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3针对性训练 (2.1-2.2)A一、选择题1.(2023 重庆)铁和铜在自然环境中都能被腐蚀,下列不能说明铁比铜活泼的事实是( )A、历史上铜比铁使用更早B、铁的文物比铜的稀有C、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而铜单质不能D、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下列各项有关氯化亚铁及其溶液的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氯化亚铁固体溶于水形成浅绿色溶液B、锌粒加入溶液表面有银白色物质生成C、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D、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会产生沉淀3.(2023 武威)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气泡,Y不反应。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Z、Y、X B、X、Z、Y C、X、Y、Z D、Y、X、Z4. 某无焰野外加热器通过镁和水反应产生的热量来进行加热,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2OMg(OH)2↓+H2↑。则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5. 小明将甲、乙、丙三种金属与两种溶液反应,并根据实验现象编制了如图的检索表,根据检索表可知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乙> 丙> 甲 B、甲> 乙> 丙C、丙> 甲> 乙 D、甲> 丙> 乙6. 2023“兔年纪念贺岁币”外环为黄铜(铜锌合金),其颜色酷似黄金。为鉴别黄金和黄铜,下列试剂或方法不可行的是( )A、MgSO4溶液 B、AgNO3溶液 C、HCl溶液 D、火上灼烧7. 通过实验可以比较铁、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硫酸锌(ZnSO4)可用于治疗锌缺乏引起的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等病症。下列选项中的两种物质,不能直接反应制得硫酸锌的是( )A、Zn和H2SO4 B、ZnO和H2SO4C、ZnCO3和H2SO4 D、Zn和Na2SO49.(2023 永州)三种金属X、Y、Z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①Y+H2SO4→YSO4+H2↑,Z和H2SO4不反应②Z+2XNO3→Z(NO3)2+2X则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X>Y>Z B、X>Z>Y C、Y>X>Z D、Y>Z>X10.(2023 聊城)为证明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Fe、Cu、Ag分别放入稀盐酸中B、将Cu分别放入FeCl2、AgNO3溶液中C、将Cu、Ag分别放入FeSO4溶液中D、将Fe放入稀盐酸、Cu 放入AgNO3溶液中11.(2023 衡阳)向Mg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Cu和ZnB、若滤液不为蓝色,则滤液中可能不含MgCl2C、若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MgD、所得滤液的质量一定比原溶液的质量大12.小科欲利用铝和铜的盐溶液反应来制取铜,他做了三个实验,并将现象记录在表格内,关于这三个实验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一中的现象说明铝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紫红色物质B、实验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3CuSO4=Al2(SO4)3+3CuC、实验三中产生了很多气泡,这些气体应该是铝片参与反应产生的D、实验一和三的现象差异大,这跟溶液中含有不同的酸根离子有关13.(2023 绥化)向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粉和Fe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Ag、Cu、Fe,可能有ZnB、滤渣中一定有Ag、Cu,可能有FeC、滤液中一定有Zn(NO3)2,可能有AgNO3D、滤液中一定有Zn(NO3)2,可能有Fe(NO3)214.金属M与Cu(NO3)2溶液发生反应:M+Cu(NO3)2=Cu+M(NO3)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金属M不可能是铝B、M一定发生反应:M+2AgNO3═2Ag+M(NO3)2C、若M为镁,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较反应前减少D、恰好完全反应后,M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一定由蓝色变为无色15.往锌粒中先逐滴加入一定量的Fe(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AgNO3溶液,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质量为y1克时,固体成分只有锌B、固体质量为y2克时,固体成分含有锌和铁C、固体质量为y3克时,固体成分含有锌和铁D、固体质量为y4克时,固体成分只有银二、填空题16.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有着很多实践。(1)战国《吕氏春秋》中记载:“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金”指铜单质,“锡”指锡单质,“刚”指坚硬)。这句话说明铜锡合金具有的特性是______。(2)战国《周礼》中记载:“煤饼烧砺房成灰”(“砺房”即牡砺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古代劳动人民将此“灰”溶于水制得碱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17.(2023 陕西)如图,将金属X插入烧杯内的AgNO3溶液中,观察到溶液颜色变蓝后取出X,向烧杯内再加入一定量锌粉,振荡后,溶液蓝色逐渐消失。(1)金属X是_______。(2)加入锌粉,溶液蓝色消失的原因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实验结束后,烧杯内的溶液中一定____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AgNO3。18.(2023·湖州)实验室处理含铜废液的过程中,部分流程如下图:(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2)沉淀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19.三星堆相继出土了金面具残片、青铜面具、象牙、玉璋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其中黄金面具、青铜纵目面具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出土的黄金面具仍金光灿灿,而青铜纵目面具己锈迹斑斑,说明金的活动性比铜_____。(2)小科查阅资料发现,铜锈的成分复杂,主要成分有碱式碳酸铜和碱式氯化铜,其结构分别如图2所示。考古学家从保护铜制品的角度出发,将铜锈分为无害锈和有害锈,碱式碳酸铜属于______(填“无害锈" 或“ 有害锈”)。20.小科学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后,知道镁比铜活泼。他准备通过实验来比较镁和铜的活动性。他取来试管、硫酸铜溶液和打磨光亮的镁条等,进行如图所示实验。(1)当镁条放入硫酸铜溶液时,观察到哪些现象能作为支持镁的活动性比铜强的证据:______。(写出一点即可)(2)在混有少量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的镁条质量为m克,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将所得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仍然为m克,则生成的气体与铜的质量比为_______。21.向一定质量的Mg(NO3)2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a克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不饱和的滤液和滤渣,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发现质量仍为a克。(1)请写出其中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后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3)往反应后的滤渣中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22.人类对金属活动性规律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材料一:晋朝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记载“以曾青(硫酸铜溶液)涂铁,铁赤色如铜材料二:南北朝的陶弘景说“鸡屎矾投苦酒(醋)中涂铁,皆作铜色”。材料三:1625年德国化学家格劳贝尔意外发现将金属放入酸中会“消失”。材料四: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用六种金属与酸反应,发现产生“可燃空气”,燃烧会产生水。材料五:1865年俄国化学家贝开托夫在大量实验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金属活动性规律。(1)请解释“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这一变化的原理: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用银、铜、镁三种金属重复格劳贝尔实验,会“消失”的金属有________。(3)若向含有相同质量的CuSO4和FeSO4混合溶液中放入一定质量的锌片,充分反应后,烧杯内固体的组合和质量大小关系可能是________。(可多选)三、探究题23.(2020·温州)小明和兴趣小组同学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比较铁与铜的活动性强弱,发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但有时会出现溶液颜色变为淡黄绿色或淡蓝色,甚至无明显变化的异常现象。(1)针对上述异常现象,他们认为可能是溶液浓度或反应时间不同导致。为进一步探究此问题,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步骤。建议:①实验可设计4~5组;②实验时每支试管取用硫酸铜溶液5毫升;③每次实验总时间为20分钟。实验室提供铁丝、质量分数为16%的硫酸铜溶液、蒸馏水及其它实验所需的仪器。(2)列举一个因反应物浓度不同导致实验现象不同的例子,写出反应物及现象。___________。24.小明查阅资料发现活性炭能加快铁粉生锈的速度,为了探究活性炭用量对铁粉生锈速度的影响,小明利用如图的装置开展探究,实验器材和药品有:秒表、锥形瓶、铁粉、蒸馏水、活性炭,植物油。(1)帮助小明设计实验方案,要求:写出具体实验步骤,每次实验铁粉用1克,活性炭不超过0.5克。(2)完成上述探究后,小明又设计了一组实验,在锥形瓶植物油中加入铁粉和适量的脱氧剂来探究铁粉生锈是否需要氧气,能否达到实验目的,并说明理由:_______。四、简答题25.铁粉、氧化铜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是铁粉先和稀硫酸反应,还是氧化铜先和稀硫酸反应,或者两者同时与稀硫酸反应?为了解开困惑小明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各物质质量及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稀硫酸均过量。(1)铁粉、氧化铜的混合物与稀硫酸,能发生如下反应:①Fe+H2SO4=FeSO4+H2↑ ②CuO+H2SO4=CuSO4+H2O;③铁与硫酸铜反应。请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实验后小明做出如下推测:铁粉、氧化铜的混合物遇9.8%的稀硫酸时,氧化铜和硫酸先反应,铁和硫酸后反应。其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3)根据表中实验1的数据,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硫酸铜的质量。26.为测定某实验废液中硫酸铜和硫酸的质量分数,小明分别在三只烧杯中倒入50g废液,并在烧杯中依次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实验结束后,测得的数据见下表: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反应前加入铁粉质量/g 5.6 8.4 11.2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3.2 3.2 6.0反应后质量(H2)损失 0.1 0.2 0.2(1)对比第一、二组数据,第一组实验结束后,废液中的_____已全部参加反应。(2)根据实验结果,求出50g废液中所含硫酸的质量和硫酸铜的质量分数分别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C C B A D D D B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D A A D D二、填空题16.(1)硬度大 (2)CaO+H2O=Ca(OH)217.(1)铜(2)Zn+Cu(NO3)2=Cu+Zn(NO3)2(3)不存在18.(1)过滤 (2)铁和铜19.(1)弱 (2)无害锈20.(1)镁条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硫酸铜溶液蓝色逐渐变淡) (2)5:9621.(1)Zn+Cu(NO3)2=Zn(NO3)2+Cu(2)硝酸镁、硝酸锌、硝酸亚铁(3)铜22.(1)CuSO4+Fe=FeSO4+Cu (2)镁 (3)ACE三、探究题23. (1)①将质量分数为16%的硫酸铜溶液稀释成4%、8%、12%的硫酸铜溶液备用;②在相同环境下,取4支相同的试管各放1根大小相同的铁丝,分别加入5毫升4%、8%、12%、16%的硫酸铜溶液;③在20分钟内,观察反应溶液的变化,每隔2分钟记录各试管中溶液颜色;④比较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在相同反应时间时的溶液颜色,同时比较同一浓度的硫酸铜在不同时间的颜色变化,得出溶液浓度和反应时间对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2)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24.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取1克铁粉和0.5克活性炭,均匀混合后加入锥形瓶中,连接好装置;③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记录进入锥形瓶的植物油体积;④换用三组相同的装置,各加入1克铁,分别与0克、0.1克、0.3克活性炭均匀混合,用相同装置重复步骤②③;⑤比较实验记录相同时间后进入锥形瓶的植物油的多少,判断铁的生锈速度与活性炭用量的关系。(2)不能,脱氧剂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导致液体进入装置,不能证明铁生锈需要氧气。四、简答题25.(1)Fe+CuSO4=FeSO4+Cu(2)立即出现红色固体,待红色固体不再增加后产生大量气泡(3) 解:设CuO与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CuSO4的质量为x,与Fe反应消耗掉的CuSO4质量为y。CuO+H2SO4=CuSO4+H2O80 1601.6g x=x=3.2gFe+CuSO4=FeSO4+Cu56 1600.56g y=y=1.6g所得蓝色溶液中溶质硫酸铜的质量:3.2g-1.6g=1.6g答:所得蓝色溶液中溶质硫酸铜的质量为1.6克。26.(1)硫酸铜(2)解:设50g废液中所含硫酸的质量为x。Fe+H2SO4= FeSO4+H2↑98 2x 0.2g=x=9.8g设硫酸铜的质量为y。Fe+CuSO4=FeSO4+Cu160 64y 3.2g=y=8g硫酸铜的质量分数=×100%=16%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