人民克服千难万险,努力奋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从而帮助学生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
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 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 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美好的不懈追求 努力,需要立志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了实现理想不懈奋斗,应把自己的梦想同祖国的发展结合起来,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在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还记得张伟丽是怎么努力的吗?她一边打工,一边训练,对自己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即使每天练到伤痕累累,也绝不松懈。 努力,需要坚持 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观看视频《努力也有方法》
【重点知识】怎样实现梦想? 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努力,需要坚忍和勇气,需要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美好的不懈追求。 努力,需要立志;努力,需要坚持;努力,需要方法。 指导学生如何做笔记,让其在课本上找对位置,记录标题,划线,写编号等,以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课后习题 “我们如果没有梦想,我们的头脑就会昏沉;我们如果不从事劳动,我们的梦想又怎么实现?”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C ) A.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B.只要努力一定能实现梦想 C.任何梦想的实现都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D.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 梦想的实现需要付出努力。下列各句能体现该观点的有( D ) 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②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二十大代表、中国场地自行车奥运冠军钟天使的座右铭是“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她始终铭记着先辈们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勇于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鼓舞着她,将坚定的信念与强烈的使命感,化为日复一日的训练与赛场上的奋勇争先。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学习她( C ) ①怀揣梦想 ②努力坚持 ③坚忍勇敢 ④团结合作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④ 青年时代,袁隆平就确定了毕生志向:让每一个中国人吃饱饭。为了实现梦想,他数十年如一日,在田里忙碌。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杂交水稻逐年增产,让中国人把饭碗端在了自己手里。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D ) ①有梦想做任何事情都必定成功 ②梦想能不断激发出生命的热情 ③梦想的实现需要付出不懈努力 ④要把自己的梦想与时代相结合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习近平总书记这句平实的话语告诉我们( C ) A.梦想总是高于现实,无法实现 B.少年有梦就应止于心动 C.要树立梦想并为之奋斗 D.梦想总是让我们遭遇重大挫折和失败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