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第三节 动能和动能定理*功与能的关系弹性势能重力势能重力做功弹力做功外力做功WG=EP1-EP2WT=EP1-EP2回顾:初中学过的动能举例:具有动能的例子。奔跑的你,行驶中的汽车,绕地球飞行的北斗系列卫星,返回过程中的“嫦娥五号”。猜想:动能与哪几个物理量有关。猜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结论: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飞机加速过程受几个力?哪个力让动能(速度)增加?哪个力对运动起阻碍作用?怎样才能让力作用只体现动能增加?动能的表达式把F和L的表达式代入 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运动学公式:光滑水平面,只受一个水平推力作用动能的表达式动能表达式:动能是标量动能的单位:动能是状态量问题: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动能一定发生变化吗?只有正值,与速度方向无关具有瞬时性焦耳 1kg·m2/s2=1N·m=1J结论:物体的速度变化,其动能不一定变化;物体的动能变化,其速度一定变化。动能定理表述: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公式:总功末状态动能初状态动能或:W总=Ek2-Ek1=ΔEk说明: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作用的过程,也适用于变力作用的过程2、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也适用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例题1】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m =7.0×104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的路程为L=2.5×103m时,达到起飞的速度v =80m/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的0.02倍(k=0.02),求飞机平均牵引力。以 为研究对象,从 到 过程,末动能为 ,初动能为 。这个过程中有 做功。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画运动过程图,明确运动过程2.明确始末状态,确定其动能及变化(△Ek)3.针对每一段过程,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找出各力所做的功(W总)或合力做的功(W合)4.根据动能定理列方程。“明确两头(初末状态),分析中间(过程中受的每一个力,以及做功情况)”例2:P87面,打夯用动能定理解题例3:质量为50kg的游泳运动员,从离水10m高的跳台上以4m/s的速度跳出.求运动员起跳时做了多少功 若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入水时的速度是多少 若运动员落水时的速度为13m/s,则他克服空气阻力做了多少功 运动员起跳时做功400J;若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入水时的速度是 m/s;若运动员落水时的速度为13m/s,则他克服空气阻力做功1175J.动能定理解变力做功问题变速运动与动能变化之间关系例4.一物体做变速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外力一定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动能改变B.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C.合外力一定对物体做功,但物体动能可能不变D.物体加速度一定不为零BD例5.关于物体的动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速度变化,其动能一定变化B、物体以相同的速率向东和向西运动,动能的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C、一个物体先以5m/s的速度向南运动,经一段时间后变为5m/s的速度向东运动,即在这段时间内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D、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其动能一定变化C变速运动与动能变化之间关系动能定理解弹力做功问题例6.如图8所示,光滑斜面的顶端固定一弹簧,一物体向右滑行,并冲上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设物体在斜面最低点A的速度为v,压缩弹簧至C点时弹簧最短,C点距地面高度为h,则从A到C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功是A动能定理解圆周运动问题例8.如图所示,两个半径不同而内壁光滑的半圆轨道固定于地面,同一个小球先后从与球心在同一水平高度的A、B两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通过轨道最低点时( )A.小球两次对轨道的压力大小相等B.小球两次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不相等C.小球两次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相等D.小球两次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FN=3mg,Aan=2g,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