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传统城市的新气象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一.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西汉时)“江南地域辽阔,人烟稀少;可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南宋时)“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西汉 → 南朝 → 南宋相对落后已有发展成为支柱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汉、唐、北宋三代人口数量统计表朝代 南方 北方人口(户) 占全国人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人口数比例西汉 2 470 685 19.8% 9 985 785 80.2%唐代 3 920 415 43.2% 5 148 529 56.8%北宋 11 224 760 62.9% 6 624 296 37.1%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继续南移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转移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材料一: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五代之际,黄河流域政权更迭,战乱不已。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材料二:北宋时,南方人口已达一千一百多万户,占全国的60%强,而北方则只有六百多万户,占全国的40%弱。材料三:南方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水热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全年生长。材料四: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应鼓励。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1、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社会相对安定。2、北方人民的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3、自然条件的优越。4、政府重视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新品种:占城稻特点:耐旱涝,生长 周期短,稻穗长,单位产量高“不问肥瘠皆可种…得米多,”二、两宋经济发展之农业篇由于南方温暖湿润适合水稻生长,因此,南方成为宋朝粮食主产区,水稻在宋朝居粮食产量首位。粮食作物“苏湖熟,天下足”苏州湖州丰收富足太湖流域——重要粮仓粮食作物南方麦田面积苦熬大,在丘陵、山地种上麦、粟、豆等作物重视水利,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灌溉条件。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提高了粮食产量。新稻种的推广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政府对农业的重视推动了农业发展。归纳总结:“苏湖熟,天下足” 的原因棉花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经济作物江南丘陵地区,新辟了许多茶园。同时南方的甘蔗、柑橘、和荔枝的生产也很兴旺(5)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两宋农业的发展表现(1)占城稻的引进和推广。(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3)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4)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蜀锦系纯真丝织品,质地柔软。以华丽精美、色调明艳、文饰典雅著称。蜀锦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四川的蜀锦为中国的四大名锦之一南宋棉毯棉织业:南宋时,棉纺织业发展到了东南沿海三、两宋经济发展之手工业篇丝织业1、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2、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3、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丝织业钧窑【河南 禹州 】汝窑【河南 宝丰 】官窑【河南开封 】定窑 【河北曲阳 】哥窑【浙江龙泉 】定窑孩儿枕宋代五大官窑钧窑鼓钉三足洗瓷都 【江西 景德镇】制瓷业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造船业多隔舱技术一是可以防止船只破损沉 没。因为船舱被隔舱板分 成一个个互不相同的独立 舱区,从而提高了船只的抗沉性。同时,隔舱板与船壳板紧密钉合,也加固了船身,抗波浪打击能力也提高了。二是多个隔舱便于货物的装卸和管理。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造船业最兴盛的城市是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宋朝的海船已装有指南针,能准确的辨别方向。蜀锦“号为冠天下”、江浙的绸棉织业由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类别 发展成就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定窑、钧窑等三十几处;景德镇成为瓷都 。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三、两宋经济发展之手工业篇《清明上河图》四、两宋经济发展之商业篇两宋商业繁荣的原因1.宋朝农业和手工业发达,带动了商业的繁荣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宋高宗2.宋朝海外贸易发达3.宋朝政府鼓励贸易,鼓励商业繁荣商业都市的繁华城市居民区、商业区之间的界限消除(打破坊市界限),市场散布在官邸、民宅之间,店铺集中地方形成繁华的商业街区。唐长安城和北宋东京城在布局上有何区别?市坊市坊坊坊唐代长安城布局示意图北宋东京城布局示意图材料:“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梦梁录》结合材料,介绍临安城的概况吗宋代《货郎图 》(局部)商业都市的繁华买卖昼夜不绝,各种小贩、货郎走街串巷,商品琳琅满目中小城市的繁荣苏州、泉州等许多中等城市,人口稠密,发展迅速小城镇形成的原因随着工商业和交通的发展,城市周围和农村的交通要到附近,出现大量贸易集市,定居者增多,逐渐形成城镇。鄂州发展成货物聚散地;麻沙镇发展成印刷中心“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 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李攸《宋朝事实》北宋铁钱这么重的钱谁替我背?商品经济发展的新事物宋代通用铜钱,而四川地区流通铁钱。在四川买一匹丝绸,要付130斤重的铁钱,根本没法随身携带。⑴指出图中所示纸币的名称,以及它最早出现的时期和地区。⑵它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⑶与金属货币相比较,纸币具有哪些优点 交子 北宋前期 四川地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便于携带,易于流通。纸币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商标:“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的下部写有宣传此店铺的广告用词: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商标和广告“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 是对商品质量的宣传,反映的是该商品(细针)选用的原材料是上等的, “不误宅院使用”是商家所许的承诺,保证客户满意使用。“客为贩” , “别有加饶”,若有客商大量购买贩往,则在价格上保证给予一定的优惠折让。这种“别有加饶”的让利销售,体现的是薄利多销的经销理念。从我国现代生活的需要来看,纸币、商标、广告的出现各有什么意义?纸币比以往的金属货币更方便携带和交换;商标可以让消费者容易分辨商品的来源,生产者有效保护自己的权益;广告可以引导消费者选购,同时也有利于商家的经营活动。总之,纸币、商标和广告的出现,说明了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宋代城市具备了现代城市的某些特点。小结:类别 发展成就农业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手工业 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商业 商业都市中小城镇商品经济新事物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苏湖成为粮仓;麦田面积迅速增加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打破坊市界限,开封、杭州是最大的商业都市苏州、泉州;工商业市镇众多纸币交子、商标、广告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 《宋书》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定窑、钧窑等三十几处;景德镇成为瓷都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经济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1.诗句“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早稻欲移秧。”最早创作于下列哪个朝代 ( )21教育网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2.被称为瓷都的北宋城市是( )A、东京 B、景德镇 C、广州 D、泉州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A、北宋时期 B、南宋前期 C、南宋后期 D、唐朝时期4.下列不正确的是( )A、东京的城市布局打破了唐朝时的“坊”和“市”的界限B、东京城内的店铺不仅白天营业,还有夜市和早市C、北宋都成东京商业发展程度比不上唐都长安D、东京城内还有了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5.下列有关宋代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A、东京城内造船业发达B、宋代商人能够到非洲从事贸易活动C、四川地区人民用交子买东西D、浙江居民能吃到当地的占城稻6、宋代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在( )A、黄河流域 B、淮河流域C、珠江流域 D、太湖流域7、你是一位南宋时期的商人,到景德镇经商,你的投资领域最有可能的是( )A、铁制品 B、铜制品 C、瓷器 D、丝织品8、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③“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④“苏湖熟,天下足”。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9、南宋最大的商业城市是( )A.开封 B.临安 C.广州 D.泉州10.宋代海外贸易兴盛,进出口商品种类繁多。下列各项中属于宋代对外贸易主要港口的是( )①杭州 ②苏州 ③广州 ④泉州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11、从唐朝中晚期至宋代,长江流域的粮食产量逐渐超过北方,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材料说明( )21cnjy.comA.粮食产量的增多促进人口的增长B.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发展C.农业经济重心南移D.灌溉技术的改进使粮食产量增多12.探究题:下面我们通过各种类型的资料探究宋朝的海外贸易。(1)走进政策:“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高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请回答: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政府的什么态度?(2)关注史实:根据左边两幅图,结合课文所学知识,说说南宋海外贸易的盛况。(3)整理结论:根据所学的知识和上述问题的回答,总结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经济重心的南移.ppt 经济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doc 宋代对外贸易.flv 清明上河图.wmv 瓷器.wmv 长安城.wmv